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的试验田
海闻老师刚回国之初创办了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中心的使命是推动经济学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回国后的最初十年海闻老师主要在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进行经济学研究工作,包括举办经济学年会、出版经济学教科书以及中国经济学科研网的相关工作。研究工作有了明显进展之后,经济学教育成为海闻老师关注的第二个焦点。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工作重点在研究方面,北京大学为海闻老师提供了一个实实在在做教育的机会,他下定决心将北大汇丰商学院发展成为国际一流的商学院,并将之塑造为中国教育走向世界的典型案例。海闻老师认为北大汇丰商学院是中国教育的一块试验田。
北京大学副校长、北大汇丰商学院院长海闻教授接受中国MBA教育网采访
资助项目虽多,冠名仅此一家
商学院得到企业和个人的赞助、冠名在国外非常普遍,例如美国的Stern和Warton商学院。北京大学深圳商学院创办之初希望能够得到资助,汇丰的捐赠和冠名对商学院的起步有很大帮助。汇丰银行作为百年稳健发展的银行能够捐赠和冠名,是对汇丰商学院的肯定。汇丰银行资助过很多教育以及教育领域外的项目,“北大汇丰商学院”是第一次用“汇丰”进行冠名的学院。据汇丰银行负责人讲,汇丰的冠名是在对商学院的师资、生源以及教学水平进行细致考核后决定的,知名度和声誉是逐渐建立起来的,汇丰银行的冠名同时也提升了银行本身的社会认可度。

(北京大学副校长、北大汇丰商学院院长海闻教授(右)接受中国MBA教育网采访现场)
为深圳经济发展预备人才
放眼深圳的将来,高等教育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海闻老师 谈到在美国加州读书和教书的经历时,他说:“加州当时并不被看好,大部分居民是暴发户。加州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加州高等教育在美国独树一帜,对经济发展也起到了推动作用。当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高等教育一定要跟上来,只要勇于朝正确的方向发展教育,在 关键时期教育很可能会发展的很好。汇丰商学院经过9年的发展确实对深圳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好 的推动作用,尤其是深圳要转型升级,要开展高端的金融服务业,这一刻,汇丰商学院已经提前为之预备好了所需人才。”
国际化、基础扎实、责任使命
北大是一所比较自由的学府,办学方式以百家齐放,相互促进为原则。北大深圳研究生院是北大的一所校区,尽管本部与深圳研院的学科部分相同,但是由于区域上的差异所以并不冲突。作为新办学院,北大深圳研院既要传承北大本校精神,也要有所区别。
谈到如何办好北大汇丰商学院时,海闻老师说道:“第一,要有差异化。北大汇丰强调国际化,全日制的教学课程全部是英文的,师资队伍是国际化的,学生来自三四十个国家也是国际化的,如果学生想选择一所国际化的商学院,那么汇丰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第二,理论功底要扎实。北大的学风是“厚基础、宽口径”,作为77级北大毕业生,我见证了老教授们是如何传承北大的学风。目前,中国处于浮躁的时代,对于北大学风的传承我并不看好。部分学生进了学校就希望早点毕业,有很多人来北大是为了得到文凭,并没有考虑好好读书。汇丰商学院强调理论功底和专业知识的训练,北大汇丰的学生需要有 正确的学习态度,所以我们对学生的管理比较严格,重视理论的培养,全日制MBA一年半之内是不被准许在外实习的。当然,商学院也需要培养“宽口径”的学生,我们强调学生必须要掌握一些专业外的知识,学管理的需要 学一些金融知识,学经济的需要再懂一些管理知识;第三,责任使命。在纪律上汇丰商学院的要求比较严格,商学院的目的是培养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精英,而不是仅停留在加薪升职的层面上。当年北大的创办就是为了图强,今天中国处于转型期,将来处于世界经济的领导地位也是可见的大趋势,北大的学生需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有些MBA学生比较看重人脉和交一些商场的朋友。这没有错,我想说的是朋友圈子是奋斗的自然结果,不需要刻意追求,当你有一个目标去奋斗的时候,一批志同道合的人就是你最好的朋友,当大家都有这种理想的时候,那么,一个高端的朋友圈子就呈现出来了。”
国际与草根的结合
谈到如何办好国内商学院时,海闻老师 说:“中国商学院首先需要了解自己的使命,国外商学院关注更多的是个人发展,国内商学院常将梦与使命结合起来。尤其是北大,在追求国际化的过程中,仍然强调保留中国的特色,强调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而说教式对于社会责任和使命感的教育是行不通的。其次,商学院需要考虑能为中国的民营企业做出哪些贡献,若说“洋”汇丰商学院是国内最洋的商学院,若说“土”汇丰商学院也是国内最土的商学院,商学院教学与实践深入到民营企业 当中去,部分商业模式课程考虑民营企业家的需求而设立,非常具有针对性。很多商学院未必喜欢做一些“土”的事情,认为太过低端。而汇丰商学院在考虑本土的同时,也保持高端的教育发展。汇丰商学院的使命之一是对中国民营经济的贡献。最后,汇丰商学院不是纯粹的国际学校,不仅学习国外的办学优势,同时也输出中国这一大品牌。汇丰商学院也是向国外展示中国的一个特殊平台。我们不应在学习别人的优势时丢失本土特点和忽略本土需要。”海闻老师强调,商学院需要将国际与草根民营企业结合起来。
光谈改革是不够的
对于媒体的评价,海闻老师认为自己在经济学界的声音不多,谈到对中国经济与教育的影响并没有媒体所表述 的影响力。海闻老师认为自己是一位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学者,他讲到“我不为上,不去迎合高层,我也不为下,不随意顺从大众观点。经济学有独特的规律,并不根据人的意志而变化。”海闻老师举了一个人民公社制度的例子来更清楚说明独立思考的重要性,“人民公社制度是吃饭不要钱的,90%的老百姓对此制度表示赞成,但是长远来说此制度对人民不利,经济学家教育者需要独立思考,不应只为富人或者穷人服务,经济与教育是为整个社会利益最大化服务。”在教育上,仅讨论改革是不够的,海闻老师更希望能够亲力亲为,把北大深圳研究生院做成一个具体的、可见的案例。张口谈改革容易,实施起来并非易事,海闻老师起初的设想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障碍,但是海闻老师并没有气馁。海闻老师强调解决问题是需要时间的,他说邓小平当初搞改革,并没有停留在纸面上,而是实实在在深圳搞了一个特区,特区的成功 给大家做一个榜样,不足的地方则是大家的经验教训。所以改革若只停留在纸面上只能是纸上谈兵而已。
眼界、勇气、信任
当谈到汇丰商学院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难题时,海闻老师说道:“内部的体制和机制以及一些人的理念和个人利益是创新发展的最大障碍。”许多规定虽已十分成熟,但是大部分是为了防止出错而制定的,怕出错即会阻碍创新,突破这些有“保护屏障”的障碍并非易事。美国康奈尔大学校长讲到:“汇丰商学院的成功依靠的是“Leader”的眼界和勇气。”眼界即是判断对错的能力,勇气则是坚持做对的事情。每一次领导做决策都是有风险的,必定会遇到不同观点或者反对声音。在海闻老师创办汇丰商学院之初,也有人说北大汇丰商学院会造成品牌混乱,但是海闻老师面对诸多质疑并没有放弃当初自己认为正确的选择,今天汇丰商学院的发展也证实了海闻老师当初正确的决策。在创新的同时,获得信任是非常重要的,谈到信任时,海闻老师说道:“当初我很希望得到有关部门的信任, 很多事情没有做,只有根据以往的经历来告诉别人我能做好这件事情,这就需要信任,否则北大没有理由让我来负责北大深圳研究生院。获得信任,也是最大的挑战之一。”
谈到国际认证,海闻老师说:“汇丰不仅拥有国际认证,而且目标是超过国际认证的标准,通过10至20年的发展建立一套完整、效率、有助于创新的机制。中国经济、体育在世界都拿到了奖牌,高等教育也 是时候在世界上摘得几块奖牌了,北大汇丰商学院正是顺着历史潮流,希望在不久 的将来在世界顶尖商学院行列中出现北大汇丰商学院的名号。”

(北京大学副校长、北大汇丰商学院院长海闻教授(右)与中国MBA教育网记者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