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首页 > 专题报道 > 正文

院长访谈录:“ 有北大人的地方就是北大!”— —专访于人文社科学院于长江副院长

2011-11-28

编者按:十年前,基于国家高等教育战略布局考虑,北京大学与深圳市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创办北京大学深圳校区协议书》,共同创办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十年来,深圳研究生院依托北大,立足深圳,建立了信息工程学院、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国际法学院、环境与能源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汇丰商学院及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搭建了较为完备的学科平台,聚集了世界一流的师资队伍,形成了独特的办学思路和全新的办学机制,逐步成为扎根深圳的北京大学研究型国际化校区,北京大学世界一流大学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年成就的取得离不开深圳研究生院师生的共同努力,更离不开关心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发展的深圳市、北京大学及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征程十年,走向世界。站在新的起点上,南燕新闻社约访各学院院长及副院长,就北大深研院各学院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发展规划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与交流,约访内容整合为《院长访谈录》,记录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发展历史,描绘未来发展宏伟蓝图。

 

2011年,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在深圳研究生院建院十周年之际也迎来了自己五周年的庆典。五年来,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承北大百年传统,融深圳特区精神,不断探索发展,形成了“北大传统、深圳精神、国际视野、人文情怀”的办学原则,搭建了包含社会学、传播学、心理学三个专业在内的学科平台,培养具备人文关怀与社会担当的北大人。在南国海滨,学院为开拓人文社会科学新空间而执着努力,奋力前行。

   2011年,正值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建立十周年之际,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也恰好走过了从无到有,不断改革探索的五年历程。在这五年里,有位老师一直辛勤耕耘,陪伴学院成长。他,就是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于长江老师。
                                               定位:“我们是北大在南国的一个支点”
   “北京大学深研院在开始的几年里,是没有人文社科学院的。但是对于一个完整的校园建构来说,人文社科却十分必要。所以随着06年心理学专业开始在深圳招生,我们把社会学、传播学、心理学三个专业汇聚到一起,组成了现在的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说到这里,于老师张开双手,在空中比划了一个圆。“在这里三个专业隶属于同一个学院,你要知道在本部,心理学专业可是属于理科专业的。但是这三个专业有一个最大共同特质,那就是对人的关注,我们希望这三个与人相关的专业能互相交流,切磋。
目前,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可以说是一个承载着各相关学科的平台,它试图打破既有的专业界限与划分,使得三个不同的专业在同一个学院的大框架内进行整合。“这种打破常规的专业组合,是一种尝试,也是一种创新。这种尝试中有些最初的设想达到了,有些效果却没有那么好,但同时也有一些未预料到的收获。我们学院可以说是北大百年人文社科传统在南中国的排头兵。”说完这一句,于老师短短的停顿了一下,“不,还不是排头兵那么简单,我应该说支点,用‘支点’这个词更能体现我们发挥的作用,对,我们是燕园人文社科传统在南国的支点。”
   也正是这个支点,使得北大在深圳有了一个非常活跃的人文社科基地。许多从北京来这边授课的老师,都切身体验着南中国的发展与变迁,扩展了自己的研究视野和交流范围。同时,人文社科学院在深圳的文化社科圈也开始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学院的文化活动,比如每月一次的人文沙龙,就多次有深圳以及南方地区的多位文化学者、知名媒体人参加,与同学和老师一起探讨沟通,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魅力:“个性张扬只是表象,我们在用心做事情”
   在南国燕园的校园里,到处都有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同学们忙碌的身影。他们做海报、排节目,去乡村调研,举办人文沙龙……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的学生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给整个深研院带来了一种积极活泼,生机盎然的校园文化。
当于老师谈到这一点时,他不无自豪的笑着说:“这一点我承认,可我的学生绝不是在刻意张扬,如果说我们的独特性与重要性很明显的话,也只是因为我们在用心做自己的事情。毕竟不同的专业会对人的素养、思维,乃至气质形成与众不同的塑造,我们学院的专业就放在这儿了,而学生们又都带着浓厚的兴趣投入到学习中,你刚说的效果也就自然出现了,你得知道,那不是刻意做出来的 ,是一个客观效果。”
   “我希望学生们能明白,上大学绝对不是一个接受约束的过程,而是去解放和发掘自己,这一点我也一直告诉学生。在课堂上,我作为老师,不是为了给学生们灌输或传达某种真理,而是希望与他们有一个精神和思想上的分享。在生活中,我也不认为自己就是大家的管理者和监护人,我更希望做他们的朋友或是长辈。”于老师微微起身,推了推案头摆放的各种典籍,“所有这些就是处于一种对个体的尊重,多元化和个性化是我们的办学理念之一。也正是这种相对自由开放的氛围,使得我们的学生有了一种明快硬朗、刚健质朴的精神状态,这一点不是我在这儿自吹自擂,很多其他学院和本部老师都向我表扬过咱们的学生。”
                                            改革:“联合办学模式有不足,也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人文社科学院是目前北大深圳研究生院唯一一个采取合作办学模式的学院,其所有授课师资均来自北大北京本部。据于老师介绍,这种模式在最开始各大学院也都在用,后来其他学院逐渐在深圳这里形成了自己比较稳定的教师队伍,只有人文学院还继续使用这样的模式。“以前我们是主流,现在我们是唯一的非主流了”。于老师不无调侃地说道,“开始时大家对这种模式多少有些不适应,但是随着时间的推进,我们发现这种模式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举一个最直接的例子来说,从北京过来在这里授课的老师,在其授课期间,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倾注在这里,与学生互动之密切也是在北京本部所不能想象的。同时,集中的模块式授课使得老师不断对一个领域与话题进行持续研究,学生也对问题的关注保持了较高的持续性和深入度。”
   当然,这种办学现状也不是一种绝对最佳的状态,当问及下一步的改革时,于老师回答道:“最基本的一点就是我们需要在这里组建必要的师资队伍,毕竟与北京共享师资,会使得老师很多时候分身乏术,兼顾本部和深圳往往会造成诸多困难,也影响正常的课程安排,模块式授课也使得学生在特定时间里的选择空间过于狭窄。”关于深圳独立授课是否会影响教学质量的质疑,于老师认为决不能把北大简单地认为是一个地域名称,“北大是一种精神与理念,什么是北大?它不是地名,有北大人的地方才是北大。我们下一步的改革就是根据五年的办学经验,结合本部的优势与不足去做新的尝试、新的探索,好的要坚持,做的不到位的要加强。”
   北大的精神气度中饱含着创新与创造,正如鲁迅先生曾说过“北大是常维新的”一样,真正的维新是实实在在做出来的。“办学模式的改革会加强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的独立性,这种独立性不是独立于北大,恰相反,所有的探索都是在北大精神的框架下进行的,是对北大传统的践行,独立性加强是指独立于北京的校区,这只是一个地域概念。”于老师继续说道,“在交通与传媒发展如此迅速的今天,地域的色彩已经开始逐渐淡化,未来的价值评判取决于我们现在怎么去做,要务实去思考探索,真真切切地去做出成绩,这总是会赢的人们的认可与尊重的。
                                            效率:“三个半人,我们跳过去了,也站稳了。
   说到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五年的建设与改革历程,于老师略有感慨地说,“我们几个人是从办公室安电话线这种小事儿开始干起的。我们在这里进行的改革就像在跳跃一个巨大的壕沟,但是事实证明我们跳过去了,而且也站稳了。”
   目前,人文学院行政办公室里,只有三个专职负责行政、学工、教学、科研等工作的老师,“因为我还需要授课,处理各种教学管理工作,所以就把自己算半个人吧。”于老师笑着谈到。三个半人,去负责一个囊括三个不同专业学院的所有日常事务,并使得其顺畅运转,不能不说是注重效率与管理模式的结果。在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三个行政老师在一个办公室内工作,他们的办公桌上都标注着自己负责的工作领域。学生有任何疑问,都可以直接去办公室找老师问询和寻求帮助。笔者观察到在该学院的行政办公室门口,有一个长方形的小贴纸:办公时间,无需敲门,请直接推门进入。
   “我们在这里的工作是非常务实的,完全按照实际需要进行分工配合,打破传统的条条框框,做到了实事求是。”当被问及这种大刀阔斧的改革为什么会在这里发生时,于老师说:“原因不复杂,事实上正因为在这里,我们的改革才能实现,不要为了创新而创新,我们要的是切实有效。从价值层面来说,这也算作是北大传统创新精神与深圳城市性格的结合吧。”
   “当然,在五年里,我们也一直在规划,做规划就是探索路线。这几年,无论是在管理还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时刻提醒自己要保持开放性,要主动去关注前沿,而不是简单被动的跟着别人跑。对于学生也是如此,他们应当保持自己的主体性,去主动追求和思考,去发现更多的可能性。”于老师总结道。
                                            多元:“面对无知的未来,多元性是最好的应对方法”
   在谈及学生培养及未来规划方面,作为社会知名文化学者,多年研究社会问题的专家,于老师认为未来是未知的,历史不能给我们提供现成的出路。“面对未来,最好的应对方法 就是去鼓励每个学生都挖掘自身的潜在可能性,去了解自己,从而找到符合自己幸福标准的生活方式。”
   “不能按照唯一的标准去衡量学生,这样会扼杀大部分人本应该有点的幸福,造成的后果也很恐怖。从外界看来,我们学院的学生就业都比较‘散’,分布在不同的行业,但是总体就业都很不错。这种‘散’是因为我们的专业没有特别明确的职业取向,而是更注重人文社科素养的熏陶,是对人的培养。来北大求学不能只是简单的谋求一种生存技能,我们更多的应该去实现自我价值。”
   “北大的学生,特别是人文社科专业的学生,应该有一种历史感与现实感。历史感可以告诉我们眼前很多事情都是短暂的,变换的。现实感则要学生们牢记,自己是这个社会的一份子,不要妄自菲薄,不要被动的随波逐流,要保持独立的思考。只有每一个人发挥出自己的个性与潜能,追求自人格的完整和健康,这个社会才能多元,才有活力和创造力,才能以最好的准备去应对未来。”
   面对学生提出的关于目前社会上对人文社科不重视的问题,于老师回答道,“不要担心,存在就是合理的。”学生对这样的答案感到很疑惑,他停了一下,接着说道:“千万别忘了,你也是这世界存在的一分子,既然你存在,你就有改变世界的可能性,不要看轻你自己,如果现实让你觉得不恰当,那就从自己开始,去努力改变它。”于老师站起身来,关掉电脑屏幕,拍了一下学生的肩膀,微笑且坚信地说到:“别怀疑这一点,你可以改变世界。”
(南燕新闻社:王南南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