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应北京大学校友会之邀,许多鹤发童颜的老北大人来到了坐落于深圳的南国燕园。时隔数十年,重返北大,初进南国燕园,这些老北大人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他们对北大深圳研究生院又有什么样的印象和期待呢?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老校友。
“北国燕园古朴大气,南国燕园现代充满活力”。58级化学系校友黄先生如此评价南北国燕园。黄先生是第一次来到北大深圳研究生院,他曾经从事研究海军装备的工作,现已退休在深圳生活。他觉得南国燕园和北大本部都很漂亮,但各有特色。
崔元方女士是从报纸上看到这次校友会将要在深圳举行的,“看到这个消息,我特别高兴,马上就决定要来”。崔女士是56级北大植物生命科学系学生,曾经从事相关科研工作,退休后,组织了一家植物花卉公司,继续从事名花园艺的工作。她告诉记者,她先生也是北大的,是她同班同学,这次本来计划一起来,但临时有重要的事情未能赶来。
黄先生和崔女士都很赞赏南国燕园的环境,黄先生的评价甚至带着点诗意,“靠山临水,绿树环绕,环境幽雅”。他们都很喜欢这里清新的空气,觉得这里是一个适合读书的好地方。两位校友勉励他们年轻的深研院“学弟”“学妹”要好好读书,踏实工作,把专业发挥出来,把业务钻研透,做到理论能够联系实际。
63级的齐先生毕业于北大文学院,作为北大校友会的理事,他对深研院有着更多的思考,“我参加了去年的校友会,今天是第二次来北大这个深圳的家。这里环境很好,很漂亮,但却感觉缺少了什么。没了北大到处讲座的布告栏,没了那浓浓的北大味儿。”所以,他真切地希望这里的学生能真正领悟北大的底蕴,继续发扬北大的精神,把这里变成真正的北大南国燕园。
同时,作为《深圳晚报》的副总编辑,齐先生更多地在新闻传播的专业领域表达了自己的想法,给深研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同学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我一直认为应该开门办大学,通过与外界的合作,增加同学们的实际工作能力。”他认为,深圳是一个特殊的城市,会有很多机会。作为研究生,作为新型新闻传播人,不能关在学校里死读书,读死书,而应该“走出校门,多多参加社会实践,锻炼自己的能力”。
当看到资料中夹有一份《南国燕园》的校报时,齐先生尤为兴奋,并从专业出发,在内容、版式方面,给学校的“学弟”、“学妹”们提出了很多中肯、实用意见和建议。
“北大人在社会上工作,总让人感到书生气十足,搞不好人际关系,所以你们将来走上社会在这方面要多加注意。不过,北大人愿意独立思考,敢于挑战,这是我们的精神,你们应该把他继承下去,发扬光大。”崔女士对所有的北大学子做出了评价并提出了希望。
相聚南国燕园,共话同窗友情。深圳聚集了数千北大校友,在这里,他们不寂寞,因为南国燕园为他们搭起了近在咫尺的家。同样,虽然远离北大本部,这里的同学也并不寂寞,因为有这么多的北大人就在他们身边。
(范文清 张玉)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2005年10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