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下午,亚琛工业大学教授杜泓谋(Max Dohmann)走进德稻演讲,在汇丰大楼331开展一场名为“环境保护的新挑战”的主题演讲。杜教授从环保概念由来、当下环境问题以及治理对策等多方面入手,为观众呈现了当下环境保护的挑战与困境。在两个半小时的演讲中,杜教授与观众互动密切,演讲结合案例,生动形象,带大家走进了环境保护的新世界。
杜教授毕业于德国汉诺威工业大学,是德国水环境保护研究的学术带头人,连续20多年领导世界著名大学——亚琛工业大学的环境工程研究所,并担任其水和废水管理研究所教授。Max Dohmann教授先后担任水质协会和国际水协会执行理事、德国联邦政府环境顾问委员会顾问、埃森水质和和水量管理研究所董事、德国水协会董事会副主席、“德国北威州水管理倡议”主席。2005年获得德国联邦政府特别颁发“一级功能功勋十字勋章”,以表彰其在环保技术研究与应用领域以及在促进中德环保合作方面做出的卓越贡献。
演讲伊始,杜教授从概念入手,介绍了与环境保护相关的几个重要概念,“环保”一词在1970年斯特拉斯堡欧洲自然保护的开幕式上被提出,而“可持续发展”一词最早出现在1980年发布的世界保护策略,如今被广泛接受的“可持续发展”概念采用了1987年以布伦兰特夫人为首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上发表的《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的定义,是指“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中国于1983年将环境保护定为国策,并陆续成立了各项环保组织和机构。接着,杜教授阐述了环境保护的四个主要领域:空气、水、土壤和气候,在早期人们对前三个领域关注甚多,近年来人们开始注意起气候领域的变化,如全球变暖带来的海平面上升等各项问题。此外,杜教授运用中国各地的案例呈现了中国当下的环境问题,比如雾霾、江河污染等,他认为,这些环境问题与中国工业化的发展密切相关,例如雾霾问题很大程度便来源于大量的煤炭燃烧。面对这些环境问题,人类社会采取了多样的治理对策,垃圾分类便是针对垃圾污染采取的策略,在此,杜教授特地向大家展现了欧洲街头的玻璃收集箱。而智慧城市则是一个更宏大的概念,它与当下城市病与未来城市发展相关,旨在解决城市发展难题、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杜教授举出城市内涝的例子,城市化带来的地表改变使得地下水蒸发减少,从而加剧了城市积水,伦敦采用屋顶绿化的方式收集雨水,而柏林则为我们展示了更全面的雨水收集案例。之后,杜教授提及了在环境问题中个人可以做的贡献,比如节约能源、垃圾分类、多用自行车和减少牛肉消费等。对于减少牛肉消费,在场许多同学表示不解,杜教授向大家解释道:牛肉的制作比猪肉等其他肉类消耗更多的水资源,因此减少牛肉消费也能节约资源的消耗。杜教授最终以自己对环境问题的一些畅想和建议结束了本次演讲。
最后,杜教授与在场同学进行了互动,针对同学提出的污水监控、长江流域治理等问题,杜教授一一做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会后,杜教授还与个别同学进行了私下交流,同学们表示杜教授以其专业视角看待环境问题,通过本次演讲收获颇丰。
南燕新闻社 文/边望之 图/刘永凯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