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2日中午,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新学期第一次院长午餐会在二食堂三楼顺利举行,院长吴云东老师,副院长徐信忠老师,通识教育中心主任丁嘉辉老师,学工处左腾老师与来自各学院的同学共计16人参加了本次午餐会。
吴老师首先对同学们积极参加学院活动表示赞赏,并介绍了举办院长午餐会的目的:希望通过这种轻松的方式,和学生架起沟通的桥梁,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本次院长午餐会的主题是“通识教育”,他说到,通识课程教育是学院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学习参与通识课程中遇到的问题,尤其是困难,都可以跟院长与老师分享,找到解决的方式。
对于“通识教育”这一主题,同学们畅所欲言,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存在的问题。会上有同学提出,由于新建实验室导致原来的健身房、舞蹈练习室可能会被占据,缺少了排练场地的问题。吴院长表示将会把同学们的意见认真考虑、仔细斟酌,在不影响学生活动的情况下达到科研与活动的双赢。除此之外,他还表示下半年深研院将启动留学生公寓项目建设,届时将会开设新的健身房、舞蹈房以供同学们使用;有同学希望能增设网球场地,并开设乒乓球、游泳等体育通识课程,吴院长与丁老师表示,学院有在考虑三校联合进行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设想,并且未来留学生公寓建成后将会有更多的场地来开设同学们喜欢的课程。
有关是否能够在周末增设通识课问题,丁老师介绍说影响通识课开设最重要的因素是选课人数。现在已经有三门课程是在周末开设的,未来也将考虑增加课程。但是开设过多会分散选课人数,达不到较高的资源利用效率。丁老师鼓励同学多多参与通识课程,达到资源利用效率最优化,进而提高该通识课的质量。吴院长指出,目前通识课程教育在整个政策和环境中是向好的,未来将会蓬勃发展。
对于通识教育学分认证和出勤问题,吴老师表示,深研院关于通识课程的学分认定制度总体而言是和校本部一致的,但是各个学院关于通识课学分认定的具体要求是在考虑本专业课程规划的基础上设定的,希望未来多与各个学院沟通交流,尽量统一各个学院对通识课程的学分认证标准。深研院目前已经和智慧树在线教育建立相关的合作,集合优秀师资力量,开设近千门高质量网络课程,相信能有效改善有些同学“技术性不选,技术性不上”的现象。另外深研院已经在国际法学院教学楼里配备了有关设施设备,用于与本部网络课程对接、进行现场直播活动、开展远程教育等新颖的通识课程形式。
还有同学提出,社团活动也可否作为通识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几位老师一致认为,社团活动和通识课程开展在目的上是一样的,都是为了丰富大家的学习生活,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但目前将社团活动进行学分认证,在学校制度层面还不够成熟,缺乏合适的考核机制和评价标准。不过吴老师鼓励大家多多参加学院社团活动。
随后,徐信忠老师根据自己在国外丰富的学习与教学的经历,给大家介绍了欧美国家在本科阶段开设通识课程的教学实践。他指出国外通识课程最大的特色在于,本科前两年不分文理不分专业,能够使不同年级和专业的学生有机会同上一门课,在这个过程中大家互相学习交流,拓宽眼界。许多课程都需要大量阅读,因而学生能够在学科的广度和深度上得到极大的提高。徐副院长还给同学介绍了“3H”理念——Head、Heart、Hand——即,大家应该提高思维能力,做一个有爱心、有情怀的年轻人,强体健心,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会后吴院长和参与午餐会的同学们一起合影留念,他希望大家能够珍惜在深研院的学习生活,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丰富资源,以高要求、高标准要求自己,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夯实基础。
文/胡静雯
图/杜春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