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南燕园,洋溢着蓬勃的朝气与喜悦。8月25日,南燕园迎来了2025级新同学!来自全球各地的1419名新生将齐聚于此,正式开启他们的求学生涯。快来直击2025年北大深研院新生报到现场,见证属于他们的南燕新篇!



便捷高效,温暖人心
报到当天,校园内彩旗飘扬,欢迎标语格外醒目。今年的迎新工作采用了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打造了一站式报到服务体系。新生只需通过手机或校园一卡通,在指定的报到设备上轻轻一扫,即可快速完成院系报到、人脸识别、资格验证、入住手续、组织关系交接、校园卡激活等多项注册手续。整个过程简洁流畅,大大缩短了新生排队等待的时间。






报到现场设置了多个咨询点,安排了经验丰富的老师和志愿者为新生和家长提供全方位的咨询服务,解答他们关于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疑问。校园内也设置了多个家属休息区。同时,在北大地铁站口安排了接驳车,循环往返于地铁口和校园之间,为新生和家长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服务。


学院为每位新生准备了一份精心定制的“新生大礼包”,里面有《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研究生手册》《北京大学研究生学籍事务办理指南》《南燕园生活指南》等实用资料,帮助新生快速了解校园生活和学习规则,让新生感受到学院的温暖和关怀。




精心筹备,全力迎新
为了让新生们顺利开启大学生活,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在院领导的统筹指挥下,提前数周便投入到紧张而有序的迎新筹备工作中。各部门紧密协作,多次召开迎新工作协调会,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报到流程的优化到校园环境的布置,从后勤保障的安排到入学教育的规划,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雕琢,力求为新生打造一个温馨、便捷、高效的入学环境。
迎新当天,院领导亲临现场,仔细视察新生报到的各个环节。他们与新生们亲切交流,向满怀憧憬踏入校园的新同学们表达了最热烈的欢迎和最美好的祝愿,鼓励大家在新的环境中努力学习、积极进取。同时,院领导也对现场辛勤工作的教职员工及志愿者团队给予了高度的认可与诚挚的感谢,感谢他们为迎新工作付出的努力。


办理完所有手续后,新生们乘坐接驳车前往宿舍。在接下来的一周,学院安排了丰富的新生入学教育,包括新生培训、开学典礼、开学第一跑、学术讲座等,帮助新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快速融入南燕园。
在8月11日和8月18日,国际法学院和汇丰商学院的新生已提前报到,其中包括160余名外国留学生,他们的到来为校园增添了更多的国际化氛围,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在这里交流互动,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新生心声,憧憬未来
信息工程学院集成电路专业的25级硕士生郭梓妍,本科毕业于飞行器相关专业。面对新城市、新学校与新专业的多元挑战,她正积极调整、不断突破,期待在交叉学科中开辟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作为化生学院化学(基因组学)专业的新生,兰羽秋选择北大,是看中其深厚的学术底蕴与跨学科氛围,北大与深圳的碰撞让这里充满了活力与包容。
陆胤是环境与能源学院环境工程专业的新生,他希望响应国家“双碳”目标,将个人科研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为绿色发展及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王明是城市设计与规划学院25级新生,初入南燕园,优美的校园、亲切的师生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他期待在这里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探索学术与生活的多种可能。
来自马来西亚的新材料学院25级博士生廖子莹表示,新学期的开始让她满怀憧憬,她希望能在科研道路上取得更进一步的突破,用扎实的成果为自己的学术生涯增添亮色。
望晓芸就读于汇丰商学院全日制MBA项目,她期待通过系统性的商科训练与多元实践,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和国际视野,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来自国际法学院的25级新生郑定龙同学说国际法学院现代化的建筑与跨文化交融的氛围令他心生向往,他期待以四年时光,成长为兼具中国根基与世界胸襟的法律人,既追求个人卓越,亦愿以微光推动法治进步。
学院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穿梭在人群中,或引导新生前往报到点,或协助搬运行李,或解答新生关于校园生活的疑问。他们的身影成了迎新现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让新生及家长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熠熠韶光,志在云巅
2025级南燕er
愿你们在南燕园
以勤为笔,以梦为墨
绘就一幅绚丽多彩的青春画卷
以勇为帆,以智为桨
在人生的长河中乘风破浪
驶向成功的彼岸
不负大好青春年华!
南燕园欢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