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首页 > 专题报道 > 正文

毕业季专题#选择#你,就是选择

2012-06-18南燕新闻社

记者:王南南

我说我的,不忽悠谁

在个人的认知阀范围内,我想不到还有哪个字眼比选择这样的词语,更让人抓狂,因为它几乎涵盖了一切。从早上睁开眼到晚上闭上眼的一天内,或是到永远闭上眼的这个时间过程内的所有事情,其实都可以用“选择”做关键词,甚至都是由选择所建构的。就个人而言,是选择挣扎着起床还是继续结结实实的趴着?是我每天必须面临的第一个选择。往高雅了说,英国那个姓哈的外国王子自己嘀咕的“活着还是死去,这是个问题”,也只是一个很“文艺”的选择问题。

你想说些什么话?愿意和我一起走,还是去选择他?如何进行职业选择?还有,你想选择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我叙述的这个话题?诸如此类,我可以这样一直列举下去。但我不选择做一个呶呶不休让人厌烦的话唠,因为我希望你继续看下去。是的,无穷无尽的选择问题,有的琐碎,有的忧伤,有的壮烈,有的是在忽悠,有的是一种无奈,有的选择让人瞠目结舌,有的则让人哭笑不得。

在生活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里,选择是有模式的,或是说大部分选择都是可以依照惯性在无意识中自发的进行的。人类的智慧进化乃至诸多文明和财富,都可以看做是在这种情况下,不断按照重复的选择模式而呈现出来的积累和沉淀。

但还有一种状况需要留心,当你自己认为或是有人告诉你,在某件事情上,你无需选择或是无法选择的时候,你一定要谨慎。因为这个境况下,其背后往往可能存在两个未言明的原因:这要么是因为个体或群体出于某种目的或是功利,为逃避选择而作的选择;要么就是有某些人或是某些力量在试图去剥夺你的自由,试图支配你的自主性。历史和现实中,有很多人口口声声强调自己的高风亮节,又私下做着为虎作伥的勾当,并且能挺直腰板哭诉自己是被形势所迫,没的选择。这是前一种状况。而在今天,后一种解释,则更是无处不在的,甚至已经到了让人触目惊心的田地:总会有很多虚伪的声音,或是以描述人间天堂的华丽腔调来诱拐你就范,或是直接用各种手段来恐吓威胁人们去附和。任何一个独立自我,渴望做一个理性自主的个体,不愿意“被别人生活”的人,都尤其应该对此保持警惕。

面对生活,有人选择野心勃勃,斗志激昂;有人选择平静淡泊,谦逊温和;有人选择威武雄壮,大义凌然,有人选择明哲保身缄默不语;有人选择为虎作伥,充当无骨无颜的奴隶,有人选择做为民请命血荐轩辕的先驱;面对历史,有人选择盲目遮掩,自抽耳光来自欺欺人,有人选择随声附和去讨别人个欢喜。说的主观些,大致分为两类:有人靠犯贱在行走天下,有人则靠赤诚勇闯天涯。

选择是一种生活方式

多次尝试对这个话题进行一些叙述,但是当放弃有点插科打诨的态度,准备仔细掂量这个话题时,就会发现这是一件棘手的差事。你只要对这个话题稍加深入,就会发现无意中已经切中了诸多学科的元命题。在哲学语境中,选择往往是关于这样的终极问题:个体能进行选择吗?选择对象与选择者之间的交互状态如何?选择之后的个体该何去何从?在心理分析学的话语中,选择可以这样来被质疑:你确定这样的选择是基于个人理性的判断?选择背后的心理基模是如何建构起来的?选择过程中的认知和判断是否明晰? 所以指望在这一点上说出什么让人警醒的话,是极其困难的。

选择是一种生活方式,有时候很残酷。在余华的小说《活着》中,主人公经历了我们能想到的各种世事变故,和我们还无法想象的人间悲苦。最后老人在亲人全部都去世后,一个人,在田野上,赶着老牛唱着歌的场景,让我满眼泪水,内心充满愤恨和惆怅。该去诅咒什么?好像诅咒什么都可以,却又都不对。我不是只会拿小说来说事,现实往往比小说更激烈和夸张。当我们走出狭小的自我,去看这个社会的时候,总能看到和听到很多悲惨的故事,有人对此会欷歔不已,有人则点评一句可恨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有人则麻木不仁匆匆走过。我想到的是,选择,有时候真应该看做是一种奢侈或是幸运。因为并不是所有人可以拥有选择的空间,不是所有人都能幸运的掌握选择的机会。而拥有选择余地的人,应当看到,你所有的往往是别人没有,每一个选择都值得好好珍惜。

选择是一种生活方式,有时候很优美。在东晋历史上,曾经有一个小故事非常有趣。有个大户人家要在诸多青年才俊中选贤婿。因为是女方是大户人家且才色双绝,所以一群青年人无不卯足了劲仔细打扮一番,力争表现得体优雅,以求得雀屏中选。女方家人在院子里把诸位才俊一一看过,忽然在东边走廊下看见一个青年人,懒散腆着肚子,躺在竹床上睡觉。遇到这种场景,总会让人觉得这个人没有风度教养,而且明显是对女方不够尊重,不把选亲这件事严肃对待。但女方老爹当即拍板决定绣球就是这个人了!众人当时肯定一片哗然:此等好事怎么就便宜了这混小子?!历史告诉我们,这个东床袒腹的年轻人是后来我们所知的神人王羲之。王书圣的老丈人是如何破除表象迷惑,直接果断拍板,最终敲定了绩优股,后人不得而知,只是揣测。而让后人馋涎不已的魏晋风度,在选择上的这种真性情,不会让人觉得矫情镇物,而是充满了高士的优雅。

选择是一种生活方式,有时候很枯燥。很多朋友曾向我抱怨说选择很无趣。试想下,出生首先是没得选择的,在长到学前年龄的时候,大家都被送进了学校,于是在接下来的十几年的生活轨迹成了“不是在学校 ,就是在去学校的路上”。我们穿一样的校服,念全国统一的考纲,遵循同样的作息时间,不同的只是零星的插曲。然后毕业,选择差不太多的工作,找个差不太多的人结婚,买个差不太多的房子,熬着差不太多的年头,最后退休,然后差不多也就该交待这一生了。我这是要反体制吗?是在故作姿态,博人眼球吗?我只是选择一种极端的方式来说明选择的枯燥。当你觉得自己的爱情故事荡气回肠,凄美深远时,你应该知道所有的感情故事中组合要素都大致一样,不同的只是各要素的分量而已。当你做了一件自己认为已经突破老套模式,不落窠臼的事情时,其实你也只是从一个大众化的模式奋力跳进另一个模式中。如果一直以这个语调去讲述选择的问题,最后只能走入虚无主义。所有分析到此就先搁置话题,我想说的是,常常用这种眼光来回顾或是展望下自己的道路与选择,会给我们提供另一种认识视角,也可能会让我们更加看清楚自己。

选择是一种生活方式,能带来愉悦也能带来焦虑。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抱怨的事情,以选择为标准来区分,大致也可以划分为两类:因没有选择而焦虑悲愤,因选择太多而莫衷一是。

关于选择的康庄大道

在今天,我们这个青年群体中,很多人因为选择而悲愤焦虑。社会的流动性降低,利益集团垄断社会的上升空间,这种现象是存在的,紧接这种存在的逻辑是:如果不是富二代或是官二代,没有足够卓越的家庭背景与人脉,那么在当今社会中,个体的选择就真的会受到很大的钳制。人生的路啊,难道真的要越走越窄?我们难道真的要放弃曾经很美好的理想而变得犬儒或庸俗,而任由生活所驱使,在随波逐流中被慢慢销蚀?难道真的就只能束手无策,在无力感与焦躁的循环中任由自己被时代的洪流裹挟?这个问题谁能给出一个具有普适性和可操作性的答案?

这是任何一个人都要去回答的问题,尤其是对于指望逆袭的X丝们。简单说,其本质就是没有足够的选择资源时,我们该怎么办。不论是否意识到这个问题,事实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应对方法有自己的答案,而这种应对和回答的方式将延伸出个人的发展道路,并发展出相应的个人特质,任何人对此都没有给出一个恒定标准的资格。所以,对于这一点,我也只能说说自己的看法。

青年人觉得没有足够的选择,其实是一种常态,即使在那些看起来很美的黄金时代中。我们所处的时代,不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但也不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数千数百年来的每个历史时期,每个人,尤其是青年都会面对这个问题。所以我总有这样一种意识,即我个人现在所面临的所有的问题,不论古今中外,基本上每个人都遇到过,或是曾经遇到过,在历史长河中,没有谁是绝对存在于方外的。面对这样一种局势,过多的情绪会显得矫情并左右原本应该清晰的思维。事实上,正是在这种局势下,每个人才有了选择的多样性,选择也才有了价值,个体的多样性和多元性才得以彰显。面对不尽人意的局面,你可以选择顾影自怜做一副“伤不起”的姿态,也可以选择回避隐遁放浪形骸,也可以选择歇斯底里哭天抢地,也可以选择让自己奋力迎上去…… 总之,你所作出的选择会塑造出你自己。

面前有多个可能性,但不知做何取舍则是人们面对选择时的另一面状态。很多智者对这种状态给出的处方是去聆听你自己的内心。这句话现在很时髦,很多大牛和取得巨大成就的人,都很信奉这句话。我自己听到别人对我讲过,当然自己有时候在故作姿态和安慰别人的时候也经常用这个药方,但却从来没深入分析和理解过。以至于很久一段时间,我认为这就是一句空话,是一句听起来带几分神秘和超脱,但丝毫没什么指导性的口号。

一方面,在伦理学的论述中,人的确是面临很多选择困境的,这也是人类悲剧的最大来源。我很悲观,总认为很多选择问题,人类无法给出一个客观上绝对胜出的答案。关于这一方面的讨论到此就得按下不表了,要不真的会使纠结无法休止。另一方面,选择是否顺从内心,我称之为处方或是一副还不错的药物,原因在于它能给个体一种自主的价值和作为个体所需要的和谐感,正如他人曾说的一句话“这使世界不再充满对立的冲突,而成为一个可以安心居住的世界”。

因为莫衷一是而无法选择,背后往往会有两种潜在的动机:逃避自由和拒绝责任。关于这两种动机的论述,精神分析家弗洛姆和卡伦•霍妮都有专著进行细致描述,我不赘言,只说说自己理解。因为进行选择的前提之一是个体要有独立和自由,否则选择只是一种变相的强迫。在人类经历启蒙之后,开始认识到个体的存在价值,开始动用自己的理性来进行抉择时,选择才可以称之为选择。但是选择往往意味着后果需要自己完全独立承担,这是主体独立的义务与责任。但是现实里,人们往往会因为害怕承担这种责任而拒绝选择,拒绝自由。说的夸张些,奴隶虽然可悲,但是不需要为自己承当太多的责任,总有人来“指点”他应该怎么样去做,因而也显得很“诗意”。

当说起要听从自己内心最真诚的声音时,太多时候,我什么也听不见,因为外部世界的太多嘈杂以及自身的软弱往往使得内心的独立声音被干扰和被压制。渐渐地,内心开始变得分裂并发生冲突,最终无法抉择,而只能拼命从外界渴求得到指导或是某种启示来应对各种需要选择的境况。最终,那些看似自由和独立的人,其实早已经主动或被动的戴上奴隶的镣铐,一旦得不到外界的支持和启示,将变得万念俱灰,惶惶不可终日。

我不是在说笑,或许你对我的叙述很不屑,因为这听起来很悲剧很耸动,但所有的悲剧仅仅只是从此开始。

关于选择的信与不信

选择,往往是根基于某一个信念。

因为相信人性虽然有恶的一面,但也有善和光明,所以选择在手里握着犀利的榔头,对恶绝不客气,同时也愿意在手上擎着善意的玫瑰,送给任何需要的人,并在光明中让其生长。

因为相信落叶归根,相信在熟悉的风土人情中才有愉快的生活,才能找到个人价值,所以知道即使漂泊到远方,也会一直回头张望,如同绿叶对根的眷恋一般,所以选择回家;因为相信故乡是永远也回不去的地方,故乡也只是先人流浪的最后一站,相信行走天涯,相信风景在远方,相信落地生根,所以选择远方,选择闯荡。

因为相信爱情总有缘分注定,冥冥中终究是有一个人如我一样在等待彼此,得之我幸不得我命,所以选择等待;因为相信爱情只是一种幻觉和历史建构物,甚至只是一种关于荷尔蒙的美化辞藻,所以有人选择将爱情等同于虚无和欺骗。

所以,如何选择,取决于你相信什么,或者说你选择去相信什么。

在这个时代,我们所处的环境中,各种说辞和现象比以往任何时代可能都要丰富。泛着光辉的神话和偶像往往今天还在被人膜拜,而明天就可能轰然倒塌,甚至被重重地踩在脚下。以往宏大而崇高的话语,在今天,也常常已经沦为被戏谑和解构的对象。所以现在网络上,有一大批文章采用了这样的题目《我再也不相信……》。

随着民智渐开,社会思潮日益多元,以往的价值体系被打破之后,人们开始学会质疑自己曾经所坚信的。而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高流动性,加上传媒资讯的爆发,使得人们无所是从,关于选择的艰难性和迷惑性也变得更大。在这种境地下,有人野心勃勃地声张要重新建立一套价值体系;有人则选择回归内在去修心修性;有人则回溯历史,四处搜索拼接,试图从灰烬中找到回魂的星火。事实上,在这个迅速变化的时代,每个人都是哲学家,都在选择自己去信什么和不信什么。

因为这里是北大,所以思想的花园多少会比其他地方要更加郁郁葱葱,用一句玩笑话叫“奇葩处处生”;因为这里是北大,所以总会抵制那种高高在上,自认为是真理唯一占有者的论调,在这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不是为了强硬地说服谁或是压倒谁,而是在交流与思辨中去寻找共识和网罗真理。

我们用自己的眼睛发现,在面对选择的时候,我们相信个体独立的珍贵与价值,不相信热火朝天的盲从;我们相信今日社会的改变与进步取决我们个体的作为和努力,而耻于总让自己处于受伤地位的弱者姿态,在感慨与嗟叹中蹉跎青春;我们相信这民族复兴与国家的富强,取决于我们每个人通过选择为之付出的心力。

而之于我个人的选择,我相信勇气与忠诚:有勇气去自我剖析,去看清楚自己选择的动机而不是随意被变换的舆论与思潮裹挟;有勇气去面对质疑,不论是他人的质疑,还是自己的忐忑;有勇气去坚持自己的选择,不论要面对怎么样的中伤与嘲笑,不论前方的路是多么泥泞和黑暗;有勇气去相信最初的美好理想以及对崇高价值的追求,而不是被渐渐污浊和同化;有勇气去面对各种诱惑与魑魅,去自己踏出一条大道。忠诚于自己最本质的信念,不论其看起来多么微弱;忠诚于自己的所相信的价值,不轻易被改变;忠诚于自己的独立和自由……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