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燕新闻

首页 > 南燕新闻 > 正文

星期三 日记——共话南燕月 院长午餐会

2016-09-16学生工作处

   正值中秋月明之夕,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院长吴云东邀各学院9名新生代表共进午餐,共话中秋,共度佳节,拉开了新学期“星期三日记——院长午餐会”的序幕。总务处处长李震,学工处副处长、团委书记罗碧芳,两办包静雅等老师共与餐会。

   “名字接龙我记住”,老师和同学们相互介绍,通过游戏方式拉开了午餐会的序曲。欢声笑语里,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加强师生之间的情谊。吴老师亲切地给新生们介绍了“星期三日记——院长午餐会”活动的由来,谈论之前午餐会后的心得,并对同学们的积极参与表示由衷感谢,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南燕度过一个快乐和团圆的中秋佳节。同学们开心地说,中秋佳节之际,很荣幸能够参与此次午餐会,与老师和同学们相聚南燕,南燕就是家,大家都是亲人。

 

   “每逢佳节倍思亲”。吴老师关切地问到同学们佳节是否想家时,同学们说有想念之思,也有刚来燕园之新,想念与新奇掺伴。吴老师回忆起自己在异国留学时的切切思乡之情,当时没有发达的电话通讯、视频网络,只能依靠每周一封家书给家里报平安,带问候。每周到了某个时点,就会企盼着家里的信,希望知道家里的境况。每逢中秋等佳节,中国留学生都会欢聚一堂,一起做家乡菜,一起赏婵娟月,一起度中秋节。吴老师谈到,他很羡慕现在的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条件、先进的技术和充沛的资源,深切希望同学们能够珍惜现在的好时光,勤奋踏实地走好每一步,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成为真正为家为国的有用之材。此外,他希望同学们能常打电话回家问候亲人。

   “十里不同天,百里不同俗”。老师和同学们分享了家乡的中秋习俗,说起了中秋故事,细数中秋的成语及典故,猜起了有难有易、有趣有乐的灯谜,长了新知,开了眼界。吴老师问及大家,是否知道中秋节的来历?人文院的车茂立同学道出了《周礼》中记载周代已有的“中秋夜迎寒”、“秋分夕月”之礼。其他同学们也随即补充了中秋节的演变历程,说道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并有了“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放入节令审批,赏月、吃月饼、赏桂、观潮等节庆活动蔚然成风。吴老师对大家有如此人文积淀,表示了赞赏,也希望同学们多了解中华文化,多学习传统文化之髓,做中华文化的传播使者。

 

 

   此外,吴老师关心新生们刚入校不久的学习、生活境况,了解他们对学生活动、校园建设、校园管理等方面的意见。同时,还对“北京大学深圳校区”的建设提出了展望,希望同学们能够更多地参与到“北京大学深圳校区”的建设中来。同学们对吴老师之远见表示赞赏与钦佩!

 

 

   佳节良宵,师生共情。汇丰商学院的王赫带来一曲竹笛悠扬之《彩云追月》让师生沉醉其间,念起了家乡的月,荡起了家乡的情。吴老师恰逢佳节之兴,为同学们带来了一曲普话锡剧小调版的《水调歌头》,同学们热烈鼓掌,连为吴老师点三十二个赞!一首《春江花月夜》的诗朗诵随即迎来,细数、品味,让人流连。《花好月圆》之竹笛乐飘扬之时,吴老师提笔“花好月圆”四字,与老师和同学共同祝愿,共话团圆!

 

汇丰王赫同学表演《彩云追月》

吴老师提笔花好月圆

“共话南燕月”院长午餐会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