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作为汇丰商学院学生代表团成员之一,我亲历了Asia-Global Dialogue 2012香港全天的议程。此次论坛以“Towards a New Global Economy: Re-defining Asia’s Role”(亚洲在全球增长中的重新定位)为主题。作为亚洲经济金融界的一大盛会,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宾塞教授、世界银行前高级副行长斯特恩勋爵、中国银监会前主席刘明康、著名经济学者茅于轼等世界知名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论坛,并在此平台上展开对话、交流合作、积极探讨未来亚洲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战略。
Asia-Global Dialogue 2012全天议程紧凑,从早上morning plenary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欢迎致辞,到parallel session不同会场专家学者对亚洲热点问题的讨论,再到下午afternoon plenary美联储前主席等重量级嘉宾的发言与讨论,专家学者们对新阶段亚洲在世界经济中的责任使命、亚洲新的金融结构建设、中国与印度的经济增长模型扩展、亚洲的持续发展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与建议,在当前全球经济面临复苏挑战、亚洲在世界经济中的角色日显重要、中国需要转变增长模式等复杂的世界经济现状下,这样一次高端经济论坛意义深远。
6月1日清晨,汇丰商学院代表团乘坐的大巴从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驶往香港港丽大酒店。在进行注册登记与短暂的早餐后,我们有辛在主礼堂大厅聆听了斯宾塞教授的morning plenary。斯宾塞教授不仅是拥有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纽约大学商学院经济学教授、经纶国际经济研究学术委员会主席等头衔的经济学大师,更是研究发展中国家增长以及现金与发展中经济体接轨方面的世界权威。斯宾塞教授在欢迎词中指出,自美国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增速放缓,亚洲正逐渐成为世界经济新的重心,中国和印度作为蓬勃发展的新兴国家,其繁荣的市场对于亚洲乃至世界都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此次盛会恰逢其时,包括中国在内的整个亚洲都需要来自世界权威专家的思考与建议,以便承接未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发展自身的同时承担大国责任。而此次盛会给专家学者、企业家、政府官员以及其他各行各业的全球领导者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交流平台,期望能通过对亚洲在全球增长中的重新定位这一热点话题进行讨论,给出切合实际的解决方案。此外,斯宾塞教授还对经纶国际经济研究院的未来发展与社会责任提出建议。
欢迎词结束后,现场嘉宾学者积极参与讨论并提供个人观点。一位与会嘉宾指出未来是年轻人的,在这样的学术发展交流活动需要更多地让年轻人参与进来,年轻人是未来亚洲和世界发展的生力军。此建议引起了在座嘉宾的强烈共鸣,一位年迈的印度社会学者补充称,“我们今天人生的成就少不了社会的支持,而我们所剩的时日其实并不是很多,我们需要用有限的时间为下一代多做贡献,给他们提供更好的工作机会、更好的个人发展平台。年轻的一代是充满活力的一代,同时他们对未来的期望也是比较高的,我们需要更多地让他们参与进来才能真正了解他们的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平台,建设亚洲和世界更美好的未来。”此外,专家也建议,亚洲和世界发展的再定位与再平衡是需要时间的,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不是一次论坛就能解决的,需要一个有效的机制促进好的发展战略的实施,对亚洲国家来说,虽然其在世界的地位正日益增长,但是发展模式的转变任重道远。需要把资金从储蓄中拿出来用于消费与投资,金融的作用必须是balance between the finance and new sector(帮助金融业与新经济部门之间建立有效的平衡),进而推动科技的进步与可持续的发展,这样一种有效地持续的运行机制至关重要。除此之外,还要建立相应的反馈机制,在发展中遇到新的问题,在解决问题中继续向前发展。
接下来的parallel session,由四个分会场共同组成,议题分别是global supply chains (全球供应链管理)、Asia’s new financial architecture (亚洲新的金融建设)、evolving growth models-China and India(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增长模型扩展)、Asia’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亚洲的可持续发展),我参加了其中的evolving growth models-China and India分会场。会场提出了如果中国和印度保持现有经济增长速度并执行五年计划,他们将继续是世界经济的增长点。中印两国的资本深化与生产力发展是主要经济驱动因素,并从中印两国的持续改革是否会促进其成为高净值经济体等角度展开了讨论。在印度嘉宾做了印度发展现状分析后,海闻副校长以中国城市化存在的问题为主题发表了演讲。海闻副校长指出,中国特色的户籍制度是制约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因素,若户籍制度不进行有效改革,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进城工作后的住房、子女教育等基本问题,同时,土地所有权带来的机会成本也是制约人口从农村向城市流动的重要因素。农工作为一个庞大的群体,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影响不容小视,农民工进城有利有弊。一方面,农民工为城市发展提供劳动力资源,减轻城市人口老龄化负担;但是另一半面,很多农民工家庭面临separation的问题,即年轻人外出打工留守的老人和孩子将带来严重的家庭与社会问题,这是经济发展中的不和谐因素。城市化是未来中国发展的重点,过去中国靠出口带动的外生性经济增长模式是不独立的,也是不可持续的。未来中国的持续增长要靠内生的力量,而城市化正是这种力量的重要来源。中国每年有数以百万的农民工进城,这个增速至少在未来20年不会减小,那么这个人口结构的改变必将未来城市建设、住房需求、子女教育等问题的新挑战。同时,城市化也为服务业的发展、耐用消费品行业的增长带来强大的经济需求,必须有效地利用这一人口结构变化促进中国未来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的户籍制度、土地所有权、就业机会的创造等问题都迫切的需要改革。外国的专家学者对中印两国的发展非常感兴趣,称之为“龙象新纪元”,塞班斯、罗莫等经济学者与主讲嘉宾及现场参与者进行了进一步探讨与积极互动。
在afternoon plenary环节,前香港特别行政区特首董建华先生、美联储前主席沃尔克先生等重量级嘉宾在亚洲与世界的当前状况分析基础上,高瞻远瞩地从更广阔的视角提出了未来的展望与思考。现场专家学者与演讲嘉宾进行了积极互动讨论,现场气氛活跃,与会者各抒己见,交流思想。
论坛最后,经纶国际经济研究院院长沈联涛先生对大会进行了总结并致闭幕词,此次Asia-Global Dialogue 2012 香港论坛完成既定议程,圆满结束。
(文/董文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