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燕新闻

首页 > 南燕新闻 > 正文

“硬核”青春的打开方式——学生代表朱伟豪在2019年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2019-06-30南燕新闻社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家长,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我是朱伟豪,来自汇丰商学院2016级金融学专业。非常荣幸能够代表2019年毕业生在这里发言。时光匆匆,我们在南燕度过了三五个春秋。还记得入学时,二维码刚刚进入我们的生活,而现在,中国的移动支付技术已引领世界潮流,5G时代也悄然来临。载人航天、大型基建、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我国“硬实力”不断提升,已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国。这其中,离不开在一线奋斗的科学家们。两周前,年近89岁的北大校友屠呦呦带领团队有了新的突破;三年前,她就作为抗疟新药青蒿素的第一发明人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用半个多世纪的潜心科研告诉我们,人生没有一蹴而就,你看到的成就,都是厚积薄发。我想,这大概就是一种“硬核”人生吧。
  而北大,向来都是“硬核”的。自京师大学堂诞生起,北大就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一百年前,北大学子作为五四运动的先锋走上街头,为争取民主自由挺身而出;四十年前,怀揣理想的前辈们在恢复高考后来到北大,希望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十八年前,我们的学长学姐来到深圳求学,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书写自己的青春。我想,在同龄人中,我们是幸运的,不但成为了有机会读研的3%,更成为了有机会在北大读研的万分之三。能够踏着前辈的足迹,感悟北大的精神,这种使命感和荣誉感是催人奋进的。
  在南燕学习生活的我们,或许都经历过“硬核”的打磨。信工的程序员们要面对岌岌可危的发际线,化生的基因工程师们起早贪黑地泡实验室,环能的守护者们会头疼于野外观测数据质量的无法预测,城规的设计师们要绘制分毫不差的图纸,新材料的研发者们也常常面临实验异常态的坎坷,商界军校的小伙伴们除了面临严格的军训还面临着更严格的毕业论文,国法的律政精英们有读不完的case,在职的同学们更是面临着工作和学习的双重压力……面对种种困难和挑战,奋力拼搏的我们,一路彷徨过,痛苦过,欢笑过。痛并快乐着,就是对南燕人“硬核青春”的最好解释。几年来,我们对深圳的感情,也因南燕有了更多的沉淀。
  深圳,是我心中最具“硬核”实力的城市之一。一句“来了就是深圳人”,打消了年轻人闯荡的顾虑;一句“最重要的还是把自己的事做好”,或许就是务实创新的深圳精神。目前,以深圳为中心城市之一的粤港澳大湾区,不仅仅是国家战略推进建设的重要区域,更是连接中国与世界的纽带与沟通枢纽。去年,我有幸加入了巴曙松教授主持的《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报告》课题组,深切地感受到发展机遇的紧迫性。在南国燕园,每年都会有接近三分之一的毕业生选择留在深圳工作。今天,65级徐枢师兄和79级黄剑涛师兄来到深圳,在典礼现场见证我们人生中的这个高光时刻,我们倍感荣幸。今年,我也正式成为深圳新一代,成为了北大校友会的一员,希望可以和3万北大深圳校友们一起,志存高远,以自己的专业所学,赋能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和发展,在新时期继续发扬北大人不忘初心、勇于担当的精神品质。
  亲爱的同学们,在我看来,“硬核青春”是求真务实,是奋力拼搏,是责任担当。今天我们将正式告别南国燕园,带着知识与祝福走向新的征程。我们留恋北大,牵挂南燕,她永远是我们的精神源泉;我们学习前辈,他们为我们指引方向,让我们不再迷茫;我们感恩师长,他们的谆谆教诲,是指导我们实践的动力;我们珍惜友谊,有万千校友与我们同行,奋斗的旅途将不再孤单!
  最后,请允许我代表本届毕业生再次表达最诚挚的感谢:祝南国燕园硕果累累、蒸蒸日上;祝老师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祝同学们前程似锦,未来可期!
 谢谢大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