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燕新闻

首页 > 南燕新闻 > 正文

提高学生工作专业化水平 助力国际化校区建设——我院2012-2013学年度学生工作研讨会顺利召开

2013-07-01学生工作处

 为提高学生工作专业化水平,助力国际化校区建设,6月28日下午,我院隆重召开2012-2013学年度学生工作研讨会。院学生工作处及各学院的学工老师,全体班主任及部分学生代表共聚一堂,畅谈经验,分享心得。北京大学副秘书长、深圳研究生院党委书记白志强教授,院党委副书记、学工处处长安晓朋,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于长江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学工处副处长、院团委书记罗碧芳主持。
    研讨会伊始,安晓朋老师向大会做了专题报告。她首先代表学工处向新加入学工系统的各位老师表示热烈欢迎,并强调举办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和学生工作研讨会的重要意义。紧接着,她从学工队伍建设的国内外背景及现状出发,深刻指出职业化和专业化是学生队伍建设的必然方向,而能力和经验不足、精力不足以及动力不足成为制约当前高校学工队伍建设的三个瓶颈。最后,她结合深研院学生工作实际,提出一方面要加强学工队伍理论平台建设,以今年编纂的《南燕学工论丛》为起点和契机,不断推动南燕学工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另一方面要继续完善学工队伍的培养和发展机制,通过培训、学习和国际访学等多种形式,努力建设与一流国际化校区相适应的学生工作队伍。


                                    (会议现场)

                                  (白志强教授讲话)
            
                   (院党委副书记、学工处处长安晓朋作开场发言) 
                     (会议由学工处副处长、院团委书记罗碧芳主持)
  专题报告结束后,院学生工作处、各学院的学工老师和部分学生代表围绕五个版块进行了主题研讨和经验交流。学生工作处韩波老师和2012级社会学党支部书记常长长围绕党务工作版块,分别以“扁平时代与异地办学条件下的高校党务工作思路创新”和“坚持三个引领,创设六项机制,构建人人参与的支部氛围”为主题,探讨了他们对深研院学生党务工作和学生党支部建设的看法。
    在校园文化建设主题研讨中,院团委兼职副书记、人文学院学工老师陈娇娇从学生们收养小鸟的一个温馨故事谈起,分享了她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真切思考;院团委兼职副书记、汇丰商学院学工老师孙际则图文并茂地展示了过去一年内南燕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和成果,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结合就业指导主题,院团委副书记刘兴隆老师先后介绍了就业的相关概念,就业手续办理流程和2012年深研院毕业生就业状况,并对就业政策进行了的解读;在此基础上,国际法学院学工老师朱琳分享了国际法学院2012-2013学年度开展就业工作的经验、方法和成果。
    最后是心理健康教育版块和学生资助工作版块的研讨,学生工作处王东美老师和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行政办公室潘乐文老师从研究生的心理特征出发,分别分析了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及研究生群体价值取向;学生工作处王锐老师形象地分析了当前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现状和学生贷还款中的诚信问题,并就如何改进深研院的助学政策阐明了看法;环境与能源学院学工老师蒋艺则对比分析了北大深研院和本部的勤工助学工作,为改进深研院的勤工助学方案提供了借鉴。
    主题研讨和经验交流结束后,北京大学2012-2013学年度优秀班主任代表和优秀德育奖获得者先后分享了他们的工作心得。“可以通过班会、学生信息登记表和班级活动等多种形式和途径,充分认识和了解同学”、“做好班主任,要有五心:关心、细心、耐心、虚心和责任心”、“班主任要珍视和学生们的情谊,增强学生们的安全感,乐于和善于与学生沟通”、“以参与者的心态从事班主任工作,体验收获与感动”、“用科学的办法选拔学生干部”、“处理好班级的敏感问题和复杂问题是工作的关键”……来自国际法学院的张趁利老师,信息工程学院的卢志明老师、李大刚老师,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院的赵亚波老师,环境与能源学院的冯凝老师,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的郭凤清老师,先后走向报告台,温情回忆他们在班主任工作岗位上的收获与感动,畅谈他们在工作中积累的宝贵经验。

                (学生代表、2012级社会学党支部书记常长长同学发言) 

                    (汇丰商学院孙际老师作学生工作专题发言)

              (年度优秀班主任获得者国际法学院张趁利老师发言) 
    年度优秀德育奖获得者于长江也分享了他对学生工作的独特见解。他用一句歌词“如果没有青春热血的我,谁来点燃时代的火”来阐明青年人朝气蓬勃、激情四射的群体特征,并指出开展学生工作既要善于保护学生们的热情,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又要潜移默化地做好思想教育和观念引导工作,让学生们实现挖掘潜能和健康成长的统一。他以人文学院研究生会改革为例,提出要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他还特别指出要梳理好研究生会、党支部、团支部和班委会等各级学生组织的关系和责任划分,促进校园文化建设良好有序地运行。

            (北京大学年度优秀德育奖获得者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于长江老师发言) 
    院优秀班主任代表和优秀德育奖获得者发言结束后,白志强书记和安晓朋老师为新聘任的班主任颁发了聘书,并鼓励他们在新的工作岗位上把握全局,服务学生,用心工作,勇创佳绩。

                 (白志强书记与年度优秀班主任及优秀德育奖获得者合影 )

                        (白志强书记为下一学年度班主任颁发聘书 )

                      ( 安晓朋老师为下一学年度班主任颁发聘书 )
     研讨会最后,白志强书记做了总结讲话。他强调,作为“独生子女的一代”正处于关键成长阶段,这一代学生群体普遍具有较强的个性特征,因此,开展学生工作首先要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们认清自我、找准定位、扬长补短、趋利避害,从而全面发展。针对工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他指出,“心底无私天地宽”,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爱是开展学生工作的根本源泉和最大动力,而提高专业化水平是推动学生工作迈向新台阶的关键;应用性研究是北大深研院的发展特色,要注重提升深研院广大学子的应用意识和实干意识。他还强调,要发挥党组织在学生群体中的领导核心作用,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引领学生们不断进步。最后,他动情地说:“青年是未来,人才是未来,学校将青年培养成为人才就是培养未来!让我们着眼于祖国和母校的未来发展,以创业者和主人翁的姿态从事工作,注重积累,全心全意,为把深圳研究生院建设成为北京大学坐落在南国深圳的世界一流国际化校区而奋斗!”   
                                                      (会后集体合影)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