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峰会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国家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及福建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吸引了政、产、学、研各界专家齐聚福州,共同探讨数字中国建设的新篇章。4.29日上午开幕式,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等领导分别发表致辞或讲话。
李挥教授在开幕式上
我院李挥教授受邀出席开幕式并在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有福之州·对话未来”论坛上,发表了题为《数据空间安全可信的方法论及对AI大模型的挑战》的主题演讲,为与会嘉宾带来了一场关于可信数据空间与未来网络安全的深度思考。
李挥以数据空间安全可信方法论为切入点,剖析了AI大模型面临的挑战。他指出,数字要可信安全首先要解决网络的可信安全,网络可信安全了那么数据空间的可信安全就回事半功倍;否则就是事倍功半。AI大模型依赖海量数据训练,但数据质量问题与安全隐患可能引发模型偏差甚至恶意利用。通过数据加密、身份认证、访问控制、数据溯源与安全审计等手段,构建安全可信的数据空间,确保AI大模型的数据质量与运行安全,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健康发展筑牢根基。李挥认为,数据空间的安全可信是AI大模型应用的前提,只有在安全可信的数据环境中,AI技术才能充分发挥其潜力,推动各行业的智能化转型。
李挥教授的演讲聚焦数据安全与网络架构创新,引发广泛关注。直面IP网络安全隐患,提出多标识网络新体系。李挥教授在演讲中指出,当前以IP协议为核心的网络架构存在三大安全挑战:网络空间主权单边垄断、缺乏内生安全基因、架构固化难以演进。他通过详实的数据和案例证明,传统IP网络在应对高级别攻击时存在根本性缺陷,并强调:“网络安全可信是数据要素安全流动的基础,而IP网络的确定性安全解在理论上已被证明无法实现。”
为此,李挥教授团队创新性提出“多标识网络体系(Multi-Identifier Network,MIN)”,其核心特性包括:(1)主权平等:通过层级化联盟链架构实现多边共治,保障各国网络空间独立主权;(2)内生安全:融合数字护照、数字签名等技术,从底层免疫经典网络攻击;(3)灵活演进:支持IPv6、NewIP等多元标识,兼容现有体系并面向未来扩展。
实证效果显著,应用场景广泛。演讲中,李挥教授展示了MIN网络在渗透测试中的卓越表现——成功抵御包括木马植入、端口扫描、ARP攻击在内的所有经典攻击链,安全性能较传统IP网络实现指数级提升。目前,MIN已在多个领域落地应用:在通信领域,与中国移动合作开发5G可信主权互联网技术;与联通集团进行可控跨境数据流通研发及跨境金融领域;在卫星互联网领域,携手天广卫星推动空天地海一体化安全通信。
呼吁共建可信数据空间。李挥教授强调,MIN体系不仅是技术革新,更是全球网络空间治理的新范式。他倡议国际社会携手推进多边共治,以技术创新为基石,构建“法治、安全、和平”的未来网络生态,助力数据要素的高质量流通与数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以“二十五载奋进路 数字中国谱新篇——数智引领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汇聚全球顶尖专家,展示数字技术前沿成果。李挥教授的演讲为“数启未来”论坛注入关键洞见,进一步推动了数据安全与可信流通领域的国际合作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