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7日上午,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举办2025年开学典礼。全体新生怀揣滚烫的梦想和青春的热忱加入南燕园,开启一段崭新的人生旅程。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深圳研究生院院长张锦,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材集团首席科学家、国家玻璃新材料创新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新材料学院客座教授彭寿,击剑奥运冠军、北京大学体育教研部教师孙玉洁,深圳研究生院党委书记谭文长,常务副院长杨震,副院长王天兵、牛宏伟、田永鸿,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安晓朋,院长助理仝德以及各学院领导出席开学典礼。深圳市南山区桃源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管蔚,追觅科技校园副总裁陆辰恺,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深圳学校执行校长靳豪、党委书记贺昉等嘉宾莅临典礼现场。开学典礼由王天兵主持。

典礼现场

王天兵主持
典礼伊始,暖场节目燃动全场。朗诵《青春》、合唱《红日》、体育舞蹈《歌舞青春》、歌曲串烧和街舞《亲爱的你啊》《裂缝中的阳光》《闪耀》《青春修炼手册》……北大附中深圳学校学生代表、学生艺术团和校园十佳歌手代表为大家带来风格各异而精彩纷呈的演出,展现了南燕学子的多才多艺与饱满热情,赢得阵阵掌声。随后,迎新专题片《南燕园生活指南》带领新生沉浸式预览未来的学习生活,每一帧画面都在诉说:这里,将是你们探索未知、实现突破的新家园。

暖场表演

各学院风采展示
汇丰商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林祉祎作为在校生代表发言。她分享了在南燕园的成长感悟,鼓励新生要“敢想”,拆掉思维围墙,拥抱多元;要“敢为”,扎根湾区热土,将理想化为实践;要“善作”,善用南北联动资源,发出独特声音;要“善成”,定义个人价值成就,不拘泥于外界标准。她以自身的成长故事说明南燕园赋予了学生探索未知、实践创新、定义成就的自由,期待每位学子找到自己的独特生长姿态。

林祉祎发言
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助理教授李玲作为教师代表寄语新生。她结合自身从剑桥到南燕的任教经历,鼓励新生在科研学习中高效专注,在点滴积累中不断突破;勇于跨界,在融合中汲取新知;注重团队合作共同成长。她指出,“深圳速度”不仅代表着快速的发展节奏,更蕴含着坚持、突破与团队协作的精神内涵,期待学生们能在南燕园这片热土上,积极践行,实现梦想与抱负,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

李玲发言
环境与能源学院2025级硕士研究生苏治平作为新生代表发言。他分享了个人求学经历及对南燕园的期待。他赞赏南燕园“知行合一”的氛围,认为唯有将知识付诸实践,学问才有生命力。他特别提到南北联动对大湾区发展的推动作用,鼓励同学们以实践回应时代需求,传承五四精神,在服务国家战略中书写青春篇章,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学子的责任担当。

苏治平发言
张锦以“做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南燕人”为题殷切寄语新生。他指出,当前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世界百年变局交织的时代,强调每一代人都有其历史使命。他分享了关于“时代”的三点体会:一是在知识深度融合的时代,希望同学们打破专业界限,拓展多学科视野,努力推动解决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二是在学术与社会加速融通的时代,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紧密耦合,希望同学们提升科研能力与市场洞察力,实现“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有机统一;三是在现实与虚拟密切互动的时代,希望同学们勇立AI发展的时代潮头,掌握并推动AI技术创新,引领科研范式的深刻变革。张锦勉励全体新生传承北大的红色基因和深圳的拓荒精神,牢牢握住历史的接力棒,成为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南燕人,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民族和世界。

张锦寄语新生
在第41个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新生代表步入主席台,将手中鲜花送给教授、辅导员、班主任、教务员、行政老师、保安、保洁等教职工代表,向他们表达感激之情和深深敬意。


新生代表献花
在嘉宾、老师们的共同见证下,2025级新生们满怀敬意地将校徽佩戴于胸前。那熠熠生辉的“北京大学”四字,不仅映入眼帘,更深深烙印在每一位新生炽热的心中,象征荣耀,更意味责任。

新生佩戴校徽
随着全场悠扬而激昂地齐唱起《燕园情》的旋律,典礼缓缓拉上帷幕。这一刻,标志着2025级的新学子们正式踏上了人生新篇章的起点,他们怀揣着对未来的无限热忱与美好憧憬,准备在这片沃土上播种梦想,收获成长。愿你们在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的广阔舞台上,勇敢追梦,不畏艰难,心怀天下,引领潮流,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合唱燕园情
更多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