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首页 > 专题报道 > 正文

张文佳: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2017-11-06南燕新闻社

    编者按: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从启蒙到研究生,我们的每个学习阶段都离不开老师们在身后指引。教师们的担当,正所谓“三尺讲台三寸笔,十年树木十载功”。古有仲尼门下三千桃李,今有南国燕园新进多位青年教师。他们各自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又将在南燕书写怎样的新篇章呢?且听,在南燕,我师说——
 
    面孔:张文佳,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的助理教授,从事规划与设计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他于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获得社区与区域规划的博士学位,并于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夏洛特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和教学工作。他致力于从不同空间尺度(社区、城市、区域、以及全球)去理解建成环境与人类行为之间的互动关系,利用多源与海量数据,借助统计学、GIS、与计算机模拟等定量技术进行分析,最终为如何构建可持续与智慧的社区与城市提供政策与规划设计决策支持。他的兴趣集中在社区建成环境与个体行为联系,土地利用与交通一体化规划设计,城市经济学,智慧城市规划与设计,粤港澳湾区规划以及世界城市网络等研究上。
 
    新学期伊始,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迎来了一个新面孔,作为国外人才引进的张文佳老师。让我们走进笑意盈盈的文佳老师的生活中,了解他在校的基本生活、工作情况以及对未来的规划。
    缘起北大,不忘初心
    文佳老师于2010年获得北京大学人文地理学硕士学位,作为一名“老北大人”,在国外奋斗7年,落叶归根,选择了到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继续和北大一起。这段路程,起于北大,归于北大,缘起北大,文佳老师不忘初心。
    “每个北大人都有一个北大情怀,这也是我选择回北大工作的原因”,张老师说道:“之所以选择回国,是首先是因为国内学术现在发展的比较好,国内有家的感觉;其次是我家在广东,落叶归根;再者深圳是个年轻的地方,深研院也是个年轻的地方,充满活力,我喜欢在新的地方,接触新的事物,和年轻的人、年轻的城市在一起,会让自己更年轻。回国前,来这边做过一次学术报告,在同学生的交流中,我发现学生需要国外年轻学者的指导,来添加活力,所以我来了。”
    文佳老师怀揣着对学术研究热爱的心态,因为喜欢,所以坚持;因为懂得,所以珍爱。当问到为何选择现在这个职位时,文佳老师说道:“很多喜欢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受到老师、环境等各种因素熏陶而成的。无论是在国外求学的历程,还是接下来的科研工作,我将会保持我的兴趣。找到兴趣并坚持下来是很幸运的,我觉得兴趣淡了是因为没有新的东西的补充,所以无论是研究还是教学,我都会去想新的点子,注入新的活力。”他讲工作和兴趣结合,并表示北大对新进老师的要求高,兼顾研究能力、学术能力以及教学能力,需要将国外的学术前沿与国内城市规划应用结合起来,是一项挑战,也是一次机遇,文佳老师相信自己将不负年华、不负学校的期望,抓住机遇,做得更好。
    披荆斩棘,不悔初心
    如果目标是远方,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从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到助理教授,文佳老师对地理学城市规划从一而终,这一路他披荆斩棘,他不悔初心。
    在谈到自身研究方向时,文佳老师根据自己研究生、博士、博士后以及到深研院后的研究总结出四大内容。首先是大数据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目前在这方面的研究较少,文佳老师介绍到一是因为大数据发展较快,二是因为学科交叉比较复杂,需要计算机、地理信息系统和城市规划的融合才能将这方面的内容做好。“我认为现在这方面研究主要的瓶颈是分析大数据的方法往往是起源于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并不容易被国内外规划和地理同行所了解。这些方法包括社交媒体数据抓取(Data Crawling)、数据挖掘(Data Mining)、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与社会网络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等。这些内容将会在我在北大开设的课程里(数据驱动下的城市规划与设计)教授。相信学生掌握了相关技术后,大数据分析将会在城市规划与设计领域的相关学习和工作上给予他们很大的帮助。”
    其次是社区和街区尺度上的行为地理学、交通行为和交通规划方向的研究。文佳老师集中在地探讨了社区的社会构成与建成环境对可持续的交通出行行为的促进作用以及对公共安全与生活质量的影响。“好的社区邻里一直以来都是规划研究所追求的目标。深受这些多元主义的影响,我认为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好的社区标准,而且许多标准也许是相互冲突的。因此,我是从多个角度出发探讨如何构建一个好的社区。”
    再者是城市经济学方向的应用,关于市场与规划博弈,如何促进可持续的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结合国内的热点问题即研究粤港澳大湾区规划。文佳老师研究巨型区域(如粤港澳大湾区)与世界城市网络,世界城市与巨型区域是如何发展、演变和规划管治的?规划应用出口是如何把一个城市(如深圳)打造成世界城市或者区域发展中心?将研究聚焦在本土,探讨“深圳模型”。在这方面上,文佳老师从新的视角出发,以海量新闻数据为切入点,做时间和空间序列的分析,得出湾区演变的结构。文佳老师希望能用他的研究帮助理解中国城市在世界城市网络中的位置,分析在其中如何保持竞争力(例如处于核心层级而非边缘位置)和如何传递积极的城市形象,以及在实践中促进更有效和公平的本土和全球管治。
   最后是到深研院后,同学院课题组杨佳文老师、阴劼老师等在城市设计方向上的合作,如城市历史空间的演变,城市是在历史中发展演变而来的,探究城市历史,追本溯源是城市规划师的职责。
   桃李芳菲,不改初心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三尺讲台是一个老师毕生的选择;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他愿桃李芳菲,他不改初心。
   “我喜欢教学,教学和研究没有矛盾,和年轻人沟通交通的过程,会出现新的思想,会促成双方的进步,都是学习的过程。而且我在博士后阶段有从事教学的经验,在从学生到教师身份转换上,对我而言也是一种优势。”
    文佳老师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完全尊重学生的选择。明年将会有两个18级的学生,投入张老师门下。在招收学生上,文佳老师寻找有相同兴趣点的学生。在上个月的保研面试期间,文佳老师特意制作了个网页,介绍自己的研究方向,以便学生能更好地了解他。
   在学生的培养上,文佳老师表示三年期间会以学术的要求来培养学生,为他们以后出国继续深造和工作奠定基础;希望自己的每个研究方向上都有学生学习,学生内部的交流和研究组的共同研究可以促进彼此的进步。
    导师在学生学习期间起到引领作用,文佳老师通过鼓舞的方式,让学生获得更多的信心,让他们挖掘自己的潜力和兴趣。并表示对一个学生最基本的目标是使得他3年后不失去原本的兴趣,不忘初心。
   “作为年轻的老师,在未来我需要在研究上多花功夫,发表文章、申请科研基金等都是职责,需要做可持续性的研究。作为学者,我们要在学术上做好,得到同行的认可,对社会做贡献。”文佳老师说道:“短期上,下学期开课,指导学生着手研究;长期上,将研究更多地聚集在深圳本土上,深圳作为新兴城市,其发展模式对于我们城市规划研究来说宝贵的研究素材。”
    访谈的最后,文佳老师对北大、学生和自己都送上自己的寄语:“希望学生享受在北大三年的时间,享受学习、享受生活;希望自己过几年后不因为生活的种种困难,失去现在的兴趣,不忘初心;希望每个北大人做好自己,希望北大更好!”
    “办公室的桌子本来是在柜子那边的,我把它搬到了窗边,因为这边视野更开阔,也因为这里能看到窗外北京大学四个字,我会时刻提醒自己,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文佳老师坐在临窗的椅子上笑着说道。
 
   记者手记:和优秀的人在一起,你会变得更加优秀。所谓高山仰止,从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出自律、耐心、责任以及担当。在和文佳老师访谈的过程中,我仿佛看到了学者之路,他们前赴后继地潜心学术,不辞辛劳海外求学,学成之后归国,将所学回馈社会。我所接触到的是一名对事业热爱、踏踏实实、勤恳负责,语气中带着笃定的自信,谈吐间从容自信,始终以微笑面对我们,亦师亦友的文佳老师。
 
 
快问快答
1、您是如何找到这份工作的?
A:通过博士后期间投的简历,博士后期间将找工作的重心放在国内。
2、平常在工作方面,您每天都做些什么?
A:写文章、处理事情,刚回来要办理的事情比较多。
3、您认为您现在的薪水处在是什么水平?
A:工资还好,我对这方面要求不高。
4、从事这份工作实现了您的人生价值吗?
A:是的,我很开心又回到了北大。
5、就你们目前的工作,在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生活有没有压力?
A:属于可控范围,没什么压力。
6、 您每天在工作上投入的时间多还是家庭上的时间多?
A:基本白天和晚上都在办公室,偶尔周末回家;
7、您刚进入北大可能压力会比较大,请问您平时假期多吗?
A:周末除非有朋友、亲人来会陪他们,其他时间我都在办公室做学术。
8、您平时有什么个人爱好?
A:打打球、跑跑步,喜欢骑车在附近走走,认识新环境。
9、您如何对学生进行导学和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
A:我是以学术意愿为主,着重培养他们的学术能力;
10、您对新环境、新学校、新征程有什么看法:
A:我很满意,希望以后和北大一起变得更好。
 
(文/蔡爱玲)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