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白,北京大学新材料学院2015级硕士生。在校期间发表了12篇JCR一区的SCI论文,其中包括2篇单独一作论文,5篇共同一作论文和5篇合作作者论文,除此之外还有三篇论文正在投稿当中。曾获得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北京大学“三好学生标兵”,硕士生国家奖学金,北京大学学术类“创新奖”,北京大学“社会工作奖”等。他曾担任北京大学南燕网球协会会长一职。
凤起梧桐 栖于南燕
李思白高中就读于梧桐山下的深圳外国语学校。2011年高考后,出于对物理学的朴素兴趣和对燕园的热烈向往,他与清华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擦肩而过,选择了前往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就读。大三保研时,由于成绩不尽如人意,李思白没能如愿地保送到物理学院光学所。正在迷惘之际,新材料学院的郑家新老师到本部开展招生宣讲活动。郑老师是从物理学院毕业的校友。基于对学长的信任和回深圳发展的想法,李思白最终保研来到了新材料学院。
本科时李思白自认为是一个学渣,对科研曾经充满了恐惧的心理,认为自己连学习都学不好怎么可能能做科研呢?当确定保研到新材料学院并师从郑家新老师之后,郑老师推荐李思白到他的博士期间的导师物理学院凝聚态所的吕劲副教授课题组做本科毕业论文。在吕劲老师和组里的师兄师姐的指导和帮助之下,李思白第一次接触到了第一性原理计算,所谓第一性原理计算本质上就是求解薛定谔方程。狄拉克曾经说过“薛定谔方程包括了99%的物理和全部的化学”。因此用第一性原理研究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成为了他从大四毕业论文以来的研究方向。之后他完成了本科毕业论文《Interfacial Properties of Monolayer MoSe2-Metal Contacts》,后来于2016年发表在了JCR一区期刊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上。这对他的科研之路有着巨大的影响,不仅让他了解到了做科研和写文章的基本方法,更重要的是给了他做科研的信心,使他觉得即使自己是一个学渣,还是能做出一点点科研成果的。此后他不仅高质量的完成了导师交给他的课题和任务,还在平时和其他人的讨论中不断自己发现新的课题。例如他作为单独一作在Top 5%期刊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上发表的论文《Optimizing CdTe-metal interfaces for high performance solar cells》正是受到了实验室同学的启发,在和室友讨论后经过调研文献并结合自己的经验自己选择做的课题。这一课题进展非常顺利,从2015年10月产生想法到2016年3月正式发表,只经历一次投稿就直接被接收。由于最初接触科研之时师姐给予了他巨大的帮助,所以现在他也非常愿意用自己的经验帮助师弟们在科研上少走一点弯路。科研的航路就像伟大航路一样,没人知道终点在哪,甚至下一个岛都不知道何时会出现,但重要的是要敢于出海,总会到达一个岛和遇见一群值得信赖的伙伴。三年之间是导师和实验室的师兄同学师弟们帮助他到达一个又一个的小岛。
不同于住着几万的人坐落在中关村的燕园的喧嚣和广阔,在深圳郊区的仅有两三的南燕显得寂静而小巧。在南燕,没有那么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没有那么多令人敬仰的学神,也没有名流政要的身影,更没有十多个食堂和门口的食街以及shopping mall。或许正是如此,会让人少了些选择的空间,让人不再活在大神的阴影之下,让人不会把时间花在排鸡腿饭和十佳歌手门票这类事情上。这有时也许反倒会是一件好事。虽然不如中关村的繁华,平山村的市井气息也有另一种魅力。
完全人格 首在体育
李思白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对体育活动充满热情的人,初一时他就获得了国际象棋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本科时他是北大壁球协会的副会长和校队成员还是物理学院羽毛球队的成员。刚刚来到南燕,他就在新生杯网球比赛中获得男双亚军,之后又随队参加了大学城运动会网球项目。之后他获得了大学城男单亚军,深研院男单冠军、男双三连冠,南科大男双冠军等一系列成绩。他在接任南燕网球协会会长之后,积极拓展协会的活动,与清华、哈工大和南科大一起举办两次IPTL赛制的比赛,让各校球友深入交流,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还负责了首次由北大主办了大学城运动会网球项目,担任队长带队取得了亚军这一数年来最好的成绩。2018年还第一次担任深研院队长回到北京参加了“北大杯”网球比赛并且取得了四强的成绩,这是深研院代表队首次回到北京参加“北大杯”系列赛事。对网球的热爱让他认识了许多志同道合分布广泛的朋友。正是这些朋友在他失落的时候是这些朋友给了他支持和安慰,为他的日常生活增添了许多欢乐。一起打球,一起看球,一起聚餐,一起桌游,一起唱歌,一起旅行,这始终是他硕士三年最美好的记忆。当然除了网球,他也还获得过第二届大学城羽毛球比赛混双四强,大学城运动会扑克比赛冠军、中国象棋季军,深研院新生杯排球冠军亚军等其他成绩。
转身之间 青春再见
北京大学的七年时光即将结束,李思白很高兴自己能在这七年中见证了北大物理学院百年院庆和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这些重要的时刻。物理学院的四年里,尽管总体成绩不佳,但物理学院仍然给他打下了还可以的物理基础和严谨的科学的思想并带他在科研路上初窥门径。新材料学院的三年间,他则是看到了各种不同背景性格的人在科研上的想法和行动。人生总是要往前走的,不能永远停留在一个地方。转身之间,我们就要离开北大,和青春说再见了。愿未来李思白能早日找到自己的真正热爱的事业。同样也希望北京大学早日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物理学院能跻身世界前十,新材料学院能越办越好日渐壮大。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做好一次科研,然后朝自己真正的目标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