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燕新闻

首页 > 南燕新闻 > 正文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主题党建活动——我院部分学生党支部书记赴虎门海战博物馆和黄埔军校旧址参观学习

2017-12-26学生工作处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建设,切实加强我院学生党支部的团队建设,12月23日学工处组织部分学生党支部书记和党员,赴广州黄埔军校博物馆、虎门销烟博物馆参观学习。
  23日上午集合完毕后由学工处学生兼职辅导员白海鹏带队出发,首先来到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虎门海口东岸威远炮台旧址附近的海战博物馆。这是一座专题性与遗址性相结合的博物馆,本馆以鸦片战争古战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虎门炮台旧址为依托,利用文物史料,向我们展示当年中国人民抗击英国侵略者史实。
  博物馆展示了鸦片战争时期中英军事力量的对比及中国军队英勇抗击从海中入侵的英国侵略者史实,热情歌颂了中国军民在反侵略斗争中表现出来的崇高民族气节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中英火炮阵对比展示,还有专题影片进行深入分析,全面展示中英火炮的差距。
  陈列以高科技多媒体作为展示手段之一,紧紧围绕鸦片战争题材,围绕文物、人物和事件,用科技手段丰富展览的样式,给同学带来全新感受,科技添彩打造有温度的展览:其中全息幻影场景《虎门之战》给我们带来了强大的震撼。
  随后我们参观了威远炮台,它是鸦片战争古战场遗址之一、虎门海口防务的主要阵地,也是中国保留得最完整、最有规模的古炮台之一。威远炮台是鸦片战争时期虎门炮台中规模最大、配炮最多的一座指挥台,民族英雄关天培就在这座炮台中坐镇指挥广东水师英勇抵抗英国侵略军的进攻。
最后大家深刻认识到“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并告诫自己要时刻牢记自己北大人身份、共产党员的身份,时刻以中国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无论走到哪里都要为学校争光,为国家增光。
  稍作休息之后当天下午我们来到了位于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内的黄埔军校旧址,黄埔军校是大革命时期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建立的一所新型军事学校,以"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办校宗旨,以"亲爱精诚"为校训,学习苏联的建军经验,培养革命的军事人才。军校群英荟萃,名将辈出,在中国近代史和军事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黄埔军校大门风格非常朴实,中央上方横匾上“陆军军官学校”几个大字,是谭延闿所书。军校大门彩楼两旁原挂有一副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额为“革命者来”。
  1924年5月,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创办了黄埔军校,培养革命军事干部。校内建立了党代表制度和政治工作制度。蒋介石任校长,廖仲恺任党代表,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叶剑英任教授部副主任,军校分步兵、炮兵、工兵、辎重兵、宪兵、政治等科。
  黄埔军校在中国现代史和军事史上都具有重要意义。黄埔师生在平定商团叛乱和东征、北伐战争中英勇顽强,所向披靡,立下了不朽功勋。抗日战争爆发后,黄埔师生再度携手,为争取民族解放作出了卓越贡献。
  中国自辛亥革命以来,历经了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在漫长的革命战争中,黄埔军校曾为国共两党培养出许多军事家和将领。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位元帅中就有五位出自黄埔军校,他们是徐向前、叶剑英、聂荣臻、林彪和陈毅。解放军首批授衔的十位大将中也有三位出自黄埔军校,他们是陈赓、许光达和罗瑞卿。周恩来、陶铸、刘志丹和左权等,也在黄埔军校工作和学习过,他们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而国民党军队的将领中,黄埔军校毕业的著名将领有杜聿明、胡宗南、邓演达、宋希濂和陈诚等,数以百计。
  通过实地参观学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体党员纷纷表示,定将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立足本职岗位,打牢基础,在实现中国梦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实践中以北大共产党员的身份放飞青春梦想。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