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5年12月24日,“海上深圳——海洋文化与滨海城市空间开发高峰论坛”在深圳举行。如何打造 “海上深圳”?国内外专家汇聚一堂,共同探讨这一由北京大学教授陈可石提出的城市设想的可能性,并对深圳滨海城市的规划建设提出建议。
2015年12月24日,“海上深圳——海洋文化与滨海城市空间开发高峰论坛”在深圳举行,如何建设与海洋息息相关的湾区城市,打造从全球脱颖而出的“海上深圳”?来自国内外多家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们汇聚一堂,共同探讨这一由北京大学教授陈可石提出的城市设想的可能性,并对深圳滨海城市的规划建设提出建议。
该活动为第七届深圳学术年会的高端学术沙龙之一,也是本届学术年会的最后一场活动。
陈可石
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副院长
以“四湾一河”构筑深圳未来滨海城市空间新格局
深圳应面朝大海发展湾区经济
纵观100年来的城市发展史,就是一部湾区经济的发展史。深圳发展的目标应该成为世界一流滨海城市。从长远来看,深圳未来城市发展应规划建设一个“海上深圳”,才能在众多的中国大城市中脱颖而出。深圳过去的规划是作为内陆型城市的规划,是梳子型的空间格局,而未来的规划发展应该是鱼骨型的空间格局,在面向内陆的同时更面朝大海。
大力提倡建设“海上深圳”
即在未来把深圳理解成“四湾一河”整体协调发展的城市空间布局。四湾是前海湾、深圳湾、大鹏湾、大亚湾,一河是深圳河。前海湾可定位为深圳的海上金融总部,类似曼哈顿,深圳湾定位为文化、艺术、时尚港湾,类似日本横滨湾,大鹏湾定位为滨海度假区,类似夏威夷、拉古那海滩,大亚湾要打造度假概念,相当于澳大利亚凯恩斯,而深圳河则可以比之新加坡河。
深圳未来应该从海上出发能够环游世界;深圳未来应该有一半市民在海上度周末;未来有一半的市民住在全海景的住宅里;未来深圳的文化设施大部分放在海上。“四湾一河”将构筑深圳未来滨海城市空间新格局,深圳将以滨海城市吸引全球的资本和人才,这是真正的深圳梦、中国梦。
王志纲
知名战略咨询专家、智纲智库首席战略顾问
打造3.0版本的滨海时代深圳
城市随着发展动力的变化而变迁,罗湖代表深圳的过去,福田代表深圳的现在,前海将是深圳的未来,“往海边去” 是深圳城市发展的主旋律。沿海岸线向东发展,惠州是深圳的延展空间,深惠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特别是高速公路的打通,现在深圳人初级阶段的海上梦是惠州提供的,惠州海域的几十个岛屿,也是深圳人休闲度假的热门目的地。沿海岸线向西发展,未来随着深圳人在产业、生活向珠江口西岸的延展,以及深中通道的贯通,深圳的发展空间将会有进一步的扩展。“海上深圳”将大有可为。
滨海城市新生活
营造深圳滨海文化生活方式,提高城市休闲生活氛围,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滨海城市。以多元、引领性产业打造不一样的南中国海岸,引领滨海度假生活时尚消费潮流。
海上丝路新枢纽
深圳应广泛对接海上丝路的国际合作,大力发展湾区经济、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枢纽,即打造航运枢纽、贸易枢纽、金融枢纽、文化枢纽,加快“走出去”步伐,加强交流合作,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作出更大的贡献。
顾新
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规划设计所所长、教授级高级规划师
关于深圳建设滨海城市的思考
深圳海洋资源的规划利用
建市以来,深圳一共围填了104平方公里的土地,这些土地已经支撑了城市各阶段战略功能发展。随着城市的发展,沿海岸线的土地价值越来越珍贵,因此对海岸区域的需求也在逐步的转变。在海水环境方面,尤其是深圳西部海域的环境容量已经严重超标。
近年来深圳做了关于海洋资源的涵盖各个层面的各类规划,包括顶层的策略机制、资源保护、功能利用和空间设计。这几年开始对海洋的保护和机制梳理的研究,包括正在进行的海底测绘、海洋资源调研、水动力研究、回填海研究、沙滩专项保护等。从深圳规划的实践来看,如果要利用好海洋,就要真正去了解海洋,站在海洋的角度来对其重新认识。
港城关系的优化发展
港城矛盾是先天性的,伴随着城市的发展,可以缓和但是不能消除矛盾。深圳的港城关系经历了几个阶段,从早期的原始小渔村到1980年代以港兴城,1990年代以港代城,到2000年后是大城大港,这个时候一方面在港口本身面临着区域竞争,另一方面交通也有很多问题,港城空间功能、职能上也有一些冲突。
从挑战来说,全球贸易格局正在重构,同时整个亚太地区港口分布密集,深圳的制造业和海运的运输地位都面临双重下降的威胁。从机遇来说,深圳的定位是南海开发的一个桥头堡,是中国与东南亚合作的一个枢纽,预计未来深圳港口的吞吐量可达到3300-3800万标箱的规模。所以深港合作意义深远,它不仅是指港口本身,而且是从大局着眼,未来在亚太地区,深港的竞争对手是新加坡、东京和上海。所以说,深圳的港城关系在现阶段可以优化,但是不能抛弃。
梁俊乾
原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市海洋局)副主任
深圳海岸线空间发展新思维
“以海定陆”为核心的海向思维
海向思维,是指从海的这一侧去看滨海空间,在掌握海洋基本特征的基础上,真正实现海的突破,使海的资源能得到合理的利用。海向思维的核心是“以海定陆”,要以海向思维来思考滨海空间的规划、开发和建设,开发中应当“以海定陆”,就是以海水水质、以海中生物特点及状态、潮汐变化特点、海底形态和生命状态、海洋承载能力、海岸形态来确定靠海岸滨海空间陆地的开发利用形式和强度。因为海洋处于低位,一旦破坏或者属性向低品质转化,难以恢复或者恢复成本巨大。
彰显深圳海洋城市特征
为什么长期以来,深圳在人们的印象中并没有海洋城市的显著特征?深圳的中心地带靠海但不具亲水性,而且水质差和长期封闭管理,人们以为不是海;已开发和利用的空间中没有充分利用海洋元素,缺乏海洋文化气息和有关海洋的地标性建筑。
今后在打造海洋城市方面还需要重视以下两点,一是在未来滨海空间的利用上应考虑打造具有海洋元素的建筑,塑造海洋城市意象;二是把海洋精神凝结到深圳精神里,深圳这座城市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城市,这些特征正是海洋文化的特征。在城市规划、城市建设中需要思考,更好地把海洋利用起来。
王才强
新加坡国立大学环境与设计学院院长
新加坡滨海和滨水城市设计的经验
滨海湾的填海与城市设计
新加坡一直面临土地短缺问题,现在国土面积710平方公里中有23%为填海形成的。填海而成的滨海湾如今已是新加坡城市中心区重要的组成部分。欧洲许多城市的规划上都可以看到城市与海、与河的关系,而这方面东南亚国家则表现得不太理想,新加坡也是在后期滨海湾的规划上才加强了这种与海的联系。
滨海湾的填海工程始于1991年,后来是贝聿铭做的整体城市设计,把整个滨海湾分成多个片区,并做系统性的城市规划,包括绿地规划、公共空间规划等。同时为了配合滨水岸线开发,规划了会展中心、酒店等大型公共设施。现在滨海湾海边都是无障碍的滨水步行空间,尺度宜人,是新加坡最具有吸引力的地方。许多节庆活动会在此举行,比如说国庆日、亮灯节、F1方程式赛车等。
城市设计中模拟测试的运用
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也做了很多模拟测试,例如对中尺度城市气候的研究,是关于空气温度、通风、室外热舒适度的研究,这是一系列针对以后如何改善环境的分析。怎么把城市设计和理性、科学的分析结合,然后向重建局做一些推荐建议。
极端海平面的模拟研究针对的是风暴潮发生后的应对方法,新加坡遭遇风暴潮的机会不大,因为四周都是大的岛保护着,通过模拟测试不同的排列和风暴潮对建筑的影响,得出一些规律以后,用在城市设计上面,这样就可以把极端自然灾害的冲力减低。
董卫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
从深圳海洋文明历史看“一带一路”战略
梳理深圳“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文化遗产
深圳城市发展应该纳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之中,前提之一是强化城市历史的研究,整理、追溯城市的海洋文明历史。从历史来看,古代中国南方人向东南亚移民的足迹,就是今天的“海上丝绸之路”。而在考古发现中,南方文明是中国海洋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夷人、越人是优秀的古代航海民族,也是携中华文化远播太平洋的主体民族。
从深圳早期人类活动的遗迹,从咸头岭遗址、大鹏所城,到屋背岭商代墓葬群、铁仔山古墓群,可以理清一条沿着海岸线延展的历史资源带。梳理深圳早期的历史文化,见证深圳作为早期中国人南跨太平洋的桥头堡的历史地位。深圳要做海上城市,就需要把这些文化遗产保护起来,形成一个历史文化轴,这可能是最好的历史证明,将来也会是有文化品位、有内涵的城市公共空间。
环南海区域的中心城市
深圳可以树立以海洋文明作为城市之源的文化观念,形成面向南海,引领城市创新的国际化城市。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在全国的地位逐步“从边缘到中心”,在环南海的所有城市中,深圳与香港是规模最大、经济实力最强的。深圳提出海洋战略非常有远见,并且应该进一步提出东南亚的战略。以深圳为中心的东南亚战略,可能对于未来推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发展会有非常大的作用。在未来南海区域的合作开发中,深圳应当发挥科技与文化创新的力量,担当起引领作用。
与新加坡国立大学设计与环境学院院长王才强教授(右)及著名战略咨询专家王志纲先生(左)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