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第八届学生骨干培训班”首场讲座在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B栋模拟法庭顺利举办。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肖东发教授为南燕学子带来了一场名为“北京大学与北大文化研究”的主题讲座。
肖东发教授现为中国版协年鉴研究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现代出版研究所所长,曾被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收入《国际名人辞典》。肖教授的研究内容涉及中国图书史、出版印刷史以及北京文化史等方向,已出版《北京传统文化便览》等多本著作,具有较高的社会影响力。
讲座伊始,肖教授首先表达了对日前辞世的侯仁之先生的缅怀与悼念,回忆侯先生为北京大学校友讲述昔日的燕京大学时的情景,并谈及侯先生对其恩师洪业先生的敬重之情以及洪业先生对侯先生研究生涯的引导与影响。
其后,肖教授为同学们讲述了侯先生的人生“长跑”:结情燕园,远赴利物浦留学,在燕南园61号守候半生,他研究北京的历史起源与文化变迁,提出北京规划“三个里程碑”的观点,为北京旧城风貌大声疾呼并多次提案,呼吁保护卢沟桥、保护四合院、恢复莲花池、整修后门桥,力主中国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亲自起草提案并为国家所采纳,被称为“中国申遗第一人”。
继而肖教授图文并茂地向大家展示了北京城的起源与发展,认为北京城的历史地位是处于逐渐上升的状态,并由此为我们讲授了北京的对外交通、水源水系、元大都遗址、文化古都北京的中轴线等问题,向我们传递了“北京的形制是世界上可贵的孤例”的思想。
此外,肖教授还谈到了今天对“梁陈方案”的省思,“城市是一门科学,它像人体一样有经络、脉搏、肌理,如果你不科学的对待它,它会生病的”,单中心城市的结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
最后,肖教授从“三山五园”谈起燕园景观及其人文底蕴,畅春园、勺园等九大古园林构成北大校园基本格局,详述了燕园标志性建筑的历史与文化。
肖教授致力于追寻与继承北大燕园的历史文化与传承,希望沿着侯先生的研究方向继续探索沿袭,讲座过程中他对北京城、燕园的历史,肖教授如数家珍,为同学们还原了当年的历史格局风貌。肖教授以其渊博的学识、高尚的人格和风趣的谈吐征服了在场聆听讲座的每一位同学,“不忘先师,牢记使命,继大师遗愿,做杰出贡献”始终萦绕耳畔,此次讲座在同学们对北京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无限遐想中圆满结束。
(文/徐志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