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怎样的“社会人”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各位家长、同学:
大家早上好!我是来自国际法学院的刘馨宇,很荣幸能代表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2018届毕业生发言。
我知道,说起国际法学院,很多同学的第一印象就是我们长着“天使面孔”的外国教授。但你们大概不知道“天使”们往往前一天还跟你在平山村“撸串”,第二天就因为你作业迟交一分钟而神情严肃地告诫你“be professional”。后来我才知道,在南燕的几年,每一位同学的生活都不轻松。城规的同学常常画图画到目眩神迷;人文的同学各地调研常常不知身在何方;新材料的同学为了组会上的报告不知熬了多少夜;信工的同学对每一个bug的修复都伴随着一厘米发际线的后移;化生的同学搭过的柱子、跑过的胶围起来可绕地球一圈;环能的同学好不容易等到做实验的“天时地利人和”,却常常被深圳突如其来的大雨冲走;汇丰的同学大概到现在还戒不掉周三早起的好习惯……
不知道这些“不轻松”会不会让你特别期待成为一个告别校园生活的“社会人”,一个告别实验、论文、case和军训的“社会人”。
可是当真的投入社会的怀抱,当你发现再也没有人告诉你要读几个case、写几篇论文、做几个实验,再也没有人告诉你要成为怎样的人,你是否跟我一样渐渐变得“迷茫”、变得自顾自、变得“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渐渐地,你是否开始怀念校园生活?不仅怀念这一方让你远离柴米油盐的世外桃源,更怀念用青春铺垫学生理想的老师,怀念放弃高薪offer奔赴祖国边疆的学长,怀念那些跟你我一样“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怀抱济世理想却耐得住“青灯黄卷”寂寞的南燕人。尽管我们中有的还涉世未深,有的却已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多年,但我们都是南燕人,我们都不消沉、不将就、不糊弄,我们都有棱角、有锋芒、有追求。我们在深圳的瑟瑟寒冬中裹着两件羽绒服读文献,我们顶着能把树连根拔起的台风出门做实验,我们铺着瑜伽毯把自习室当家复习功课......这样的生活几年如一日,我们却甘之如饴,因为我们知道北大人、南燕人从来就不仅仅是为了自己在生活,更是为了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好而存在。我们中大多数人也许会一生做着平凡的工作,甚至比在学校的生活更加千篇一律,但南燕生活告诉我们:平凡从不代表着碌碌无为,只要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平凡”和“日复一日”就代表着脚踏实地、刻苦踏实和坚韧不拔。
三年或四年的南燕生活教会我们的不仅仅是各个学科的知识,更多的是一种将事事做到极致的坚持和面对不同境遇时的坚定。作为新的“社会人”,我们不排斥融入社会:我们担起对家人的责任,我们注重社会交往,我们把头发梳成大人模样、换上精致的西装。但我们也可以很不“社会”:繁忙的工作挡不住我们对家人的陪伴,标准划一的职业装盖不住我们把工作做到尽善尽美的“书生气”,工作和生活的重担压不垮我们南燕人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社会责任的担当。无论我们在哪里,做着怎样的工作,我相信南燕学子都会谨记校园生活教会我们的,去做一个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北大人,一个有着一以贯之的执着信念、穷且益坚的人生追求和岁月难改的社会责任感的社会人。
今天,我们将正式告别校园生活,请允许我代表本届毕业生感谢父母、亲人的养育,感谢同学、朋友的陪伴,感谢南国燕园的所有领导、老师、工作人员的教导和支持,我们定不负母校的栽培和期望。
最后,让我们共同祝愿我们南燕2018届毕业生前程似锦、一往无前。希望多年后,当我们再相聚在这里,我们会惊喜地发现自己经历故事却不世故、历尽沧桑却不迷茫、身处社会却不“社会”。到那时,“满头青丝皆白发”掩不住热情洋溢的微笑,“出走半生”之苦燃不掉坚韧执着的秉性,“杀猪刀般的”岁月磨不去我们对生活始终如一的热爱、对事业一以贯之的追求和对社会从未改变的责任与担当。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