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燕新闻

首页 > 南燕新闻 > 正文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吴志军研究员来环能学院做学术交流

2014-10-28环境与能源学院

  2014年10月27日,环能学院学术沙龙邀请了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吴志军研究员作报告,主题为“大气颗粒物吸湿性研究”。环能学院何凌燕教授、黄晓锋教授、邱国玉教授、秦华鹏教授、徐期勇副教授、许楠副教授等老师和学院学生参加了此次学术活动。
  
  吴志军研究员主要从事大气污染、新粒子生成与增长及其环境效应和颗粒物吸湿与活化的研究工作。2013年开始在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工作。
  在本次学术讲座中,吴研究员介绍大气颗粒物吸湿性的概念、测量技术原理,展示了海洋环境、清洁大陆环境以及污染城市大气环境下大气颗粒物的相变特征、颗粒物吸湿与化学组分的关系,利用颗粒物吸湿性测量手段研究大气新粒子增长机制,对清洁和重污染地区大气新粒子吸湿性进行对比,发现干洁地区有机物凝结是新粒子增长的主要方式,相比而言,污染地区硫酸的凝结更为重要,但是污染地区至少40%的新粒子增长是有机物凝结决定的。 
  此外,吴研究员也对未来科学工作提出了一些展望,例如对类腐殖酸HULIS吸湿和表面活性的研究以及探究二次有机物气溶胶对无机盐吸湿活化的影响机制等。大气颗粒物和水的相互作用与大气能见度、气候变化、颗粒物的健康效应等关系密切。
  
  讲座结束后,吴研究员与环能学院老师和同学们展开了积极热烈的座谈讨论,就一些当前问题交换了各自的意见。本次的学术交流为环能学院学生在颗粒物的吸湿与活化研究方面提供了很好的指导,对今后该领域可能的合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