南燕新闻

首页 > 南燕新闻 > 正文

校友专访|王升杨:从集成电路实验室到市值400多亿的上市公司——“芯芯”之火,可以燎原

2022-08-17基金会/校友办

责编:王可佳

编者按

王升杨,信息工程学院2006级硕士校友,纳芯微电子创始人、董事长兼总经理。今年4月,纳芯微电子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成功上市,开盘涨幅8.7%,成为今年“最贵IPO”。在后疫情时代和中美贸易战的背景下,国产半导体替代浪潮滚滚而来,而纳芯微正是这浪潮中令人瞩目的逐浪先锋。作为纳芯微的掌舵人,王升杨从南燕起航,驾驶纳芯微这艘巨轮出海,高扬中国芯片的旗帜,以“芯”引领,满舵前行。

应势崛起,国产替代

最近20年,以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汽车电子、物联网和5G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同时也带来数据量的爆炸式增长,而这些数据的处理和交互,都离不开强大的算力支撑——芯片。如果说蒸汽机、内燃机是第一、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重要生产力,那芯片就是现如今科技时代不可或缺的底层引擎。作为制作芯片的原材料,半导体已成为全球科技进步和信息产业高速发展的基础和源动力,成为各国产业竞争、科技竞争、综合实力竞争的战略制高点。

(图源网络)

然而目前我国半导体产业自给率仍然较低。自2013年起,芯片超过原油,成为我国第一大进口商品。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21年我国芯片进口金额达4326亿美元,同比增长23.6%,出口金额为1538亿美元,同比增长31.9%,进出口逆差达2788亿美元,并且仍在进一步扩大。此外,受不确定的地缘矛盾影响和反复的疫情波动,芯片全球供应链受到严重影响,“缺芯”情况持续发酵。在全球芯片紧缺的大背景下,加速国产替代、实现芯片产业自主可控已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中国芯片行业的发展迎来了历史性机遇。

在芯片国产化替代浪潮中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国产芯片公司,其中纳芯微电子成为令人瞩目的逐浪前锋。纳芯微电子(股票简称:纳芯微,股票代码:688052)于今年4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成功云上市,开盘价250元,成为今年发行价最高的新股,开盘涨幅8.7%,实际募资净额比原拟募资多48亿。纳芯微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高性能、高可靠性模拟及混合信号集成电路设计公司,聚焦信号感知、系统互联、功率驱动三大方向,为数字世界和现实世界的连接提供芯片级解决方案,其丰富的半导体产品及解决方案,已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工业、信息通讯及消费电子领域。

凭借过硬的车规级芯片开发能力和丰富的量产、品控经验,纳芯微积极布局应用于汽车电子领域的芯片产品,已成功进入国内主流汽车供应链。公司车规级芯片已在比亚迪、东风汽车、五菱汽车、长城汽车、上汽大通、一汽集团、宁德时代、云内动力等终端厂商实现批量装车,同时进入了上汽大众、联合汽车电子、森萨塔等厂商的供应体系。在汽车行业电动化的大趋势下,纳芯微的产品几乎覆盖了全国所有的新能源车型,为我国新能源汽车的芯片保供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而这家备受瞩目的半导体行业冉冉新星的掌舵人,正是2006级信息工程学院校友王升杨。

从工程师到CEO,半导体行业冉冉升起的新星

自2009年从北京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硕士毕业后,王升杨就职于半导体行业某知名外企,担任芯片设计工程师。2010年左右,随着智能手机的兴起,国内催生了一批做MEMS传感器产品的公司,但在构建完整的产品体系时普遍缺少相应的后端信号链的处理能力。凭借优秀的技术储备,王升杨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市场机会,在工作四年后辞职创业,与彼时的同事盛云一同创立了纳芯微,立志做好中国芯片。

自2018年开始,随着全球“缺芯”和芯片国产化替代浪潮,国产半导体行业快速发展。根深才能叶茂,本固方可枝荣。纳芯微抓住机遇窗口,凭借广泛的产品布局、丰富的知识产权和技术积累、对市场趋势的敏锐把握和完备的质量体系,在行业中脱颖而出。

风物长宜放眼量。从工程师到CEO,尽管角色发生转变,但是在王升杨看来,这个过渡过程是平稳的,每一个迫在眉睫的现实问题都会驱动自己在这个过程去主动思考。面对公司不同的发展阶段,他认为这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总结调整的过程,这也是纳芯微的核心价值观之一——持续学习。从实践中得来的“可靠、可信赖,持续学习和坚持长期价值”的核心价值观深入在每一位纳芯微人的血液里。

北大学缘,南燕筑梦

回顾创业的源起,王升杨表示是在北大深研院的求学经历孵化了他的创业梦想。时有所学,日有寸进。永不言弃,终有所成。

研究生期间,王升杨参与了实验室里与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相关的科研项目,“我对于信号链知识的积累最早的源头其实就是来自于在学校里做的项目。实验室项目的机缘,驱动我主动将课本知识和实践融会贯通,不仅把信号链和信号系统所有相关的知识补齐,另外一方面也比较完整的跑通了集成电路开发的流程”。

做项目总是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和挑战,在这一过程中,王升杨特别提及导师李挥老师对他的帮助,“当我们面对问题的时候,要学会将一个复杂的大问题拆分成一些更加容易定位、清晰的小问题,然后再逐级的去排除,通过逐渐缩小范围去定位关键节点,最后再去解决它。这种严谨的做研究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是指导我早期从事产品研发工作到后期创业的一个重要方法论”,王升杨开心地说道,“实验室的这个项目最后成功结项,芯片流片回来的效果、测试出来的基本功能和性能表现都不错”。

王升杨校友在校期间参与的实验照片

精进不休,旦种暮成。如今再想起在实验室里埋头苦学的日日夜夜,王升杨十分感激,“学生时代的科研经历和实践探索,可能会对未来的职业生涯产生特别大的影响”。通过实验室项目接触到的sigma-delta调制理论,为他后来从事工程师工作乃至创业初始阶段在传感器的信号处理领域的技术积累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研究生时期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我的导师在项目执行和推进上所给予我的充分的信任与支持”,王升杨坦言,“李挥老师不仅鼓舞我在项目上勇于担当,甚至对于我之后的管理风格,包括用人、带团队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李挥老师与王升杨校友在纳芯微电子的合影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一直以来,北大都是我内心的精神家园”,王升杨说,“北京大学人才荟萃,近现代涌现出一批杰出的革命家、思想家、科学家和教育家,用自己的智慧和生命为民族的振兴做出重大贡献”。中学时代的王升杨喜欢读历史,喜欢写诗,对于北大历史名人如数家珍,也对能在北大求学心驰神往,最终他来到了憧憬的地方,圆了儿时的梦想。在北大,王升杨也如愿结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伙伴。毕业前夕,王升杨与室友王一峰畅谈未来的规划,其中也包括创业的话题。王一峰后来也加入纳芯微成为创始人之一,少年们青春时关于梦想和信念的种子终在多年后发芽。

王升杨校友与李挥老师和课题组的合影

向下扎根,向上生长

2013年,纳芯微成立,彼时的中国正逐渐成为制造业大国,半导体产业的下游应用行业例如消费类电子行业蓬勃发展,王升杨坚信半导体产业的上游行业也孕育着潜在的发展机会。离开大厂创业,就是选择了一种每天都在拥抱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的生活。“真正的创业者不会把创业当成一个手段、一个目的,而是他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

李挥老师珍藏的课题成果,右侧三颗芯片为王升杨校友参与制作

结合自身的创业经历,王升杨对师弟师妹们建议,既要选择并坚持一个确定性的长期方向,在这个具有成长性的赛道上持续投入,敏而守拙;又要敢于拥抱不确定性的短期结果。“年轻是没有失败的,只要我们坚持的长期方向是正确的,短期的成功也好,失败也好,都会成为我们成长和进步的阶梯,都是我们通往成功的必由之路”,王升杨说道,“人生就是在无数的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的过程,我们要学会欣赏路上的风景,享受在路上的状态”。随着中国的商业社会逐渐走向成熟,王升杨认为,社会的分配机制已经越来越多地从奖励冒险家转变成了奖励实际的价值创造者。

王升杨校友在实验室制作的芯片,由李挥导师珍藏

“几万一片的芯片,培养出了市值400多亿的公司”

所谓‘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现如今世界的基本格局和运行体系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一方面地缘冲突正在加剧、黑天鹅事件层出不穷;另一方面,中国的崛起正在改变和重塑整个世界的格局。面临巨大的机遇与挑战,王升杨给到师弟师妹们的另外一个建议是要永远保持独立思考,“在这样的一个历史背景之下,任何之前成熟的理论都有失效的可能,任何之前成功的经验都未必能指导今天的实践。”

“芯芯”之火,可以燎原

在整个芯片行业,模拟芯片人才日益紧俏,但培养周期慢。一名硕士生从毕业到真正独立负责一款产品的开发,往往需要三四年时间,而要成为成熟型人才,可能需要十年以上的持续修炼。对于高校芯片人才的培养,从人才应用角度来看,王升杨认为主要分成两类:一类是以做基础研究为主,培养方向是专注于理论研究的研究型人才,着重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培养其科研能力;另一类的培养目标是成为优秀的工程师,着重培养学生对工程的方法论的掌握,包括工程的能力、技巧以及工具的使用,这一部分的人才培养,尤其需要跟产业进行充分的融合,例如与企业共同开发课程、项目和共建联合实验室等。

展望未来,王升杨希望能进一步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快补齐芯片人才方面的短板,纳芯微致力于与高校联合建立人才培养机制,未来期待与深研院更多合作与交流,共同促进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衔接,以产业发展的最新需求助力高校人才的培养。


王升杨校友在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2022年毕业典礼上的发言节选

图文:纳芯微电子、校友办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