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谦,来自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院2013级博士生。“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是高中老师送给她的毕业祝语,从本科走到博士的九年时光,她努力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聚焦医药研究领域,为人类健康贡献一份力。博士期间发表6篇论文(2篇一作,均为综合一区),申请1项中国专利。曾连续两年获得国家奖学金,北京大学学术创新奖,北京大学三好学生标兵等荣誉,2016-2017年担任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院研究生会主席。
初遇南燕,怦然心动
与南燕的相遇是2012年盛夏,还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药学院的吴谦,经师兄师姐知道了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院的学术夏令营通知,怀着对南国燕园的好奇,吴谦走进了这座郁郁葱葱的校园。“无尽延伸的蓝天和棉花糖似的白云在第一秒就抓住了我的心,想象着我将在这度过五年时光。”吴谦回忆说,在夏令营中来自全国各大高校优秀的本科生们让她深刻地感受到,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化生学院教授老师们的学术研究严谨前沿,最令她惊讶地是,作为理学实验性学科院系,化生院的老师和学生都展现出包容开放和欢脱的态度,大概就是这种独特的气质最后吸引她来到了这里,度过最宝贵的五年青春时光。
沉潜而跃,守正创新
谈到科研工作,吴谦认为对科研问题的独立性思考和创新性思维尤为重要。初入实验室,她要开始学习一个全新的领域和实验技能,从最初花两小时阅读一篇专业文献,到能用英文给大家分享前沿研究领域的研究进展与挑战,最后能自主提出具有创新性和研究意义的科研课题;从最初磕磕绊绊搭建一个反应,到能快速准确地得到想要的产物,最后能有意思地搭建反应体系。每一天都在学习和进步的状态让她感到充实,累并快乐着。
实验性学科最大的挑战,就是去尝试以前你永远无法知道结果是什么。在进入实验室前两年多的时间,吴谦都在经历失败,一天一个星期一个月,即使花了所有的时间在课题研究上,依旧没有得到有意义的结果。去忍受失败和坚持走下去,静下心来去做一件事,是博士研究生活给她上的第一课。到即将毕业的时候,吴谦凭借扎实的理论基础,对专业领域的创新性见解和研究,发表6篇论文(2篇一作,均为综合一区),申请1项中国专利。通过对多功能化学基团的不断探索,开发了多种简单便捷的化学合成方法,合成了多种复杂的荧光分子,生物活性分子和药物分子,为生物医药领域做出了贡献。吴谦连续两年获得国奖奖学金和北京大学学术创新奖。她比喻科学研究有时候就像福尔摩斯探案,脑洞大开却又小心求证,抽丝剥茧地寻找真相,只是他们追寻的不是罪犯,而是造物主这个天才。
虚怀若谷,引领未来
在科研之余,吴谦参加南燕各种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培养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2015-2016年她担任学院研究生会学术部部长,策划与组织了学生邀请报告,激发同学们的学术热情,成功邀请世界上具有影响力的学者来访。2016 -2017年她担任学院研究生会主席,策划与组织了多项学术与文体大型活动,丰富了师生的学术与课余生活,增强了年级间和实验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化生学院团结欢乐的文化氛围做出了贡献。化学生物学『晨兴论坛』汇聚学术大牛,学院学生展示自我科研成果,与大师对话;实验室风采大赛中所有师生放下实验瓶和培养皿,在球场挥洒汗水。她的工作获得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都亲切地叫她“谦姐”。此外,她积极参加南燕各种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多次参加深研院运动会项目如新生杯、趣味运动会并帮助化生学院夺冠,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如北大深研院开学营、北大深研院十五周年校庆、深圳湾湿地公园净滩活动等等,体现了北大人的奉献精神。
排球是吴谦最爱的一项运动,从初中一直打到博士毕业,她享受为团队拼搏和每个人为她和团队拼尽全力的样子,享受不管胜利还是失败都有队友的呐喊和拥抱。吴谦建议每一位研究生,在每天安排满满的实验后,去拥有和坚持一项可以舒解压力,享受生活的兴趣爱好,能让我们走得更远也更稳。好的科研工作者不是闭门造车,而是应该具有优秀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虚怀若谷吸纳每一个智者的建议和优点,成为一个优秀的团队领导者,引领未来。
南燕再见,再见南燕
毕业之际,回望五年南燕时光,吴谦感概万千,这五年时光尝尽了人生五味,但是最后只剩下感恩。“五年博士经历给我最大的财富不是一纸学位证书,是一种学习的能力和思维方式,是对人生不沮丧和坚持走下去的态度。我的导师曾经在课题遇阻时告诉我,面前有山就放弃就绕行,那你永远都翻不过任何一个山头,不管是实验还是人生。”吴谦始终关注着生物医药领域,毕业后她也将继续为新药研发与疾病研究做出自己的贡献。
离开之前,吴谦对化生学院的全体老师和同学表示最真挚的感谢,是学院每一个可爱的人给予她帮助、激励和无尽的欢乐,陪伴她走过了五年青春时光;对南燕校园舒适的学习环境,便利的生活设施和团结蓬勃向上的氛围表示感谢,包容开放的校园文化给了她更广阔的视界和思路。作为一个北大人,当敢为他人不敢为,当愿为他人不愿为。守正创新,引领未来。
希望南燕能够越来越好,不说再见,还会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