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上午,2013有机反应机理国际研讨会在大学城图书馆学术报告厅正式开幕。该研讨会由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承办,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副院长吴云东教授和美国圣母大学终身教授、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兼职教授Olaf Wiest共同组织,该会议旨在表彰在国际上享有至高盛誉的四位杰出化学家Prof. Bob Grubbs、Prof. Ken Houk、Prof. Donald G. Truhlar、Prof. Paul Schleyer的突出贡献,并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化学精英共同交流学术思想。
Prof. Bob Grubbs就职于于CalTech,是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大学Victor and Elizabeth Atkins教授,2005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现年71岁。Prof. Ken Houk就职于UCLA,是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杰出教授,并于2010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现年70岁。Prof. Donald G. Truhlar就职于Univ. Minnesota,是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化学系教授,2009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现年69岁。Prof. Paul Schleyer就职于Univ. Georgia,担任美国乔治亚大学Graham Perdue教授及原国际理论与计算化学家协会主席,现年83岁。四位教授都是化学界四位极富盛名的化学家,他们都将毕生的精力贡献给化学教育和科研事业,如今依然工作在科研第一线。非常凑巧的是,这四位化学家都出生于2月27日。他们均出席了开幕式,也将在研讨会上做学术报告。
有机反应机理国际研讨会由Olaf Wiest教授主持,北京大学副校长、深圳研究生院院长海闻教授,深圳市南山区副区长纪震,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副主任邱宣出席了本次开幕式。开幕式上,海闻副校长做重要讲话,他指出,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的办学目标是建设成“北京大学坐落在深圳的世界一流国际化校区”,办学特点是“前沿领域、交叉学科、应用学术、国际标准”。作为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的八大学院之一,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院结合北京大学优越的办学基础,深圳雄厚的经济基础及毗邻香港的地理优势,已经拥有一系列可喜的科研成就。海闻副校长还提到,吴云东院士担任深圳市计算化学与药物设计重点实验室主任,也是在化学界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海闻副校长对吴云东院士及其他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院的老师们对世界各地的化学领域的科学家们的邀请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对到来的嘉宾们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并祝有机反应机理国际研讨会顺利召开。
开幕式上,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副主任邱宣表示,截至2012年深圳经济总量位居中国大陆第4位,是中国大陆经济发达的城市之一,依托其地理优势,深圳市的科学技术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她热烈欢迎了来自全球的嘉宾们,并对本次国际研讨会表示了十分的支持和充分的肯定。Ken Houk教授对大会作了简要介绍,并宣布了研讨会的正式开始。开幕式后,所有到场嘉宾合影留念。
(合影)
据悉,出席本次研讨会并做学术报告的嘉宾还有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Kohlenforschung研究所所长、杜塞尔多夫大学名誉教授、德意志学院院士、国际量子分子科学学院院士Walter Thiel,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化学系教授、教育部首批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周其林,北京大学长江特聘教授、深圳研究生院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院院长杨震,日本京都大学教授、国际著名理论化学与计算化学家、两任国际量子分子科学学会主席Keiji Morokuma,香港大学化学讲座教授、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杨丹,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中科院“百人计划”丁奎岭,中国科学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教授唐勇,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学者余志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龚流柱,首尔大学化学系副教授Tae-Lim Choi 及来自香港城市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等知名高校的青年学者。
(文:胡学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