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儿童节之际,汇丰商学院师生一行30人在香港参加了亚洲全球对话,在领略金融大家风范、感受高端会议的同时,那人那景深深地印在了脑海里。
中国心*香港情
已经75岁高龄的前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先生一席关于中美关系的讲话着实感动了我,不仅仅是因为详实的内容,更是因为老先生那颗炽热的中国心和曾经亲历缔造和见证香港发展的那份深深眷恋和热爱。 董老以这样一句话开场,“欧美人喜欢以一个笑话开始演讲,我今天不会这样做,因为我的行为方式太中国了” 当然这也是一个笑话,但在带来笑声的同时也让大家深深地感受到了董老那份赤诚的中国心。
香港已经回归祖国怀抱15载,这十五年来,香港与祖国携手成功挺过了亚洲金融危机、“非典疫情”和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了香港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地位,并被公认为全球最自由开放的经济体和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祖国也因有了香港这个让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而更加开放和民主,深深地为拥有这样一颗闪亮的东方明珠而自豪。但多年来,港人习惯称自己为“香港人”而非“中国人”无意间触动了一些大陆人的敏感神经,大陆人在港偶尔表现出的“暴发户”形象以及对香港规则的不熟悉也频频被港人说成没素质。两地政治经济的发展不平衡使得一个小小的“地铁事件”也能引起轩然大波。但董老的一句话,使得两地一切的矛盾和不平衡都无关紧要了。“香港和大陆就像母亲的孩子们,在磨合中难免出现矛盾,但归根结底还是一家人。同样的文化,同样的血脉。无论经济发展程度如何不同,地域如何相异,语言习惯如何异同,但我们都是一样的中国人。”
在提问环节,有观众问道香港会在亚洲今后发展中扮演怎样的角色,董老的一番肺腑感言也让我感动颇深。董老深情说道,他为今天的香港感到骄傲和自豪,香港不仅在地域上是亚洲的中心,在经济金融上也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在亚洲地位不断提升,已日渐成为全球发展“第三极”的今天,香港扮演的角色也将日益重要,这不仅是机遇,更是一种责任。
“商界领袖”不是梦
海闻副校长作为知名学者在panel discussion环节着重强调的中国“户口”制度着实让我受益匪浅。他提到中国城市化进程在给中国发展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让全世界为中国巨大的发展潜力而惊叹。甚至在随后的午餐会上,英语老师AJ还频频为海闻副校长 的的的的的发言所展示出的中国巨大的发展潜力而感叹不已。
但最让我深受触动的还是海闻副校长作为战略教育家为汇丰商学院发展提出的战略眼光和对汇丰商学院所寄予的深情厚望。
作为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城市—深圳,南临亚洲乃至世界的金融中心-香港,北靠整个大陆,凭借极佳的地理位置以及改革开放三十年政策的支持获得了高速的发展。但是,遗憾的是深圳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甚至没有一所重点大学,尤其是没有一所一流的商学院。汇丰商学院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应运而生。在深圳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海闻副校长创立了汇丰商学院并获得了快速发展。八年来,汇丰商学院凭借其独具一格的办学理念和文化在国内商学院中独树一帜,并迅速获得着国内教育界以及各大金融机构的认可。汇丰商学院的快速发展与海闻副校长极具发展力的创新战略眼光、鞠躬尽瘁的付出以及全体老师同学的努力是密不可分的。
作为汇丰商学院的一员,我从内心深处感到非常地自豪,也肩负着属于自己的一份责任。虽然汇丰商学院还很年轻,但是成为商界军校、世界一流商学院这个梦想绝不是空想,而是基于对现实分析、战略发展并通过踏实实施可实现的可行目标。无论这个目标的实现需要五年、十年还是十五年,重要的是我们已经在路上了。而我们普通学生需要做的就是海闻副校长经常教诲那样“海阔天空地想,脚踏实地地干!”。是的,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让为我们的成长倾注了全部心血的海闻副校长恨铁不成钢的时候少一些,听到那句“汇丰商学院学生素质就是高”的自豪时刻多一些。
扬帆起航,征程明朝,我们的未来不是梦!
(文/常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