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首页 > 专题报道 > 正文

Thiri:“一带一路”的绿色守望者

2017-11-06南燕新闻社

      编者按: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从启蒙到研究生,我们的每个学习阶段都离不开老师们在身后指引。教师们的担当,正所谓“三尺讲台三寸笔,十年树木十载功”。古有仲尼门下三千桃李,今有南国燕园新进多位青年教师。他们各自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又将在南燕书写怎样的新篇章呢?且听,在南燕,我师说——
 
      面孔:Thiri Shwesin Aung,女,缅甸籍,目前在北大深研院环境与能源学院开展她的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绿色环境政策,主要内容是为共65个国家涉及3大洲参与在内的“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制定标准化的环境影响评估系统。作为一名环境科学家,同时也是一名化学工程师,她主要关注环境和社会影响评估,以及工业污染管理。当前,她的着眼点主要是中国缅甸双边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环保人在中国
     Thiri本科在仰光大学学习化学,硕士在马来西亚国际伊斯兰大学读的是MBA(工商管理硕士),博士期间从事能源投资研究,中间还在一家全球知名的医药公司工作过两年,现在她的研究主要着眼于中缅“一带一路”倡议合作中的自然资源开发项目相关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面对过往跨越多国的学习和工作经历,她介绍说,自己一直都在从事环境方面的研究工作,这些年学习和研究的方向有稍微调整,并不是完全转行,只是研究侧重点、视角有所调整。现在,她的工作重点不再是污染物的研究,而是从一个宏观的视角,来评估建设项目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和风险。
      Thiri说,由中国主导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在世界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在缅甸也引起极大反响。作为缅甸最大的合作伙伴国,中国在其境内有巨额投资。目前,缅甸境内的三个最重要的中资项目:中缅油气管道、莱比塘铜矿、密松水电站项目,均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反对,中国企业因此每天都遭受到巨大的损失并要承担大额的赔偿费用。
     一方面缅甸希望借助“一带一路”的契机来发展自身经济,另一方面该国民众也表达了对环境可能遭到破坏的隐忧。当前缅甸百姓中间,存在一些抗议的声音,主要是由于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和专业知识结构差异,造成了信息不对称,因此当地的民众对于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和风险并没有正确的认知。民众并不清楚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环境污染,往往是看到河流是否脏臭、作物是否减产这些现象就判断建设项目使得当地环境恶化,这样一来,双方的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中国、日本、韩国是在缅甸投资最多的三个国家,然而,当地社区居民对于日本、韩国项目的接受度比中国普遍更高。究其原因,在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日资和韩资企业更注重民众参与,减少双方的误解和摩擦,故而民众对项目建设的接受度也就越高,而中资项目在与当地居民沟通协调这方面工作略显逊色。Thiri认真地说到,自己的工作就是为“一带一路”倡议制定标准化的环境影响评估系统,以促进相关项目落地,加强中缅之间的合作。
 
    寄语南燕学子
    作为过来人,记者请Thiri对北京大学的研究生就学术和科研提一些建议。Thiri谈及科研人最应当具有的品质,前三点应该是:好奇心、创新性和坚韧力。她认为,作为北大的学生,所拥有的平台已经非常好了。优越的研究条件固然很重要,但是更为关键是研究者本身,因为科研工作者本身才是科研创造的主体。北大的学生,不应囿于课堂和实验室的方寸天地,而应放眼全球,关注环境领域最前沿发展。对于研究生来说,最基础的,就是平时多浏览行业相关网站,多阅读文献资料,关注行业最新动态。
    当问及将来的打算,Thiri表示在完成她的博士后研究后,她想进入大学当老师,一边教学,一边继续她的科研之路。她告诉记者,之后将会前往一个西方国家,体验不一样的生活,正在考虑的是美国或者加拿大。
    在交谈中,记者能感受到Thiri的爱国热情。中学开始即在国外求学,她见识过、体会过多种多样的文化和社会,其间多次提到,与现阶段的中国相比,缅甸是一个经济上欠发达的国家,现在亟需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常年在国外工作和学习的她,有着国际视野,却并不认同西方主流媒体对缅甸人权以及民主方面的指责。她认为,总体来说,缅甸还是相对民主的。
 
   为所爱跨越山海
    当问及为何来到中国,Thiri直截了当回答,因为嫁给了一个中国人。他们是马来西亚MBA班的同学,在那里相识、相爱,最终携手走入婚姻的殿堂。作为一个中国媳妇,Thiri要学习和适应的东西有很多。其间谈到,对她而言,微信就是一件神奇的事物。她在缅甸国内的亲人为了方便和她视频聊天,专门下载了微信,通讯录只躺着一个联系人,就是Thiri。
    说到这里,她自己也笑了。Thiri坦言,自己刚到中国时,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曾给她带来过不小的烦扰,好在有先生的陪伴,她迅速的适应了中国,不仅是生活习惯、社交方式,也快速培养出了中式的思维方式。
    Thiri努力向记者描述在中国发生的、对她来说有趣的故事。比方说,她向中国环保部递交了一份报告,之后一直在等待审批通过。采访当天,她收到一条快递短信通知,在信封未拆之前,她以为是自己期待已久的、通过审核的报告,打开一看结果是一封拒信,上面写明了为何不能通过的原因。这种“中国式通知法”让她感到好笑之余又略带失望。
    巧合的是,在采访结束后第三天,记者有幸与Thiri的博士后导师栾胜基教授进行了交谈。栾教授对Thiri评价很高并介绍说道,他的这位女弟子不仅在学术上作风严谨、见解独到,在生活中也非常阳光温暖、有梦有趣。
 
    深圳是一个青春、清丽而富有朝气的城市,北大深研院是一所主张开放包容、鼓励创新活力的研究生院,我们祝愿Thiri和所有新南燕人一样,在南国燕园创造、体味同时也收获更多的美好!
 
快问快答:
1、您的口头禅是什么?
Where there's a will, there's a way. (有志者,事竟成)
2、回到缅甸后您最想做的一件事情是什么?
当然是去看我的爸爸妈妈啦,和他们一起享用美食。
3、您是家里唯一的孩子吗?
不是的,我还有两个姐姐,是家里最小的孩子。
4、最喜欢的中国旅游景点是哪里?
成都的大熊猫基地。
5、最喜欢南燕哪个地方?
汇丰大楼里的星巴克。
6、迄今为止您最难忘的一天?
遇见我先生的那一天。
7、科研工作压力大的时候,会怎么放松自己?
锻炼吧,几乎所有运动我都喜欢,像瑜伽、游泳、慢跑等等。
8、最崇拜的人是谁?
我的父亲。
9、最喜欢的作家?
Jane Austin.
10、最喜欢的中国食物是什么?
饺子,我和先生常常会一起包饺子。
 
(文/谢卫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