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正是深圳繁忙的开学季,位于南山区西丽大学城的北京大学研究生院迎来了一批与众不同的学生——69位国际留学生,这些留学生们来自世界上的30个国家,他们无不透露着兴高采烈的神采。他们的到来宣告北大深圳校区所有在校留学生数量已达110名,向着建设世界一流国际化校区又迈了一大步。
8月21日上午是报道时间,留学生们陆续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指示下来到H栋行政楼办理新生注册。在报名现场偌大的会场里,已经竖起了七个服务台,分别标注了1-7的阿拉伯数字,代表的是注册要先后进行的七个步骤。为了更好的服务留学生,深圳研究生院特别安排的一站式服务,并有高年级的留学生担任志愿者,协助留学新生办理相关手续。


来自德国的George已经提前到了好几天,他早早的来到报名点,当记者见到他的时候,他正主动帮其他留学生拿行李、解释问题,俨然半个志愿者。这已经是George第四次到中国了,他曾经去过桂林、上海、苏州和深圳,这些旅游经历使他意识到中国是个充满了活力的国家,坚定了他想在中国读书的打算。他申请的是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管理学的研究生,学制长达两年。相比起欧洲普遍一年制的研究生教育,着实显得漫长。但George却认为这恰是汇丰商学院的优势,在确保教学质量的同时,还能使留学生们更深入的了解中国。为了能适应留学生活,开学前他还专门去北京语言大学进修了6个月的中文。他的中文现在说的已经非常流利了,甚至可以写不少汉字。但是George表示,目前为止他的中文还没派上什么用场,因为汇丰商学院的课程都是全英文的,这里的老师与学生都能说一口流利的英文。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一直致力于创建“世界一流国际化校区”,吸引留学生前来学习交流一直是学院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汇丰商学院和国际法学院均采用全英文授课,并提供经济学、普通金融学、数量金融学、管理学等热门商科专业,以及美国法J.D.和中国法律硕士等特色法律专业。优秀的师资队伍也是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建设国际化一流校区的重要保障,汇丰商学院和国际法学院的海归和外籍教师比例均达到95%以上,聘请了来自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康奈尔大学等国际知名大学的教授学者,已在全世界打响了名号,得到了留学生的青睐。
自2009年第一次录取留学生以来,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的留学生录取数量逐年攀升,每年的增长率都超过100%。2013年汇丰商学院共收到156份申请材料,对比去年同期72人申请,增幅达到110%。按照北京大学副校长、深圳研究生院院长海闻的构想,在不远的将来,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的各个子学院都将录取留学生,并采取双语教学,将“前沿领域、交叉学科、应用学术、国际标准”的办学理念进一步践行和推广。
George对汇丰商学院的办学理念表示很赞同,他认为留学生普遍具有良好的语言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国际视野,能与中国学生的刻苦扎实、稳重内敛形成良好的互补。George希望将来留在中国创业和生活,而进入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是他真正叩开中国大门的第一步,这里能提供给他良好的人际资源和关于中国的商务知识。
同样来自德国的Maria是汇丰商学院招收的第一届国际交换生之一,她是个金发碧眼的姑娘,在来深圳之前曾经去过韩国和日本,从此之后对亚洲文化非常着迷。她在德国的大学与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签订了交流协议,按照协议,所有交换生将在深圳学习6个月,可以选修金融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的任何课程。Maria说,此前汇丰商学院每年都会派中国学生去德国和其他国家交换,但是这是第一次由中国的研究生院接收外籍交换生,于是她第一时间报名参加。据Gretta老师介绍,汇丰商学院已经与30所大学开展了交换生项目,认证工作进展顺利。国际法学院目前交换项目也达到12个。今年汇丰商学院一共招收了10个外籍交流生,国际法学院招收了8个,大部分来自德国和丹麦等欧洲国家。今后还将扩大交换生规模,不仅要“引进来”也要“走出去”,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
为了方便留学生的申请、注册和尽快适应深圳的环境。深圳研究生院制作了《国际学生手册》,全面汇总了留学生从入学前、到入学后的重要规章制度与服务指南,并设置了外籍行政员工帮助留学生处理VISA和入学手续等文件。来自美国的外籍行政老师Gretta在忙碌地给留学生们办理文件和解答问题,忙的午饭也没顾得上吃。据她介绍,在报道之后,学院还组织了专车带领留学生去宜家购置家具、办理校园卡、公交卡、参观深圳景点等。
一天的新生注册结束后,留学生们按照学校的安排,参观了校园,他们纷纷表示对北大深圳校区的国际化程度感到惊喜。公告栏的通知、海报,路边的路标和指示牌等都是清一色的双语标示,所有的行政老师也都普遍采用双语办公。学生宿舍区还提供了赛百味、纽约披萨等西式食品,即将投入使用的汇丰新大楼还设置了星巴克咖啡等休息区。
“没有一所世界一流大学只是本国人在工作和学习的”,海闻副校长在每年新生进入南国燕园时,都会反复强调把北大深圳研究生院创建成为世界一流的国际化校区的梦想和目标。他认为,国际化一流校区最简单的标准是:世界上最好的老师愿意到这里来工作、最优秀的学生愿意到这里来学习。在他看来,无论是汇丰商学院、国际法学院,还是整个北大深圳研究生院,目前都像一架处在起飞中的飞机。而身负使命的北大人更应该用开阔的眼光和心态看待世界文化,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这是北大的要求也是时代的号召。
文: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