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努力+社会需要”成就一代学人
——专访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蔡运龙教授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蔡运龙教授于9月16日抵达深圳研究生院,为南燕学子带来了一精彩系列讲座。讲座之余,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记者高佳对蔡运龙教授进行了个人专访。
记者:蔡老师,您好!首先我代表深研院、代表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对您的到来表示欢迎,感谢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与我们进行交流。
蔡教授:谢谢,我经常来深圳的。
记者:请问蔡老师,地理学科与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学科之间的交叉体现在什么地方?我们如何把地理学的知识运用到城市规划与设计中?
蔡教授:地理学参与城市规划,与建筑学界城市规划的视角是不一样的。地理学主要从空间的角度来看城市的布局,包括城市体系、城市内部的规划设计等。它有一个空间概念,一个较为宏观和综合的视角,注重城市与周围的关系、城市内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人文地理学中强调的人的感知和行为,人对环境、景观的感知对城市规划与设计是有所启发和指导的。
记者:您从本科、硕士到博士、博士后,一直拿的是理学学位,那么具体到专业,是怎样一个研究脉络?
蔡教授:我本科读的是师范院校的地理系,不分专业,毕业论文做的是综合自然地理。后来到北大读硕士研究生,到中国科学院读博士,再回到北大做博士后,专业都是综合自然地理。当时这个学科主要包括土地类型和自然区划,主要特点是自然条件、自然因素的综合研究以及空间分异的研究。到了自己承担科研项目的时候,主要侧重土地利用的变化,关联到区域开发和可持续发展。学术兴趣上也是这样,原来搞自然地理,后来发现研究问题不管是土地利用问题,还是区域发展问题,仅仅从自然的角度考虑还不够,所以现在的兴趣也包含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还关注政策方面的内容。
我的一个体会是,搞学术研究不要画地为牢,不要限制在自己的专业背景上,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可能需要很多方面的知识。
记者:您刚刚也谈到了兴趣的问题,那么从本科、硕士到博士后除了兴趣之外,是什么促使您做了这样的选择,形成您目前的研究方向?
蔡教授:兴趣是一方面,更重要的一方面是社会的需要。包括今天我讲的许多问题都是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国家发展当中的一些重大问题,研究方向必须向这方面靠拢。所以一个研究人员,他的科研方向是社会的需求决定的,当然,要满足这个需求,必须要有自身的专业特长。
记者:我们看到您在学术方面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同时在社会许多组织和机构中也担任要职,所以想问问您是如何权衡学术任职研究和社会任职这两个方面的,您的精力主要放在哪些方面?
蔡教授:这两个方面首先并不矛盾,处理得好还可以相互促进。因为我的社会任职都是学术性职位的,没有商业职位和政治职位,所以我在组织学术活动的过程中对学术研究是有帮助的;另一方面,因为有学术研究的经验和体会,在组织学术活动的时候也比较得心应手,这是不矛盾的。
记者:那您在这个过程中一定非常多的成功经验,我相信广大学生和地理领域的研究者一定都非常想向您取取经。
蔡教授:每个人情况不一样,我倒是还没想过经验。要是让我说的话,那就是我一直比较认真,认真是一个态度,做学问很需要;另一方面就是下的功夫比较多,就是刻苦吧;再有就是我刚刚提到的不要画地为牢,不要把自己局限在某一范围内,需要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范围,观念要开放。大概是这样,不能说经验,只能说是自己这么多年走过来的一个体会。
记者:最后想问您,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您对当代的年轻学子专业学习研究方面有哪些建议?
蔡教授:现在的年轻人机会多,诱惑多,面对的现实问题也很多。你要生存、要自立,就不得不应付眼前的问题。但我希望大家眼光要长远,志向要宏大。我的成长道路也是这样,我们年轻时条件远没有你们这么好,面临的问题更多,但是总怀着理想,有雄心,眼前的问题都能解决;相反的,如果你只是看到眼前的事情,以后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
记者:我们今天的访谈就到这里,非常感谢蔡老师的支持,谢谢老师,希望老师常来深圳!
蔡教授:好的。
编后语:
蔡老师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教师教学与农民种地一样,都是为安身立命,都需要认真和努力,都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在种地的日子里读过一首叫《乡下铁匠》的诗:‘劳苦—快乐—悲伤’,‘额上淌的是老实人的汗水,他取得能够取得的报偿’;我在教学的日子里依然以这位农民为榜样”。如今有机会见到蔡老师本人,并进行简短交流,更加感受到他谦和的性格和严谨、认真的求学态度。他的话语柔润而富有力量,他的眼神慈善而蕴含着学者的锐意,平易近人,却叫人难以忘怀。
一代学者荣誉与光环的背后,一定有其付出的汗水甚至泪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多少人不计回报地献出自己的青春岁月;而在当今物欲横流的年代,常常保有一份简单求实的心,才是做学问的真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