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勉励南燕学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3月23日上午,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举行2023-2024学年春季学期“思政第一课”。“思政第一课”由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深圳研究生院院长张锦院士主讲,题目为“做‘常为新’的南燕人”。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党委书记谭文长主持“思政第一课”。
思政第一课主会场
2023级全体研究生,党员骨干培训班学员、高级团校学员,团委、研究生会、党建研究会及各学院主要学生干部,各学院学工系统辅导员、班主任,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等七百余人在主会场会议中心、分会场D栋教学楼阶梯教室和C栋教学楼105教室参加“思政第一课”。
张锦指出,北大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最早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最初的重要活动基地,为民族的振兴和解放、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强调,一代代北大人在科技强国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锋作用,形成了服务国家需求的红色基因和重基础、强交叉的优良传统。
张锦授课
张锦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北大坚持“四个面向”,一体推进战略导向、前沿导向、市场导向的基础研究,按照“以理启工、以文冶工、以工促多”的理念深入开展新工科建设,努力打造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生力军。
张锦表示,深圳研究生院是北大新工科建设的南方基地。建院22年来,深圳研究生院的建设和发展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要坚持“问题导向、南北联动、AI牵引、创新融合”的理念,融汇北大的学术优势和深圳的在地资源,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强化科研能力,突出国际化办学特色,优化校园环境,努力打造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区域产业相耦合的北大-深圳协同创新共赢体。
张锦希望,南燕学子要始终牢记北大人的使命与责任,努力传承北大的红色基因,赓续北大的红色血脉,从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中汲取养分,努力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原始创新,使中国向着好的、往上的道路走。
谭文长在主持时指出,今年是北大的学科质量年,学科质量的提升离不开青年学子的积极参与和主动作为。他殷切期望各位同学准确把握科技创新的新形势新任务,充分认识基础研究的重要意义,领会深研院“问题导向、南北联动、AI牵引、创新融合”的发展理念,求实创新,接续奋斗,积蓄青春力量,担当青年使命,以青春智慧助力北大学科高质量发展,为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奉献北大青年力量,“做‘常为新’的南燕人”。
集体合影留念
院系学生代表感想:
在认真学习张锦院长的思政第一课时,我看到了北京大学在百廿年前的中华大地上冉冉升起,在剧烈的社会历史变革中积极承担着传播先进思想、促进科学教育的进步乃至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责任;我还了解到了南燕园自建立的二十余年来是如何坚持南北联动,不断加强各方面建设的历史轨迹。“常为新”要求我们能够立足当下,面向未来,把自己的个人发展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既要结合国家与社会的发展推陈出新,又要传承北大红色基因,赓续红色传统。我以能够成为一名南燕人而深感光荣与自豪,作为一名北大学子和中共党员,我定能将思政第一课的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未来的征程上时刻保持高昂的斗志,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积极做出北大人、南燕人的贡献。
——信息工程学院2023级硕士生邓学翔
今天张锦院士主讲的思政第一课带领我们回顾了北京大学与党和国家同心同向同行的光荣历史,介绍了北大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征程中展现的新担当、新作为。北京大学自建校以来便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从“五四运动”到“两弹一星”,从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结晶到“985工程”,一份份举世瞩目的成就让我感受到了一代代北大人传承下来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光荣传统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治学精神。在未来,我们要继续坚持北大的优良传统,把握正确方向,做常为新的南燕人,实事求是,锐意创新。作为一名科研领域的学生,在未来的学习过程中,应重点关注科技创新领域的关键问题,将个人发展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紧密结合在一起,争取为国家解决卡脖子的问题,为推进我国基础科学研究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
——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院2023级博士生陈嘉峻
今天听完张锦院长以“做常为新的南燕人”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思政讲座后,感触颇深。张锦院长以北大的发展与变革历程起笔,讲述了在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过程中北大精神的不断形成,指明了作为南燕人的我们应当如何在当下接续奋斗的方向。125年来,北京大学始终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北大青年始终与时代的脉搏同频共振。作为一名南燕学子,我一定会努力赓续北大的红色基因与血脉,从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特区精神中汲取养分,让青春在新时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绽放绚丽之花!
——环境与能源学院2023级硕士生邵宇铭
百廿北大,风华正茂。在这春日暖阳之际,我有幸学习了张锦院长为深研院师生所做的“思政第一课”。百廿纵流,岁在维新。张锦院长以“做‘常为新’的南燕人”为题,带领我们回到那个“五四火炬”熠熠燃起的“觉醒年代”,看北大青年以爱国精神为炬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奔走百廿,归来仍是少年。北燕南飞,“星火”相传。今年3月全国两会胜利召开,指出要继续“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张锦院长从北大人科技创新的历史成就、当今中国科技创新事业的新形势新任务谈到我辈学子的时代使命,对我们寄予了深切希望。作为一名南燕学子,我将牢记张锦院长的殷切寄语,以“问题导向,南北联动,AI牵引,创新融合”十六字发展理念为引导,以国为念、奋楫笃行,努力“做‘常为新’的南燕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接续贡献北大学子的青春力量!
——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2023级硕士生刘奔腾
思政第一课不仅仅是一堂课,更是一个让我深入了解国家、民族和时代发展的重要机会。课堂上,张校长为我们详细解读了包括北大发展历史在内的诸多内容,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入的分析,使我对思政课程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我深感思政课程不仅仅是对我们进行思想教育,更是培养我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课程。
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正式大学。自国子监和科举制度取消、京师大学堂成立以后,即成为中国唯一官方最高学府和官方教育行政机构。1912年5月,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国立北京大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被冠名“国立”的大学,严复担任校长。1917年,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义”,使得北京大学思想解放,学术繁荣。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一批重要的历史人物都曾在此时期在北京大学任职或任教,鲁迅也在此兼讲师一职。北大因而成为开风气之先的“新文化运动”中心和多种社会思潮的策源地。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北大是中国“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等运动的中心发祥地,也是多种政治思潮和社会思想在中国的最早传播地,有“中国政治晴雨表”之称,享有极高的声誉和重要的地位。
这次学习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思政课程的重要性。它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我们认识世界、了解社会的重要途径。通过学习,我更加明白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和理想。未来,我计划将所学的思政知识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和综合素质。同时,我也希望能够将所学的知识传递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了解思政课程的重要性。
总之,这次思政第一课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它不仅提高了我的思想素质,也为我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更加努力地学习、科研,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和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新材料学院2023级硕士生冯时
通过张锦院长的思政课,我不仅对北大历史与精神底蕴认识得更加深刻,也对于北大深研院AI4S的学科建设路径更加了解。从蔡元培先生倡导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到“五四运动”的思想启蒙,北大始终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在北大深研院迎来建院22周年之际,我们更需要赓续北大精神,做“常为新的南燕人”,不断进取、与时俱进,将技术与社会科学理论相结合,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
——汇丰商学院2023级硕士生周泓杰
聆听了张锦院长的思政第一课,我受益匪浅。张锦院长不光为我们介绍校史校情和北大青年风采,更从技术发展、科技研究等方面强调青年个人命运与祖国发展联系的重要性。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张锦院长提到,想要突破关键技术难题就要注重基础研究。作为法科学生,想要深刻理解、应用法律,也应注重基础法学理论的学习。夯实基础,稳扎稳打,打磨本领,为社会创造价值,这才是作为新起点南燕人、新征程北大人、新时代中国青年应该努力的方向。张锦院长的叮嘱和循循讲解将会是我接下来前进的航标,让我的青春更加绚烂精彩。
——国际法学院2023级硕士生李昕蓉
今天有幸聆听张锦院长讲授的题为“做常为新的南燕人”思政第一课,令我备受鼓舞。讲座中张校长介绍了北京大学自1898年以来的创办与发展史。北大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积极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培养了一批批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栋梁之才,在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了突出贡献。2001年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落户鹏城,北大兼容并包的学术精神同深圳这座青春拼搏、积极向上的城市精神深度融合,给予了我们南燕学子最好的成长土壤。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定将牢记张锦院长的嘱托,用青春之笔书写属于南燕学子的时代华章!
——汇丰商学院2023级硕士生、研究生党建研究会党建活动部干事吴泽松
在这阳光明媚的春日里,我有幸参加了由我们敬爱的张锦院长主讲的“新学期思政第一课”。张锦院长首先带我们回顾了北京大学悠久而辉煌的历史,他的话语仿佛一座时光机,让我们穿越回那些重要的历史时刻,感受到了北大人在国家民族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的豪迈与勇敢。随后,院长讲述了北大在现代科研和教学领域的发展成就,以及北大深研院如何在南北科教资源的联动下,不断推动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这不仅让我对北大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也坚定了我选择北大深造的初心和信念,激发了我对未来的无限向往。国际法学院本就是涉外背景下学院创新的结果,作为国际法学院的一名2023级硕士生,在学习美国法和中国法的同时,我时常思考如何成为“常为新”的南燕人。法律是一门人文学科,“常为新”就需要时常“走出去瞧”,见识世界各地的法治风景,博采众长,为我国未来的法治建设添砖加瓦。在未来的学习和研究中,我会更加努力,高标准严要求自己,力争在我的专业领域内做出贡献,为国家的法治进步与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而作为高级团校培训班的学员,我们更应当秉承“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北大精神,将个人发展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不仅要在学术研究上取得突破,更要在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国际法学院2023级硕士生、高级团校学员邹东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