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下午,由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与德国洪堡基金会联合举办的题为“基础研究的作用与青年科学家培养”的讲座在深研院E-104顺利举行。来自柏林工业大学的Helmut Schwarz教授与来自美国佐治亚大学的Henry F. Schaefer III教授出席并作专题讲座,并在随后的讨论环节与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院的黄昊、韩伟、彭涛等老师及现场同学交流互动。讲座由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院长吴云东院士主持。
作为洪堡基金会主席,国际知名的化学家,Helmut Schwarz教授首先发表了题为《无用知识的有用性(The Usefulness of Useless Knowledge)》的演讲。他通过法拉第,爱因斯坦等很多例子指出,基础理论研究必须超前于应用,而基础知识的应用与技术突破是没有办法提前计划与预测的,重大的技术革新常常发生于理论发现的数十年之后,很多理论知识在被应用之前的几十年中都是“无用的”。同时,他介绍了洪堡基金会的宗旨,帮助年轻科学家的发展和推动基础科研的前进。他还鼓励青年科学家投身于基础理论的研究,探索重要的问题,不必考虑这些的知识会是否“有用”,是否能马上带来广阔的应用前景、科技突破与经济利益。Schwarz教授也呼吁给予基础科研和年轻科学家足够的自由空间,因为需要创造性的领域是最不能加上过多的条条框框限制的。
随后,Henry Schaefer教授带来了题为《一个科学家的人生(The Life of A Scientist)》的演讲,以幽默生动的方式分享了他精彩的人生经历与学术生活。Henry Schaefer教授是国际著名的量子化学家、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世界量子分子科学院院士,他的童年和少年时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和密歇根州度过,Schaefer教授风趣地说自己从小就是一个“书呆子”,大学时他进入了麻省理工学院(MIT)学习,一开始成绩中等,但是很快就成为了MIT最好的学生之一。在Schaefer教授读Ph.D的第三年,他成功应聘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职位,伯克利拥有世界上最好的化学专业,而他成为了当时伯克利化学系最年轻的教员。Schaefer教授接着介绍了自己在MIT的老师和在伯克利的同事,都是化学领域内首屈一指的科学家。1987年,Schaefer教授放弃伯克利的职位与其妻子移居佐治亚州,在佐治亚大学担任化学系教授与计算量子化学中心主任。这个决定曾让很多人感到惊讶,因为他放弃了世界上最好的化学系,但是Schaefer教授认为,佐治亚州的环境给他带来了他所一直向往的宁静生活。之后,他为同学们讲述了他近年来因为科研所走过的地方与经历的故事,他提到了美丽的瑞士、在慕尼黑的课题与在印度因签证而发生的有趣的故事。
经过短暂的休息,Helmut Schwarz教授、Henry Schaefer教授与化生学院的黄昊、韩伟、彭涛老师齐聚一堂,在吴云东院士的组织下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环节。现场观众就科研人员的时间管理、如何追求科研理想、理论知识的应用、追求科研理想的经济负担等问题与诸位教授进行了充分探讨。沙弗教授强调,或许某些青年学者由于经费等原因必须完成一定的科研任务,但是无论你在做什么,你必须要在心里有一个大的学术目标与理想。
最后,吴云东院士感谢两位教授带来的精彩的演讲,并对整场活动进行了总结,他指出,中国在过去几十年中经历了飞速的发展,我们的学术在快速发展中也产生了一定的问题,但只要所有学者与学生齐心协力,一定能解决这些问题。
文/许盈
图/胡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