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闻副校长参加2012深圳国际化城市建设研讨会并做主题发言
11月18日,2012深圳国际化城市建设研讨会隆重召开,本次研讨会以“开放、创新、绿色、文明”为主题,由深圳市外办、深圳特区报社、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招商银行联合举办,当代世界研究中心协办。这是深圳市在2010年正式提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之后举行的第二次专题性研讨会。广东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荣出席会议并讲话。本次会议由深圳市市长许勤、副市长张文分阶段主持。
![](/__local/2/5D/0B/67A629C88EFF5810358D15D02CE_9FFCD20A_13EE2.jpg?e=.jpg)
(会场)
作为2012深圳国际化城市建设研讨会的联合举办方,北京大学副校长、深圳研究生院院长海闻出席本次会议并做主题发言。海闻副校长与大家分享了过去一年里教授们的一项研究成果,即深圳国际化城市建设指标体系的内容。这个体系包括经济、产业、交通、管理、文化、生活、环境、影响8个一类指标,以及多个二三类指标。“按照这个指标体系,深圳离国际化城市还有距离。”海闻副校长说,他还分析了深圳国际化具体指标中哪些方面是亟待深圳“补课”的。
![](/__local/F/CB/56/EF38495EE4A171EE2BA2A1501BD_3146E0CD_15026.jpg?e=.jpg)
(海闻副校长做主题发言)
海闻副校长指出,与国内外国际化城市相比,深圳比较低的几个指标,一个是金融业,虽然比北京、上海发达,但和香港、纽约、伦敦比,还有一定差距。产业方面,目前来讲差距还更大一点,评分比北京、上海、香港、新加坡以及纽约、伦敦低得多。而在城市管理方面、社会服务方面深圳还比较低,评分只有0.88,和国内其他城市、亚洲城市、国际城市相比距离不小,如北京、上海是2.37分,香港、新加坡是2.38分,纽约、伦敦是3.61分。此外,文化开放、城市宜居性评分也差距较大。至于国际影响力,毕竟深圳是一个非常新的城市,国际影响力方面仍然有一定的差距。
“这些指标以及测算出来的数据,希望能成为深圳市未来国际化城市建设的参考。我们设立了明确的标准,我们就可以有的放矢地朝着这个标准努力。我们也希望这套指标体系以及缩小差距的实践能成为其他城市进行城市化建设的参考指南。”海闻副校长说。
研讨会上,“主题大会”主要围绕深圳国际化城市建设进行综合讨论,结合形势和城市发展规律开展总体路线设计。“转型发展和区域合作”专题会议侧重深圳如何实现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转型,如何深化与世界各地的合作、实现区域间资源更高效流动,如何利用区域优势深化合作、与周边城市共建国际化城市群等问题进行专题研讨。其中,由市外办联合我院共同开展的深圳国际化城市建设指标体系设计初稿已完成,将作为深圳开展国际化城市建设的重要参考。
研讨会上,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副会长吴建民,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冯氏集团主席冯国经,新加坡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中国和印度问题首席经济学家理查德•赫德,OECD港口城市研究项目主任欧拉夫•默克,香港科技大学创校校长吴家玮,全国政协委员、招商银行行长兼首席执行官马蔚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特别顾问末吉竹二郎等26位嘉宾参加此次会议并先后作精彩演讲,献智深圳国际化城市建设。其中,来自境外的演讲嘉宾比例大幅提升,占总数的一半。演讲嘉宾的代表性也更加广泛,演讲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并重。此外,深圳市还有36家单位提交了40余篇论文参与讨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