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燕新闻

首页 > 南燕新闻 > 正文

信息工程学院十周年院庆系列活动之“信息技术与科技创新”论坛成功举行

2012-12-07信息工程学院

 12月5日下午,北京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十周年院庆系列活动之“信息技术与科技创新”论坛在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771研究所沈绪榜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高文教授及北京大学校长助理、211/985办公室主任李晓明教授在本次创新论坛上就信息技术发展与科技创新分别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论坛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副院长吴云东教授主持。

   (吴云东院士主持本论坛)

   (沈绪榜院士做学术报告)
    中国科学院院士沈绪榜教授为论坛作了题为“粗粒度时空计算技术的思考 (高性能通用芯片技术的思考)”的报告。沈绪榜院士不但为在场师生们介绍了多个领域的科研历史沿革,还讨论了目前最前沿的矩阵运算、软硬件结合、量子制造技术、生物制造技术以及未来技术应用的发展方向,并着重启发同学们去领会科技创新的思维方式。报告后,同学们纷纷表示获益匪浅。

   (高文院士做学术报告)
    随后,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文教授为大家作了题为“面向智慧城市的音视频编码和视频分析技术”的报告。报告介绍了“智慧城市”的理念、视频监控面临的技术挑战、视频编解码技术和AVS视频国家标准的发展历程、面向监控视频压缩的视频编码标准,以及面向监控视频分析的视频编码标准等重要问题。高文院士的报告结合了前瞻性眼光与鲜活的实例,同学们提问踊跃。高文院士对问题耐心做了解答。

   (李晓明教授做学术报告)
    北京大学校长助理李晓明教授的报告题目是“大数据与小世界——走出一条科学研究的道路”。 报告以社会心理学家Milgram的小世界实验为引子,揭示了如何利用当前在线社会网络大数据进行社会计算相关信息数据挖掘的研究方法、原理和应用。通过一个1967年Nature上的一篇经典研究“六度分离理论”的研究发展历程,为同学们寓于生动地概述了一项科学研究怎样从最初的前提假设、经过具体实验搭建和数据分析、归纳发现自然规律(重点是确定模拟模型的参数),到最后验证之前的假设前提,得出有说服力、可靠的研究成果的整个研究过程。报告贴近同学们的日常生活,启发性强,整个报告过程气氛轻松愉快,同学们提问踊跃。
    论坛结束后,参与论坛的专家学者们还与同学们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热情回答了他们所关心的问题。通过此次论坛,不但增进了同学们对目前信息科学技术创新趋势的了解,也为他们在日后在科学研究中带来了新思路、新启示。
(供稿:靳伟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