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燕新闻

首页 > 南燕新闻 > 正文

全球语言文化巡礼第三讲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专题讲座圆满举行

2021-10-19国际事务处

责编:王可佳

10月17日,全球语言文化巡礼系列讲座第一季第三讲在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顺利举行。本次活动特邀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拱玉书教授作“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专题讲座。本次活动由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国际事务办公室承办,来自大学城三校的师生积极报名参加。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国际事务办公室副主任马曦业老师出席本次活动。

拱玉书教授

拱玉书教授在讲座中展示了大量的文献史料和珍贵的文物图片,从整个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中最早,同时也是目前所知的全世界最早产生的文明——苏美尔文明出发,以其历史年代为划分,从历史、文字、宗教、法典、文学等方面,生动地讲解了考古、文献研究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伟大发现,带我们走过了这一“人类文明的摇篮”的兴盛、繁荣与衰落。

讲座现场

拱玉书教授首先从“历史”角度切入,讲述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不同时期的发展历程及其文明成果。两河流域主要指的是现在的伊拉克地区,在公元前3200-2900年左右的乌鲁克时期,苏美尔人修建了塔庙,并且发明了楔形文字泥板、滚印等,在出土的人表中记载了100多种职业。在约公元前2330-2100年为阿卡德帝国时期,国主萨尔贡通过军事建立起一个庞大帝国。公元前2100-2000年建立的乌尔第三王朝是苏美尔人再次掌握政权,乌尔第三王朝又被称为“苏美尔复兴”,并在这一时期乌尔塔庙被建造起来。在古巴比伦时期,苏美尔人被同化。从公元前1000年开始,进入了新亚述时期。之后的居鲁士大帝在公元前539年,占领了巴比伦。直到公元前330年,亚历山大大帝东征,两河流域遭遇希腊文明入侵,逐渐没落。

楔形文字泥板塔庙

在文字方面,古代两河流域人发明的楔形文字是世界最古老的文字系统。文字最早应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用于记事的陶筹,苏美尔人将其中的刻画符号发展为完备的文字体系。最早的楔形文字尚属象形符号,公元前2500年前后,象形符号演变为楔形文字。

陶筹论

在宗教方面,两河流域的宗教具有多神崇拜、神灵的数目众多等特点,正典神表中就有2000个神名,其显现形式是人形等标志,也兼具数字神学的特点。

在法典方面,古代两河流域已经发现的最早的成文法律是乌尔第三王朝的《乌尔纳木法典》,在法典中统一了度量衡。而古巴比伦时期的《汉穆拉比法典》内容丰富,序言部分说明法典的目的和原则,正文部分对大多数法律关系作出了具体规定,结语部分指出法典的效力,这种形式对后世法律的形式有重要影响。

汉穆拉比法典石碑

在文学方面,乌尔第三王朝、古巴比伦均为文学繁荣发展的时期。如著名的《吉尔伽美什史诗》最早来源于苏美尔的乌尔第三王朝,公元前2150年左右以楔形文字写成,在后来又流传发展至古巴比伦时期,直到19世纪现代考古学家在伊拉克附近发掘出土,其特点是文化内涵丰富,语言生动优美。

记载《吉尔伽美什史诗》的泥板

对后世的影响上,如在历法上将一年划分为12个月,一个月划分为30天,并设置闰月以及毕达哥拉斯定理等等都是两河流域文明成果惠及后世的体现。

与会师生饱览这场两河流域文明的“盛宴”,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本次讲座从在拱玉书教授对《吉尔伽美什史诗》的故事情节生动细致地讲解中画上句点。

作为活动的承办方,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还准备了精致美味的茶歇甜点,并在活动的中间提供了丰盛可口的午餐,让与会师生们在学习和交流的同时感受到周到的服务。

与会人员合影

学生志愿者组织参会人员入场、签到

茶歇

全球语言文化巡礼系列讲座在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三校轮流举办。本学期共有六次讲座,未来还将以祖鲁语、波斯语和俄语等语言为基础,为师生们介绍埃及文明、波斯艺术、俄国文化以及曼德拉和南非文化,从语言、历史、政治、文化等多角度为大家带来“环游世界”的文化之旅。

下一场讲座将以伊朗文化为主题,在10月31日于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举行,让我们一同期待这场探寻博采东西文明的文化旅程。


来源:国际事务办公室

文字:杨大卫、姜鹏智

摄影:吴锦鸿

编辑:王琳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