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燕新闻

首页 > 南燕新闻 > 正文

深圳市创业发展回顾与展望--记李灏同志专题报告会

2005-08-29

新学年伊始,众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子来到深圳这片热土,但深圳究竟怎样?深圳的优势有那些?劣势在哪里?未来有怎样的前景?这些都是同学们非常感兴趣的问题,也关心到同学们对自己未来生涯规划的设计。让同学们“了解深圳,热爱深圳”是深圳研究生院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工作,为此,我院特别邀请原深圳市委书记、北京大学兼职教授李灏同志于8月27日来到我院,在会议中心为2005级新生作了关于深圳市创业发展回顾与展望的专题报告,并与我院师生进行了亲切而深入的交流。

李灏同志在85年改革开放之初就来到深圳,加入对深圳建设贡献巨大的“拓荒牛”的行列,亲身经历了各类歌曲、报告文学中提到的“深圳奇迹”的整个开创过程,对其中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细节都了若指掌,他的报告为初来乍到的新生们展示了一幅比网络和书本的描述更为详实、具象的历史画卷。他说,深圳的成绩完全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导思想下产生的,因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对外开放的基本路线,对外开放则必然牵动着体制的改革,而这二者正是深圳发展的重要因素。从名不见经传的南疆渔村,到农副产品出口基地、示范出口加工区,再到小平同志亲自确定和过问的经济特区,李灏同志向我们娓娓道来“一番风雨路三千”的历程。真是一路走来,感悟颇多,数字史料,更是信手拈来。

李灏同志很高兴地谈到这是他第一次来到北大深圳研究生院,所以他更愿意与师生进行互动交流,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同学们的提问。同学们对此亦是积极响应,踊跃发言,纷纷从社会、学校、个人的不同角度提出问题。

在回答同学问题的过程中,李灏同志提到深圳的经验就是敢闯,贡献在于响应中央“多创外汇,多创税收”的目标,同时深圳每年还将财政收入的2%投入合作发展基金,以低率贷款、建立学校等形式帮助贫困地区发展,实现“先富带动后富”的既定战略。

有的同学问到由于国内开放的范围越来越广,深圳的政策优势正在逐渐淡化,在这种情况下,深圳如何找到新的支点,保持可持续的和谐发展。李灏同志答道,他早在86年的时候就提出了深圳是一个“按照国际规则打篮球”的地方,因为深圳的产业大多都面向国际市场,因此市场规则与国际接轨必不可少。90年代深圳已经正式确立了自己的目标,那就是为建设国际化城市而努力,而这也是深圳今后的定位。李灏同志还回应了一段时间以来对于特区是否有必要继续保留的争论,他认为现阶段我国社会需要的是自我完善式、渐进式的改革,而不是小打小闹的改良,或是否定一切的革命。而正如毛泽东同志和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的,中国是个大国,情况复杂,改革不能象俄罗斯那样全国上下开展休克疗法。建立深圳特区的思想理论根源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实验理论,通过局部地区的实践来检验改革方案。从这个意义上说,特区作为改革的试验田和先锋兵,仍具有存在的重大价值。这也正是深圳的另一个贡献和定位——为改革而服务的特区。

针对师生们最关心的大学城今后的发展方向问题,李灏同志谈到早在大学城创立之初他就非常支持这一方案,并且一直以来都为之摇旗呐喊。他说大学城的方案经过了上自国家机关下到深圳政府的深思熟虑,还得到了李岚清同志和李贵鲜同志等的关心和过问。目前深圳市有能力,并且已经在举办职业技术学院方面取得比较好的成绩,但是高等教育领域的欠缺则需要大学城来弥补。今后大学城的发展仍将坚持名校与深圳紧密合作、优势互补的路线,深圳提供产学研结合的有利条件,北大等高校则提供师资、文化支持。最后李灏同志鼓励同学们好好珍惜在深圳研究生院的学习机会,并预期这段时间的学习将对他们的将来影响深远。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2005年8月29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