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燕新闻

首页 > 南燕新闻 > 正文

正面管教,卓有成效 ——“汇智有方”家长课堂在我院成功举办

2015-06-05南燕新闻社

 孩子为什么会哭闹?孩子哭闹时应该怎么处理最合适?孩子的哭闹等负面行为的背后到底蕴含着什么样的信息?相信这是每一位家长,在为人父母之初时都会面对的问题。当孩子产生负面情绪时,用恰当的方法将孩子从负面情绪中引导出来,对孩子的成长以及人格塑造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2015年6月4日,我院邀请到了“汇智有方—正面管教”讲师团队资深讲师李丛老师,为我院即将或者已经为人父母的教工们带来了一次“正面管教”的主题讲座。本次讲座在E栋104报告厅举行,由工会副主席赵亚波老师主持。

          

    主讲老师李丛是一个五岁儿子的妈妈,有着丰富而成功的育儿经验,她带来的讲座也采用了包括体验式活动、视频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势,整个讲座的过程生动活泼,富有意义而又不乏趣味。

          

    在赵亚波老师简单的开场白之后,讲座开始。在进入主体部分之前,李丛老师首先介绍了“正面管教”的相关背景,而所谓的正面管教就是不惩罚、不骄纵地养育孩子。李丛老师用自己小时候不想剪头发却被爸爸骂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现在的大部分家长,在处理孩子的负面情绪的时候,采用的方式是错误的。之后进行的是本次讲座的第一个体验环节,由两位老师互相把对方紧握的拳头掰开,并对“把别人拳头掰开”、“没有把别人拳头掰开”、“拳头没有被人掰开”和“拳头被人掰开”的感觉进行体会,通过这个环节,学员们深深地体会到了,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千万不要强加自己的理念给孩子,而是要考虑孩子的感受,从而引出“正面管教”的核心理念:要赢得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
    之后李丛老师为我们列出了两个清单,第一张清单是孩子的可能出现的负面行为,如哭闹、扔东西、耍赖等,也就是家长们面对的挑战,第二张清单则是人生成功的性格和能力,比如合作、分享、团结等,李丛老师指出,在孩子成长的时期,家长所面对的每一个挑战,都是一个极好的机会,一个引导孩子塑造成功的性格和能力的机会,当然,这需要用正确的方式进行引导。
    接下来李丛老师介绍了行为和情绪的关系。李丛老师用海上漂浮的冰山为例子,指出了孩子表现出来的行为,仅仅是露在海面上的冰山一角,而海面之下不可见的更多的部分,则代表了孩子的情绪,李丛老师说,家长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往往只看到了孩子们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却忽视了孩子的情绪,而忽视的这一部分,却是培养孩子的价值感和归属感最为关键的部分。
    如何引导孩子们的情绪呢?伴随着这个问题,本次讲座也进入了最重要的部分。李丛老师介绍了自己总结出来的三个方法,即“一个提醒、两个方向、三个步骤”。“一个提醒”是指提醒“大脑盖子打开了”,李丛老师介绍说,将我们的手掌合起来,握成拳头,指尖接触手掌的部分,是前脑皮层,是唯一进行人脑思考的部分,而当我们生气时,我们的“大脑盖子”就会打开,中间的脑部分就会露出来,我们的行为就会变成“动物脑主导”,出现不理智和情绪化的反应。之后李丛老师用他孩子去港大医院看病的案例,讲述了用“你的大脑盖子打开了”来控制孩子负面情绪的可行性,并告知在座的家长们,孩子们最不可爱的时候就是最需要爱的时候。

          

    而接下来的“行大于言”的互动体验,则以鲜活的例子向我们证明:孩子的学习往往是看着大人做了什么、然后去模仿。这个体验活动引出的则是处理情绪的“两个方向”的问题,一个方向是自己,另一个方向是孩子。我们只有处理好了自己的负面情绪,才有可能去处理好孩子的负面情绪,李丛老师给出了一张处理负面情绪的清单,告诉我们当我们有负面情绪的时候,可以通过深呼吸、做大幅度肌肉运动等方式来平复自己的情绪。之后的体验活动则深刻地反映出:传统的处理孩子的情绪的交换法、惩罚法、冷漠对待法和说教法是不可取的。

          

    而正确引导孩子的情绪则有三个步骤,李丛老师总结为3A,即Acknowledge(承认)、Allow(允许)和Acceptable Solutions(可接受的解决方案)。李丛老师指出,不让孩子们“情绪诚实”的训练从小就开始了,比如在孩子不想说话的时候让孩子跟陌生人打招呼等,而创造“情绪安全”的主要方法,就是“情绪认可”。李丛老师还介绍了情绪认可的方法——共情(PD工具)。通过这个方法,可以让孩子深切的感受到:家长们了解到了自己的感受。但是,“认可、接受孩子的情绪,和骄纵并不同。你明白孩子希望无节制的看电视,不代表你会让孩子这样做。”PD工具需要清楚、具体的语言,有条件地许可,选择,提问、启发孩子思考。比如:妈妈看得出,你想在觉得既气愤又郁闷又难过,是因为你特别不想做作业只想看电视,但妈妈不让你这样做。我猜,你希望能永远不用做作业,想什么时候看电视就看,而且妈妈还不管。最后一次体验的是和之前同样的场景,家长对孩子说了用PD工具处理过的话,使得孩子的情绪得到了极好的安抚。
    之后李丛老师为我们补充了处理孩子负面情绪的方法,指出我们可以通过采用拥抱、陪伴、不唠叨不催促、请求他们的帮助等方法来正确引导孩子的情绪。
    最后的分析练习则是《爸爸去哪儿第二季》兄妹矛盾问题处理的案例,在处理贝儿和Joe的矛盾的时候,作为姐姐的多多和作为爸爸的曹格,分别采用了传统的处理方式和基于PD工具的处理方式,收获到了完全不同的效果。李丛老师指出,引导孩子的情绪的时候,既要温柔又要坚定,温柔的重要性在于表达我们对孩子的尊重,让孩子体会到无条件的爱,体会到自己的价值感,而坚定的重要性在于尊重自己和不同情况的健康界限,让孩子体会到稳定清晰,体会到安全感。

          

    在讲座的最后,李丛老师与教工们合影留念,至此,本次“汇智有方—正面管教”主题讲座,顺利结束。
    本次讲座让我院的教工们初步接触了“正面管教”的相关知识,也是“汇智有方家长课堂”在我院的一次实践,对教工们改变传统的育儿理念有着重要的意义。
 
    【讲师介绍】
    李丛,女,本科学历,现在是一个五岁儿子的妈妈,是美国正面管教的资质导师,是仅有的具有资质导师资格的十位中国人之一,同时也是“汇智有方—正面管教”讲师团队的教学总监和《行之有效的正面管教工具》的主要作者,研发了“汇智有方—正面管教家长课堂/学校课堂”并设计了相关课件,研发了十多个系列亲子主题的讲座,是国内第一支“汇智有方—正面管教”讲师团队的创立者,并建立起了全面的教学及市场体系,亲自教授过家长课堂超过40期,发表育儿实例文章近200篇。
    【拓展阅读】
    “正面管教”体系近40年前源于美国,以奥地利心理学家Alfred Adler和Rudolf Dreikurs的“个体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由简尼尔森和琳洛特等教育专家完善,是一个专注相互沟通的、体验式的家长教育体系。
   “正面管教”已成为美国主流家长教育体系之一。事实证明,家长们不但从“正面管教课堂”学到易学实用的方法,解决从孩子睡觉、拖拉、吃饭,不听指令、轻易放弃等日常问题,还帮助家长找到引导孩子自信,自律,拥有强大内心力量的成长途径。
    【书目推荐】
    《行之有效的正面管教工具》  作者:甄颖  广东教育出版社
文/李岱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