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8日,南燕大讲堂第110讲于北大深研院 C栋105教室拉开帷幕。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爱丁堡皇家学会会员、爱丁堡大学名誉教授、牛津大学荣退教授阿利斯泰尔·博思威克(Alistair Borthwick)受邀为深圳研究生院师生带来题为《Human and Natural Impacts on Large Rivers》(人类和自然对中国大江大河的影响)的讲座。讲座由环境与能源学院院长秦华鹏教授主持,邱国玉教授、许楠教授、李瑞利研究员、Maurycy Daroch副教授、冀豪栋助理教授、余珂助理教授等教师一同参加。
博思威克教授开讲南燕大讲堂
“Journey to the East!”博思威克教授以西游记之反意为引,首先向大家分享了其与中国的深厚渊源和与中国学者的浓厚情谊。作为深耕于工程科学领域研究已近半个世纪的国际专家,博思威克教授已与北大倪晋仁院士团队围绕水动力学基础理论、水环境改善技术以及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治理,开展了20多年的实质性合作。在北大工作期间,除参与科研项目外,其还与倪晋仁教授团队合作指导研究生科研工作,开设水环境领域相关讲座,并作为共同主席主持了北大主办的一系列国际会议。2020年,北大向博思威克教授颁发“第二届燕园友谊奖”,以表彰其在促进中、英于科学领域全方位合作方面做出的重大贡献。
“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数十个中华文化典故,多篇中国文学诗歌,博思威克教授以高屋建瓴的多元视角,向听众娓娓道来讲座主题:探讨中国的河流文化属性及其悠久的水利工程史,探究人类和自然对黄河、长江和湄公河的影响。从大禹治水到南宋马远画作《水图》,从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到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博思威克教授生动展现了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对中华文脉塑造的重要性。针对于三大河流水和泥沙通量,教授用翔实的数据和丰富的图表指出,中国南北地区间水文情况差异巨大,历史上曾发生过严重的洪涝和干旱灾害。来自黄土高原等河流侵蚀强烈地区的细小泥沙在过度输入下,造成了中国主要河流的淤积。由于气候变化、泥沙淤积、采砂活动以及三峡大坝、南水北调工程等的建设,河流的水沙通量也相应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其中人类活动相较于气候变化有着更大的影响。
“Challenge is to achieve sustainability.”最后,博思威克教授以李清照的“水光山色与人亲”为寄语,表达了其对中国大江大河治理的美好愿景,并为此提出几方面建议:一是更加鼓励公众和利益相关方的充分参与;二是加快健全环境生态监测系统;三是更加全面地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四是确保通过内行专家来进行更科学的评估;五是进一步完善工程实施的人员安置政策。
报告结束,掌声雷动,博思威克教授文理相通、理实交融的精彩讲演赢得了在场师生的阵阵喝彩。在互动交流环节,博思威克教授对师生的提问一一进行了热情细致地解答。最后,秦华鹏教授向博思威克教授赠予“南燕大讲堂”纪念牌。
博思威克教授向中国朋友们表示感谢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作为一直关注着中国环保事业发展的“中国通”,博思威克教授早在2018年便接受了新华社驻伦敦记者的采访,对中国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被联合国授予“地球卫士奖”给予了高度肯定。未来,博思威克教授融会贯通的治学思维和宽广深厚的人文情怀,必将更加激励深研院学子继续践行好“专业知识、综合素质、国际视野、社会责任”的培养目标,为前沿探索和社会治理贡献更多南燕智慧、深圳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