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14号台风“帕卡”,南燕在8月28日迎来了1075名来自五湖四海的2017级新生,其中包括75名博士,1000名硕士。此前,留学生与交换生也于本月23日完成了报到注册手续。
今年,为了方便新生的报到入住,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为新生们提供了行李寄存服务,录取通知书中附有专门的“行李签”,新生们可以将自己的大件行李贴上此标签,提前寄送至深研院统一保管,报到时直接到学校领取。
行李领取处
与往年不同,受到14号台风影响,新生报到当天深圳仍下着大雨。为方便新生与家长来校报到,深研院的迎新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早上7点多就来到深圳北站开始接站工作,引导新生乘坐学校安排的接驳大巴前往学校;同时,校内也安排了宿舍区-行政楼的摆渡车,为带着行李前来报到的同学和家长提供方便。
志愿者们在深圳北站引导新生乘坐接驳大巴
安保人员在大雨中护送新生前往报到处
早上6点半,各学院学工老师、职能部门中心迎新工作人员、志愿者们也陆续来到行政楼,他们都身着北大文化衫,为迎接新生们的到来做好准备。今年深研院依然采用了一站式的注册手续办理流程,资格验证、缴费、组织关系交接、暂住证照相等超过十余项的注册手续,都可以在一个报到点完成。同时,延续一贯的电子化办公传统,报到点均采用了电子报到注册系统,新生报到的实时信息全部同步更新上线,前来报到的新生只需将手中附有条形码的“转单”交给工作人员扫描一下,即可知道哪些环节尚待完成,免去了报到环节缺失的后顾之忧。当提及这么早就开始迎新工作是否感到辛苦时,信息工程学院的卢志明老师表示:“看到这么多新面孔,其实很开心,所以乐在其中,就不觉得辛苦。”在一旁负责报到登记的信息工程学院2016级学生钟莉,是今年迎新工作志愿者中的一员,她说:“去年我们也是这样被师兄师姐们热情地接待,所以其实能够参与迎新工作,还是很高兴的,希望可爱的小鲜肉们也能感受到我们的热情!”
信息工程学院迎新志愿者 张德卫 钟莉 卢志明(学工老师) 张继艳

在报到处报到的新生
“我的名字就叫博雅,仿佛就是为北大而生的,我也希望在今后三年的学习中能够有所成就。”来自河北保定的张博雅是环境与能源学院2017级的新生,南燕优美的环境和师兄师姐们热情的帮助,让她十分期待未来三年在南燕的生活和学习。
环境与能源学院2017级新生 张博雅
来自浙江杭州的汇丰商学院新生王凯被从宿舍阳台就可以看到的美丽山景深深吸引,他说:“虽然感觉深圳很潮湿,但是南燕非常美丽,也很适合学习,希望自己今后三年能像在高三一样努力学习,将来能够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汇丰商学院2017级新生 王凯
在新生报到的现场也有不少激动、开心,怀着满满自豪感的家长。来自江苏南京的刘锦慧家长表示:“感觉南燕的环境很适合孩子学习,也希望通过这三年的学习,刘锦慧能够成为一个为社会有用,对国家有所贡献的人”
环境与能源学院2017级新生刘锦慧与家长
下午3时,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白志强,党委副书记安晓朋,在两办、学工、总务等职能部门人员陪同下,前往宿舍楼看望各学院新生。白老师、安老师对新生入住表示欢迎,认真查看宿舍的住宿环境,细心询问新生在入住后遇到的问题与困难。针对同学们提出的和一路上发现的问题,院领导都当场与工作人员强调,要及时维修调整,保障同学们在南国燕园拥有舒适的生活环境。同时,白老师也十分关心新生们在学业上的发展,叮嘱同学们在学习上也要不懈努力。燕园1号楼的严月珺等同学表示,学校领导的关心让她们感到十分温暖和亲切。
常务副院长白志强和党委副书记安晓朋在宿舍看望新生
当南国夕阳的余晖洒向平静而美丽的镜湖,因为迎新工作而热闹了一整天的南国燕园也渐渐归于宁静,但一颗颗呼喊着“南燕,我来了”的年轻的心脏,将在这里更有力量地跳动。祝愿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2017级的新生们在美丽的南燕收获知识,遇见梦想,开创未来!
文/吴 倩
图/李一迪 王 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