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下午,著名毛体书法家周鹏飞做客我院,与我院师生就书画艺术、毛体书法的发展历程进行了交流并现场挥毫,我院师生书法书画爱好者参加了此次讲座。
讲座伊始,白志强书记向现场师生介绍了周鹏飞先生的履历。周鹏飞先生是最先提出并践行“毛体书法”这一文化概念的人,1991年进入北京大学书法班学习。1991年10月,年仅21岁的周鹏飞在北京举办第一个毛体书展。今年是毛泽东诞辰120周年,8月“周鹏飞毛体书法艺术展”在北京展出,展出的作品包括周鹏飞书写的67首《毛泽东主席诗词》,其中未见有毛主席自书墨迹的诗词共计19首。
(讲座现场)
周鹏飞先生现场进行了书画创作,一边创作一边进行讲解, “创作之前需要打腹稿,也就是一个酝酿和谋篇布局的过程,因为书画抒情写意,所以在下笔之前内心就要有一种意境。”周先生挥毫泼墨、妙笔生花,不一会儿,两张诗词就出现在准备好的宣纸上,一幅是李白的诗,另一幅是毛主席的诗词。
(著名书法家周鹏飞挥毫泼墨)
第三幅画是大型的写意山水画,不一会儿,一只白鹭就栩栩如生地出现在画纸上,上方是一棵柳树,周先生边讲解边画出了疏密相间的柳叶。 周先生在画的过程中收放自如,既有大气磅礴的宏伟、也有无微不至的细节,既有紧凑感也有留白。随后,周先生与在场的师生进行了交流。他详细讲解了中国书画创作中的笔、墨、纸、砚,并结合齐白石、张大千等著名画家的画作特点举例说明。有学生提问到毛泽东字体的演变历程,周先生进行了详细讲解。他归纳说:“主席的字体是集众家之长,为我所用。”
(我院白志强书记为周鹏飞先生赠送纪念品)
最后,周先生表示,书法的本质是一种“气”,字如其人。毛体书法的最大特点是“大格局”,“把一篇字当作一个字写,无论是字的结构、笔画,还是笔势、布局,都视为一个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