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18日—24日,由新加坡国立大学环境研究所举办的新加坡国大—北大—牛津(SPO)双学位研究生项目导师合作研讨会在新国大举行,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倪晋仁教授、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环境与能源学院院长耿旭教授率团赴新加坡国立大学交流访问,研讨会后,与会教师参加新加坡国大—北大—牛津科研联盟(SPORE)项目水务行政培训活动。
2月18日上午,新加坡国大—北大—牛津(SPO)双学位研究生项目导师合作研讨会在新国大肯特岗会议中心举行,北京大学与新加坡国立大学高度重视此次会议,由倪晋仁教授带领的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部分教师、由耿旭院长带领的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环境与能源学院的部分教师和博士生以及新加坡国立大学环境研究所、化学系和土木环境工程系的部分教师共同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会上,新方SPO项目执行主任李房有教授与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环境与能源学院耿旭院长分别对SPO项目启动以来的活动和执行情况进行了回顾。耿旭院长重点从实验室建设、教师和学生概况以及奖学金提供情况等三个方面介绍环境与能源学院为SPO项目所做的准备。随后,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环境与能源学院的各位与会教师对相关研究领域及最新进展、学术专长及科研兴趣进行了介绍,并在安全饮用水集成系统,废水“减少,再用,循环再造”的综合利用技术,河流生态修复,以及高有机物富集水体的强化处理技术等研究领域展开了充分的交流和探讨。通过导师的研讨交流,双方深入了解各自的研究兴趣和研究方向,为未来双方合作指导专业学生及SPO项目顺利运行奠定良好基础。
2月20日到24日,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环境与能源学院代表团参加了为期五天的新加坡国大—北大—牛津科研联盟(SPORE)水务行政培训。
此次水务行政培训是SPORE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新加坡水务管理先进理念和经验介绍为主要内容,培训对象包括新加坡公用事业局、新加坡环境局、新加坡经济发展局等行政机构及通用电器、新加坡胜科工业有限公司等一批新加坡本地企业。在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环境与能源学院的推荐和联络下,深圳市本地科技环保领域的部分官员以及深圳市达实智能股份有限公司也赴新加坡参加了培训,并赴新加坡新生水展览中心、滨海堤坝、新加坡水务企业等多地实地考察学习新加坡先进水务管理经验。
培训中,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环境与能源学院院长耿旭教授做了题为“低碳发展中的水与能源关系”的演讲。同时环境与能源学院副院长邱国玉教授与参会的多家企业如通用公司、吉宝公司等进行交流并就未来合作进行了研讨。
SPO项目背景介绍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环境与能源学院在原有学科基础上组建于2009年,学院定位为培养新兴交叉型人才,即为了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求,以解决环境与能源实际问题为任务和使命,不仅着眼于过去,更放眼于未来能源效率的提高和环境污染的减少。
为了适应学院培养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的科技精英人才、开展前沿性的学术研究并提供解决区域和全球性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方案、为满足人类社会对能源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服务的办学目标,近年来学院着力与国际知名大学合作,打造一个开放的国际交流平台,SPO项目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2005年,SPO项目由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倪晋仁教授首倡,2010年6月三方正式签署协议,建立“水与环境技术”教学科研合作平台并展开三校在学科发展、技术研发和成果应用领域的合作。SPO项目总金额约3亿元人民币,无论是新加坡国立大学还是北京大学,该项目都是双方开展国际交流历史上最大的一笔合作基金。
SPO双学位项目资助的学生学习年限为3年。其中,在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学习2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学习1年。研究生满足两校各自硕士毕业和学位要求后,将分别获得北京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硕士学位和新加坡国立大学理学硕士学位。该双学位项目采用联合导师制,每名学生由分别来自北京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导师联合指导,参与两校导师共同开展的科研合作项目。2011年9月,首届SPO班在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环境与能源学院举行开班仪式,标志着该项目正式启动。
(文: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