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首页 > 专题报道 > 正文

毕业季专题#选择#博士高翔宇:我觉得很幸福

2012-06-18南燕新闻社

记者:徐嫩羽

“梦想让人热血沸腾,但不是每天都让你热血沸腾,肯定会有苦、有磨练,但理想摆在心里,而不是摆在口上。”高翔宇这么形容读博的路。

三年前,高翔宇研二,有选择硕博连读的机会,面临一年后就业或是读博的选择。那是在受经济危机影响的2009年,就业形势并不好。高翔宇对学术很感兴趣,并且有机会跟从朱跃生教授研究喜欢的方向(网络信息安全方向),权衡再三,他选择了读博。

他以前没有想过读博,博士阶段对学术研究的要求比硕士阶段高很多,要求不停地学习数学、读文章、写文章。这样的突然转换让他适应了好长一段时间。

博士生活十分辛苦又带有挑战,昼夜连续转,视野更广泛,研究更专业。高翔宇觉得,博士生活的特质决定了一个人是否适合读博,兴趣是读博的必备品,“读博士前要想清楚,你的动力是什么,如果你对未知领域充满好奇,你适合读博;如果你只是想升官发财,这条路并不是很合适。”

他认为,博士就意味着学下去、做下去。在这过程中,专业知识、未知领域的探索欲望十分重要,“最好是对未知特别渴望的人,特别适合读博”。高翔宇把自己归为中流,他对学术挺感兴趣,但有时候也会迷茫。在读博期间,他在香港交流两年。香港的研究偏重理论,跟产业链接轨较少,有时,他会对自己打一些问号,觉得自己做的研究几乎是纯数学,越来越接近理论,离实际越来越远。他开玩笑地说:“如果说现在实际正在发展3G网络探索4G的话,我们的一些研究得到10G网络才用得上。”除了理论性强带来的迷茫,另外的困难主要来自科研层面。做科研时,细节上遇到困难是常有的事。对一个学术发现,首先得说服自己,再说服别人,这个过程便是不断地试错和改正的过程。

理论研究、科研进步总是很慢的,必须耐得住寂寞,而这同时,又会受到出成绩的压力。高翔宇说,大部分时间学习很辛苦,科研压力逼迫自己努力拼搏。高翔宇介绍,在这个科学非爆炸性发展的时代,除了少数大牛能够做出特别大领域的突破,大部分博士的重点是对学术研究的细枝末节处进行补充。

即使是细枝末节处的补充,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这之前,先要学习别人的论文,模仿别人的研究工作,再进行信息挖掘,找到自己的研究点。刚开始阅读国外文献的时候,高翔宇遇到很多不懂的地方,尤其是专业名词,常常一周只能看一篇文献。经过两年的锻炼,高翔宇阅读国外文献的速度与阅读中文一样,现在一天看十几篇文献。重复别人工作的过程很磨人,但很有收获。因为只有重复了别人的工作之后,才知道别人工作的优缺点,才知道下一步的创新和改进要从何做起,而这更是难点。虽然大部分时候只是迈出一小步,对学术界对社会的震动不是很大,但他认为,获得不一样的知识就会让自己开心,“如果发现了新的研究思路,就会很欣喜,当了学生很多年,常常学习别人,读博的时候终于可以自己探索了。”

高翔宇的本科同学经常语重心长地劝他说,“你到企业工作,单位不看重你的学术研究,你那么认真干什么呢?”同龄人都踏入社会了,读博的人会或多或少受到外界的压力。很多博士面临延期,看着周围同学一个一个买房买车结婚生子,很多博士都会面临一些困扰。

前有出科研成果的压力,后面又要面对现实生活的压力,一些人坐不住了、心态着急,有的同学很后悔读博,大把大把地掉头发。高翔宇也纠结,“不是一天两天能想清楚,打击多,经过很多历练。”

一次又一次的精神磨练,一次又一次的问号,一次又一次的说服自己,高翔宇的心态更稳定了,他慢慢形成了这样的价值观,既然读博,就要有科学家的心态,“必须沉得住气!要抗住!不经历风雨,哪里有彩虹?”高翔宇很赞同默顿对“科学家团体”的精神要素归纳,“科学家团体是以心中荣誉感、以贡献获得满足的,而不是以挣钱。”高翔宇对挣钱看开了,在学术的道路上坚持下来、走下去,使他获得了成就感。

“Doctor Gao, Doctor这个称号跟在名字上,是一辈子的,我觉得是一种成就。”

他觉得,科学家能够改变世界,是世界上最好的职业之一,对未知的追求让人骄傲。而如果进公司、提前赚钱,更多的是一种物质上的满足。他觉得,博士阶段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忧虑是暂时的,没准将来也会有好的收入,但读博如果以收入为目标,则得不偿失。“北大学生应该有更高的心气,磨练自己、改变社会、改变世界。”虽然读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高翔宇一点都不后悔。

也有人不适合读博的路。高翔宇有一位非常优秀的师兄,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科专业。他梦想从事实践工作,也很适合创业,但在博士阶段,他的研究非常理论化,做的都是纵向的研究,结果离梦想就越来越远,觉得十分后悔。高翔宇认为,有一些同学如果想创业,硕士毕业创业就是一个好选择。

高翔宇喜欢把自己的研究联系到人生,他觉得人生就好像一个多天线的通信系统。 “人都是多维度的,因此两个人很难比较,大家各有长处和短处,得到的资源都有付出的代价和隐性成本。得到都是有付出的,即使乔布斯很成功,也以牺牲家庭时间为代价,所以都得看机会成本,看个人看重什么。”

“搞科研以后,在吃的起饭的前提下,很多旁的东西都是无关紧要的,人生就像是龟兔赛跑,即使这一站跑得慢了,也许积累了更多的东西,在后来的日子里爆发出来。”他认为,一个人搞科研的过程中即使读博用了很多年,但也许贡献超过了其他人,这就很有价值。有些人类学的学生,必须读十几年书,并且深入实地考察,很多都是女生。“就算你四十几岁毕业,但你积累得更多,就会在后面的日子里走得比人家快。”

今年,高翔宇结婚了。他的妻子是他在北大深研院的硕士同学,现在正在香港中文大学读博。高翔宇觉得她很适合走学者路线,“她很坐得住,沉得住气,读博就像船进入水中一样。”

再过一年,高翔宇就要博士毕业了,他现在准备冷静下来想想,接下来,也许进入企业,也许继续留在学术圈。读博就像工作,博士毕业就像换工作,“很多事情不在于什么时候开始,不能急功近利。”他讲了一个他师兄的故事,毕业后在高校当讲师,工资才两三千,与去企业的同学工作差距很大,但过得很快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