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4日-16日,第二十七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以下简称“高交会”)在深圳举行。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以下简称“北大深研院”)集中展示了AI赋能、绿色低碳、智能城市、精密仪器等领域的多项创新成果,荣获本届高交会“优秀科研成果创新奖”和“优秀展示奖”。北大深研院科学研究处处长史莉莉、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以及各学院讲解员在现场为观众进行详细介绍。

高交会现场
北大深研院在本届高交会上的展出具有两大亮点:一是以“科学智能(AI for Science, AI4S)”为引领,突出展示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各类实体经济领域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应用;二是四个项目团队在首发首秀路演区进行现场路演,涵盖量子点及有机红外成像芯片、ChromAI Prep、AI4SLAB和ChatExcel等重点项目,科研团队现场讲解技术成果,现场反响热烈,与嘉宾观众围绕项目前景与商业价值深入交流,达成多项合作与转化意向。

项目团队路演
AI驱动新质生产力,赋能产业创新升级
北大深研院积极响应国家“人工智能+”行动部署,在本届高交会上系统展出了AI技术在办公、养老、制造、科研等领域的创新应用,以AI技术推动生产生活与科研范式的智能化转型。
在智慧办公展区,由北大深研院团队研发的ChatExcel数据智能体平台成为关注焦点,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参观者体验。这款创新产品通过简单的对话交互,就能完成复杂的Excel数据处理,将传统需要数小时的工作压缩至一分钟内完成,极大提升了办公效率,目前已服务超千万用户。

智慧办公展区
在国家积极推动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的战略背景下,北大深研院用AI技术赋能银发经济,叶韦明-张浩然团队推出“灵犀”非语言意图识别系统,通过智能感知设备实时捕捉老人需求,实现精准照护响应,为推动智慧养老普惠化提供了可行方案。

与会者参观“灵犀”非语言意图识别系统展台
科研自动化展区同样亮点纷呈。ChromAI智能液相色谱仪实现了从进样到分离的全流程自动化,为药物研发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支撑。而同样备受关注的AI4S LAB科研平台,则通过智能体协同系统,将传统科研流程从数周缩短至数天,展现了智能技术在科研领域的变革性力量。

科研自动化展区讲解参观
绿色技术协同发力,支撑生态文明建设
围绕国家“双碳”目标与生态文明建设需求,北大深研院在绿色低碳领域推出污水生物脱氮与土壤修复两项关键技术。前者通过优化菌群与旋流分离工艺,构建高效低碳脱氮系统,降低50%以上能耗与成本,已在全国23个项目中推广应用;后者基于稳定化硫化亚铁纳米材料,实现对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典型污染物的高效原位修复,为我国污染场地治理提供可靠技术支撑。

新型绿色低碳技术讲解
智慧城市全域赋能,构建数字治理新体系
北大深研院积极响应国家智慧城市建设战略,在本次高交会集中展示了面向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技术和平台,为城市更新和治理现代化提供关键技术支撑。城市规划设计学院推出的“博雅智城CitySPS”平台融合多源数据与城市模型,实现了对城市发展态势的精准评估与模拟预测,为城市规划管理提供决策支持;张浩然助理教授课题组研发的“小世界AI系统”能够准确预测人群移动规律,在春运等大规模人员流动场景中预测精度超过90%;同时展出的电子垃圾塑料高效回收技术,通过溶剂法实现塑料不降级循环利用,为城市资源循环提供绿色解决方案。

“博雅智城CitySPS”平台融合多源数据与城市模型展台
新材料自主突破,打造高端智造新引擎
新材料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与产业升级的关键基础,在本届展会上备受瞩目。孟鸿教授团队成果转化企业汉辉芯辰推出量子点及有机红外成像芯片,实现短波与中波红外波段的高灵敏度、低功耗成像,在无光环境下仍可呈现全彩视觉,广泛应用于安防、医疗与工业检测。同时,智能节能电致变色材料实现通过电压精确调控颜色与透光率的技术突破,支持柔性穿戴与建筑节能等多场景应用,为新一代智能设备发展提供材料基础。

智能节能电致变色材料展台
北大深研院始终坚持与区域“20+8”产业布局紧密结合,以“问题导向、南北联动、AI牵引、创新融合”为发展理念,积极打造驱动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密集型产业发展的智慧引擎。本次高交会集中展示的系列科研成果,充分体现了北大深研院在交叉学科研究、关键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应用方面的综合创新能力。北大深研院将继续致力于建设北京大学“新工科”南方基地,展现立足湾区、服务国家的使命担当,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与现代化强国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

工作人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