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2日,由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和商学院、全联并购公会联合主办,台湾政治大学法学院、金融博物馆协办,内地与港澳法学教育联盟支持,北京荣典律师事务所、公益信托财经法制新趋势研究基金赞助支持的第十二届亚太地区企业并购模拟竞赛在中国政法大学昌平校区成功举行。此次比赛吸引了海峡两岸暨港澳的15所高校组成的16支代表队参赛,涵盖北京大学、华东政法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深圳大学、武汉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台北大学、东吴大学、中正大学、香港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厦门大学。
比赛邀请了多位在企业并购领域具有深厚实务经验的专家担任现场评委,包括全联并购公会总顾问葛明,全联并购公会党委委员、监事长、致同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郑建彪,全联并购公会副会长、北京亚信数据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沈丹婷,全联并购公会副会长、山东华信清算重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提瑞婷,全联并购公会监事、北京仲裁委员会/北京国际仲裁院仲裁员张晓森,建业法律事务所首席顾问、会计师马国柱,以及美国宝维斯律师事务所公司部合伙人刘晓宇等。
北京大学代表队凭借出色的专业素养、扎实的理论基础与卓越的团队合作能力,从众多强队中脱颖而出,再次荣获本项赛事最高荣誉——最佳并购方案奖,并同时斩获最佳并购书状奖。赛队成员宋捷荣获最佳表现奖,任家渝荣获最佳队员奖。
颁奖现场
比赛奖状
此次赛队由助理院长张趁利、模拟法庭赛事主任仇小雅、C.V. Starr高级法律讲师鲍泓担任指导老师。队员经由国际法学院与汇丰商学院选拔组成,包括国际法学院2022级任家渝、2022级陈梦琪、2023级宋捷、2023级蒋颐杭、2023级李昕蓉,以及汇丰商学院2023级刘轩兆。在备赛过程中,团队也得到了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访问教授钟瑞庆和王军、金杜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刘晓萍、第十一届亚太并购竞赛北京大学代表队成员、北京大学深港经济金融协会等老师、校友、前辈及业界人士的指导和帮助。
赛队合影
本届竞赛共分为三个阶段:并购意向书撰写、协商谈判及向董事会报告。3月8日竞赛组委会以抽签方式,将十六支队伍分成八组,分别代表各自企业撰写并购意向书,书状评审对意向书进行打分并给出评鉴意见。4月1日每组的两支代表队在收到对方并购意向书的基础上制定谈判方案,并于4月10日和4月11日在中国政法大学展开为期2天的模拟谈判,最后确定达成并购协议或谈判破局。
我校赛队在学院的策划下,通过面试形式,选拔了具有并购、税务、估值等不同领域各有所长的六位队员组成。队伍组成于赛题发布前一个月,在队长的带领下,队员们很快就开展了针对比赛内容的小组学习,并由各位队员分别向组内成员讲授自身负责模块的知识框架。
队员制作的税务知识框架
拿到赛题后,队员们迅速开展了对赛题的深入分析,并确立了基本分析框架。在意向书撰写过程中,队员们不断协调时间和分工,使得并购意向书的制作顺利推进。在论证过程中,队员们不断挑战既有设想,反复推敲交易结构的可行性。在遇到许多学术和实务上的难题时,团队积极请教指导老师及前辈校友,力求在学术严谨性与商业逻辑之间寻求平衡,最终高质量完成了并购意向书的撰写。
备赛讨论
备赛期间的奋战瞬间
并购意向书节选
在并购意向书提交后,队员们收到了对手方台湾大学代表队的并购意向书。出人意料的是,双方在并购动因上存在明显差异——我方聚焦于业务合作,对方则侧重资本运作。这一分歧加大了达成最终合作意向的难度和不确定性。针对这一情况,我校代表队迅速开展对对方意图的研判,系统整理可能成为争议焦点的谈判议题,并针对性地补充法律及财务论证资料。最终,在与对方线上和线下的多轮谈判后,双方将战略性资本重整和业务合作的并购动因一体化进行,可以实现双方公司多轮驱动的发展利好。
现场汇报前夜与台湾大学队员一同备战
我校赛队通过与对手方齐心协力,最终呈现出了极具商业价值的并购方案。在谈判过程中,两支代表队都充分展示出自己的专业化知识、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协作意识及细致严谨的学术态度,获得了评审团的高度认可。在与台湾大学代表队的交流合作中,双方建立了深厚友谊,共同完成了一次具有学术深度与实务价值的跨校合作与思想碰撞,留下了难忘的回忆。
模拟董事会汇报现场
我校代表队在本次亚太地区企业并购模拟竞赛中展现出了扎实的专业功底、出色的跨学科协作能力以及面向实务的创新思维。未来,我校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在高层次的赛事和实践平台上不断追求卓越、再创佳绩。再次祝贺北大代表队蝉联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