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燕新闻

首页 > 南燕新闻 > 正文

人文实地教学研习组开展实践活动——通识课师生探索人文社科新教学方式

2018-11-23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我院通识教育中心近年来逐步加强人文社科类课程建设,注重继承北大传统,融合深圳活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中心授课教师和选课学生共同积极探索在多学科、跨学科语境下,如何优化教学方式,力求教学实效。
  本学期,于长江老师继续开设通识课程“城市社会学”,把田野调查方法引入教学,充分发挥深圳作为改革开放先行区的独特优势,以城市为课堂,开展实地现场教学。选课同学在一定理论知识学习基础上,根据自己偏好,自主划分“研习小组”,在教师建议指导下制定走访计划,深入城市不同领域进行实地调研,在调研现场通过观察、交流和体验,提出自己的研究议题,并通过实地研讨,不断深化对问题的认识。
  2018年11月20日,人文研习组再度出发,根据于老师建议,先前往深圳当代艺术与设计中心参观“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之后又到龙岗区布吉街道,考察深圳城中村改造和文化产业的经典案例——大芬油画村。于老师与研习组同学同行,并为同学进行必要的讲解和答疑,就相关内容与同学一起探讨。
  “大潮起珠江”分为序厅、“敢为人先 勇立潮头(1978-1992)”“增创优势 砥砺前行(1992-2012)”“走在前列 当好窗口(2012-2018)”、尾厅五个部分,展示了广东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先行先试、砥砺前行的发展历程和伟大成就。
  同学们仔细观看照片、实物、视频资料等展品,就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于老师既作为亲历者,也作为研究者,从社会研究和个人感受双重角度,展开现场教学。
  展览参观结束后,马不停蹄,研习组同学立即前往龙岗区大芬油画村。
  大芬村是最具深圳特色的城中村产业化发展的一个传奇,原本只是一个偏僻贫困的原住民村落,竟然发展成为“中国油画第一村”—— 全球最大的油画手工生产、出口基地。
  1989年,香港画商黄江来到大芬,租用民房招募学生和画工进行油画临摹制作并批量销售,由此在大芬村创立了这种独特的油画制作产业,并开拓了全国和世界各地市场。
  从1998年开始,区、镇两级政府开始对大芬油画村进行环境改造,并对油画市场进行规范和引导,同时加大了宣传力度,将大芬油画村作为独特的文化产业品牌进行打造。“大芬油画”最终成为国内外的知名文化品牌。2010年上海世博会,深圳市选择大芬村油画制作作为参展主题,向世界展示深圳的独特魅力。
  本次活动中,同学们穿越历史与现实时空,以深圳为鲜活样本,深刻理解了中国城市化的内在逻辑和运行机制,并形成了自己各自的提问和思考。同学们表示,这种课上讲授和课下现场考察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具有启发性,有助于理论与实际的融会贯通,在增长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大大激发了北大学子对社会、国家的情怀与担当。
文/张峰旗 图/余攀、陈泽晗、王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