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é Georgi (高子睿), 北大汇丰2013级管理学硕士 摄于上海
凌晨的马德里夜色正浓,体育场影影绰绰的人群刚散,酒吧里聒噪的酒客一下多了起来,德尔公园外缘的十九世纪建筑却格外安静,波士顿咨询的西班牙总部就设在那里。
“凌晨四点多终于下班了!”高子睿用中文发了一条朋友圈,配了张波士顿咨询古老门廊的实时照片:廊灯淡黄色的光线散落在窗帘的褶皱间,晚归者的脚步声没入厚实的地毯,只有他们的影子被拉得很长。
去年六月,高子睿作为首位获优秀毕业生荣誉的留学生从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毕业,几个月后他便成为波士顿咨询集团的一名出色的助理顾问。作为世界领先的战略咨询三巨头之一,该公司开创了波士顿矩阵领跑系列咨询工具与管理理念。现在商界流行的竞争手法如价格战、广告战、倾销与反倾销,似乎都能从波士顿咨询的顾问们那里找到根源。
“投行、咨询、法律行业的工作时间都挺长,不要为了钱去选择这些行业。如果真的乐于干这份工作,可以学到很多,个人发展的很快。” 高子睿说中文时语速很快,遣词造句颇为地道,要不是稍带些异域口音,很难让人感觉是在同一位德国人交谈。
他当时借着出差的空档回了一趟母校,与笔者一聊就是个把小时。他说,自己会在人生的各个层面寻求某种“平衡”,并以其为支点创造生活的张力。
月亮与便士间的平衡
“要么在项目上,要么在奔去项目的路上。”这位典型的高加索小伙衣着简单干练,随手将黑色的行李箱放在椅子右侧,笑称早中晚在三个不同的国家也不稀奇。
在刚工作的五个多月里,他的工作地点不断在变,从德国柏林到西班牙马德里,再到中国北京。“我在不同的小组工作,认识各领域的精英,一开始就与客户的总监开会。”高子睿说,这份工作不缺“满世界跑”的机会与“大展拳脚”的平台,这正是他喜欢的状态。
不过,他身边的中国学生大都更青睐投行,“他们选择职业时,看得是薪资与稳定。” 《北大汇丰2015年就业报告》显示,51.6%的毕业生选择银行、证券和保险等传统金融领域开启职业生涯,仅有16.5%的毕业生选择非金融行业,其中进入咨询行业更属少数。
在他看来,投行的项目有既定的标准,过程差异不大;咨询的项目可能完全不同,有时必须从头开始摸索。“面对这些不稳定因素,你的创新能力比既往经验更为重要。”目前,高子睿供职的波士顿咨询集团,与麦肯锡、贝恩咨询并称为全球最顶级的三大战略咨询公司,属收费最贵的一线咨询公司。
考虑到为高端客户提供高价的咨询服务,顶级咨询公司几乎都从国内外的顶尖名校招募人才。这些毕业生会拿到相当可观的薪水,拥有良好的晋升空间及发展可能。“这份工作似乎是在‘月亮与便士’间的平衡。”高子睿用了一个源自英国作家毛姆的小说《月亮与六便士》的比喻,他认为月亮代表了理想,便士象征着社会地位与财富。
“工作的创造性、团队合作及良好的平台就如一束月光,是漫长、疲惫的工作日的慰藉。”目前,高子睿主要负责汽车项目的咨询工作,该领域正是波士顿咨询的长项。于他而言,这是压力与机遇并存的领域,有时候为了赶项目他会连续工作二十、三十个小时。
“不是每个人都适应这样的工作节奏,有些人更喜欢有一个固定的框架。”高子睿说,像这样的工作,个人需要有很强的工作能力,而团队合作也需要耗费许多精力。所以,咨询行业在网罗全球最为优秀的头脑时,会在签订合同前考虑下他们是否 “有团队融入性”。
咨询行业的面试涉及大量案例分析,考察逻辑思维与抗压能力。高子睿回忆起跑面试的情形,“面试一般有五六轮,你要在很短时间内分析案例,给出比较有逻辑、有框架的答案,并得到所有面试官的认可,才有机会进入下一轮。”
“终面最多有九个面试官,他们要看你的能力,也要看你是否合得来。”高子睿面试时就曾遇到“以后会与大家一起打高尔夫吗?”,这看似无关紧要的试探性问题。其实,面试官是想从他的回答中判断其是否乐意与同事相处、适应公司文化。毕竟,咨询公司可以在众多面试者里“千里挑一”,要打动它们不能仅靠专业能力上的优秀。
远方的平仄与起伏
“我会说一点中文。” 高子睿谦虚地比划了下,右手拇指与食指才拉开些许距离。其实,这位德国小伙来中国前会说一点中文,但他离开北大汇丰时已经可以用中文作为工作语言,毫无压力地在世界最难的两种语言中穿行。
北大汇丰的全日制硕士项目是全英文授课,为留学生设有必修的中文课程,但很多试着融入“中国学生圈子”的留学生还是倾向说英文。“一旦习惯用英语与同学对话,就很难转换过来,这就失去了语言学习的环境。” 两年的时光不长,高子睿在提升自己专业素养的同时,抓住一切机会打磨自己的语言能力。
“在用英文做最终陈述之前,别的团队无法得知我们的想法,因为我们一直都用中文讨论。”高子睿说起毕业前夕的那次国际赛事,褐色眼眸印着阳光,声音有些激动。
在遥远的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四位北大汇丰学生围在一起讨论商业策略,平仄的中文没入其余队伍抑扬的英文讨论中。每年,来自世界各地顶尖商学院学生在Sofaer国际商业案例大赛上角逐,对选定的面临发展困境的以色列公司进行实战分析并给出战略建议。
在Sofaer国际商业案例大赛上,高子睿与团队在做最终陈述
在两天半的时间内,北大汇丰代表队制定了打破陈规却极具可行性的商业策划书,赢得由八个学校的教授、多位业界资深人士和公司内部高管组成的评审队伍的一致认可,最终斩获大赛的冠军,是该项赛事举办11年以来首次由中国队伍夺冠。
“一起参赛的还有来自剑桥大学的强队,但我们发挥了比较优势——专业知识与语言能力的完美平衡。”据悉,高子睿与队友运用专业知识精准的锁定了目标客户、战略合作伙伴,且解决了公司超长现金周期的问题。
几个月后,高子睿的东家正是看中了其兼具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与管理学专业素养,“公司看重我的优势,经常让我来中国做项目。” 他转述的时候表现的风轻云淡,但在顶尖学府的毕业生都削尖脑袋往里挤的行业,其所培养的软实力就成了决定性的筹码。
高子睿很清楚,中国就业市场的语言门槛正逐渐提高,有国际工作经验、双语能力优秀的海龟或名校毕业生或更具优势。两年前,万达集团招聘的外籍员工已超过200名,其中80%会讲汉语,因为语言能力是招聘中的优先条件。“现在外国人想要在中国发展必须会说中文,因为有更多受过良好教育的中国人可以胜任此前由外国人担任的高管工作。”
与中国的不解之缘
于高子睿而言,来深圳读书是抛开西方既定思维近距离观察中国,而来中国跑项目是微距下了解这一复杂的国家。
“尤其是开会的时候,要给老板面子。在中国开会的时,如有反对意见,最好不要直接说,会后再找老板谈谈。”高子睿还发觉在中国做生意得讲人际关系、和气生财。这些附着中国文化的规矩在他与朋友的聊天中、新闻里、客户的谈判桌上出没,稍不留神就可能犯规。 “政府如果不同意,或者对未来的期待不同,项目就很容易受限或被取消。”高子睿感叹道,他之前参与的项目,虽然获得了不错的潜在利润及消费者反馈,但最终没能过中国政府这道坎。
这位“中国通”总结说,很多事只有在中国生活才可以领会。在北上广深都呆过一段时间后,高子睿发现中国沿海很富裕,人们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只管自己的事情,这与其了解的“集体主义”情怀反差很大。“要知道寻找平衡点,调和我的行为与他们的行为。”
工作之余,高子睿还着手搭建国际校友网络。目前,他与几位留学生注册了北大汇丰的官方领英账号,亲自设计平台主页,发布学院重要信息,并配以视频与照片。虽然他们还面临找校友、推平台、谋合作等问题,但高子睿看好平台的未来:它能有效地为全球北大汇丰的职场校友提供沟通交流的平台,协助他们发挥所长。
近两年来,在“中国学生留学海外”这股浪潮的另一边,越来越多国际学生选择来到中国学习。北大汇丰商学院近年来招收留学生的总数累计达237名,遍布全球50个国家。对于未来,留学生的规划是多元化,但他们与高子睿一样,在选择职业及生活的时很有主见。
“最好跟中国有关,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国外。”谈起未来的规划时,高子睿下意识拍了拍行李箱,箱子侧面还贴着白色的托运条。他想继续在中国做一两年项目,也期待能跟中国公司在欧洲做项目。“最重要的是做想做的事,不做别人觉得很好的事,不做别人想让你做的事,”他讲中文流利连贯,甚至没有换气。
“总之,认真努力地做想做的事情,有一天你会找到运气。”高子睿拿起行李转身告别,身影没入一群刚下课的学生中,不知他们会否领悟他的心声。
(撰文:金颖琦 编辑:董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