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燕新闻

首页 > 南燕新闻 > 正文

明珠相赠,助学贷款十二年 相提相携情难却,北大深研院诚意致谢

2014-12-05南燕新闻社

  12月5日下午,来自深圳市政府、平安银行、中国银行等机构的领导嘉宾,以及北大校友代表齐聚在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模拟法庭,共同庆祝以“理想•行动•坚持•传递”为主题的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助学贷款项目十二周年答谢会。
  出席活动的主礼嘉宾有深圳市民政局副局长侯依莎,平安银行总行党委书记王骥,平安银行时代金融支行副行长高鄂豫,招商银行深圳分行办公室主任助理薛斐,中国银行深圳分行行长助理陈卫星,中国银行深圳分行营业部副总经理李红兵,中国银行深圳分行营业部个人贷款业务副主管刘海斌,原北京大学校长助理、深圳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史守旭教授,北京大学副秘书长、深圳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白志强教授,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党委书记谭文长教授,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党委副书记安晓朋,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总会计师徐颖,以及81级化学系校友厉伟、84级经济系校友罗飞及松禾关爱成长基金会代表等。
  一流的大学需要一流的校友,厉伟是北大优秀校友的杰出代表。从北大毕业后,他创立了深圳第一家、也是规模最大的民营创投公司,后又出任深圳市慈善会松禾成长关爱基金理事长。厉伟校友心系母校,2002年,深研院建院之初,他就协助学校联系银行,还主动以捐赠形式为贷款提供保证金,填补了深研院助学贷款的一片空白,许多学生确实看到招生简章中的说明——在校友的担保下,可以帮助申请助学贷款——才敢报考。从2003年项目运行到2007年,他每年拿出10万元共计50万元的捐赠作为贷款保证金;从2009年开始创新合作方式,用股权质押的形式做担保,厉伟校友以亲身行动带动了一大批校友关注、支持母校发展。
  从2003年正式发放贷款以来,深研院共接受了3916.4万元贷款,685名学生受益顺利完成学业。尤其是2011年与中国银行合作后,三年共发放贷款2997.9万元,受益的不只是家境困难的学生,更有希望实现自立的学生。
  答谢会在南燕器乐团的《青春舞曲》中拉开序幕,史守旭教授首先介绍了相关情况:助学贷款标志着平安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等与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的全面深度合作,也是各银行传递社会大爱、支持国家教育事业、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行动。


  平安银行、招商银行、中国银行代表嘉宾分别致辞,纷纷表达对厉伟校友的肯定和对北大学生认真完成学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期许。受资助的学生代表分别向平安银行、招商银行、中国银行代表致答谢词,史守旭教授、安晓朋副书记与谭文长书记为各银行颁发荣誉状和锦旗。






  其间,来自汇丰商学院的留学生Khayem Chemli和来自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的申一蕾分别带来了小提琴独奏《Canon on D Pachelbel》和彝族舞曲琵琶独奏。两支曲子悠扬、婉转,如雨后一尘不染的天空,湛蓝、悠远、纯净。86级英语系校友陈云霞与人文学院14级宋建锋同学,共同朗诵了89级中文系校友王芳创作的诗歌——《爱与品行如此翱翔》,传颂出北大学生最诚挚的谢意。
  随后,学生代表向担保人致答谢词,并与白志强常务副院长一起颁发荣誉状、锦旗。厉伟校友、北大深圳校友会秘书长张新华、深圳市民政局副局长侯伊莎分别致辞。对厉伟、罗飞等校友而言,热心助学、毫无利己地承担风险,理由简单却朴素:“有能力的帮助有需要的人”、“待其有能力后再帮助有需要的人”。厉伟特别感谢了各银行相关工作人员的无私付出:助学贷款笔数多,金额少,手续多,银行工作人员是本着一颗热心在为大家服务。张新华校友首先肯定了厉伟校友对母校的一片热情,并代表深圳校友会表示会继续大力支持深研院发展。侯伊莎副局长则从整体角度上肯定了深研院助学贷款项目,并期望学校、校友企业家和银行的合作机制能够永葆活力,不断创新。






  其后,白志强常务副院长做总结讲话,他代表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和接受帮助过的学生向参加本次答谢会的校友、银行代表以及嘉宾表达了最真挚的感谢。厉伟、罗飞等校友给师弟师妹的不仅是教育的机会,而且是改变人生、甚至是改变世界的力量。平安银行、招商银行、中国银行相护相携、热情服务,他们的付出帮助了深研院几百名学生,洒下了企业责任的种子,也捧起了几百个年轻的希望。


  因风险大、成本高、收益小,许多银行对助学贷款项目热情不高。目前,深研院的助学贷款还贷情况十分理想,学生们不仅在毕业后积极主动还款,还有相当一部分人会提前还清款项。回望来时路,感恩掘泉人,受资助的学生一定会把北大人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传递下去,努力做一个发扬北大精神、敢于做大事、勇于担当的合格的北大人。
  最后,厉伟校友还分享了他们在戈壁挑战赛上的故事,以此勉励在读学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