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首页 > 专题报道 > 正文

【毕业留校的科研南燕er】扎根北大十余载,他染上独属北大的色彩——专访新材料学院崔岁寒

2022-12-27宣传与公共关系办公室

责编:王可佳

编者按:北大深研院建院21年来,培养了1万余名南燕学子,他们遍布天南海北、各行各业。在其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从南燕学子成为南燕教师,在深研院科研教学岗位上扎根成长;虽然已毕业,但从未离开,从当时的硕士博士,到如今的副教授和教授。他们经历了从学生到老师的身份转变,更见证了深研院与他们的共同成长。

崔岁寒,2013年进入深研院新材料学院,2019年博士毕业,留校岗位:新材料学院助理研究员

从未名湖到五四塔,从北国之秋到南国暖冬,细细算来,这是崔岁寒待在北大的第十三个年头。从理论力学到先进材料,从北京到深圳,从学生到教师,领域在变、空间在变、角色在变,但北大所赋予他的鲜艳底色和深圳所勾勒出的活力图景,始终充盈在崔岁寒的心中,过去如是,未来亦如是。

博观约取厚积薄发

2009年秋天,崔岁寒踏入燕园,他填报的专业是理论与应用力学。高中时喜爱数理化的他,尤其沉迷力学。“牛顿、欧拉、拉格朗日……这些鼎鼎有名的数学家,大多数也是卓越的物理学家,他们在这个地方是有交集的。我喜欢这种利用数学去推导、利用物理去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兴趣为指引,崔岁寒开启了在北大的学习生涯。时间越久、课程越深入,崔岁寒越直观地感受到,力学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分出很多细支,像固体力学、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材料力学……四年的学习过程也是他逐渐了解并搭建学科体系的过程,他随之萌生出了这样的想法——透过茂密的树枝和明亮的叶片,穿梭在其中一探究竟。

2013年,崔岁寒跨越两千多公里来到北大深研院,选择攻读先进材料与力学专业的博士。新材料是创新前沿的领域,但对崔岁寒而言并非“全新”。本科所奠定的数学物理领域的思维模式和理论基础,极大地帮助了崔岁寒适应与探索材料领域,实现理论和应用的一脉相承。本科学习材料专业的同学,对材料领域的认识比他更深,但涉及更加深入的机理机制解释时,崔岁寒的优势反而凸显出来。“假如说你想把工作做到极致,那你一定需要数学基础的积累。”得益于基础学科的长期积累,崔岁寒在更加尖端、前沿、纵深的领域中游刃有余,博观约取,厚积薄发。

独立治学遵从本心

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是崔岁寒读博期间的最大收获。他将科学研究分为了三类:独立完成、合作完成以及在导师指导下执行完成,其中,独立完成的研究最艰难、也最锻炼思考能力。时至今日,崔岁寒已经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身份发表SCI论文20余篇,但回想起自己的研究历程,他印象最深刻的还是独立完成的第一篇论文。“这篇论文花费了我半年的时间进行撰写,过程很苦闷,无论怎么做都得不到最满意的结果。我不断打磨自己的思路、完善自己的逻辑、反复和导师讨论,导师着急我也着急。”这篇在现在的他看来“浅显”的研究,耗时半年撰写,修改了40余次。“但是当我写完第一篇,再接着写第二篇,我可能花了两个月,再后来更快。”独立思考、独立治学的能力是任何学者的必经之路,过程虽然苦恼,然而一旦掌握,便能登堂入室,渐至佳境。

在崔岁寒看来,衡量博士能力的根本标准从来都不是发表文章或专利,而是独立自主的思维能力。尽管目前所学所做的内容不能完全应用到工作中,但自身所塑造、掌握的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能够相伴一生,哪怕一无所有从头开始,自己也可以一步一步聚沙成塔。

博士毕业后,崔岁寒参与了选调考试、企业招聘,在人生岔路口上难以抉择。直至导师和家人的一句询问,令他如梦初醒。彼时多家名企已向崔岁寒抛来橄榄枝,他的导师说:“无论你去哪里我都支持,但在选择之前问问自己,这是不是你真正喜欢的工作?在工作的过程中,你究竟是带领团队独立研究,还是被告知方法后负责实现?”爷爷也询问他,“你究竟是喜欢审核项目,还是喜欢做项目?”崔岁寒被问住了——是成为执行者还是设计者?是面对已知还是探索未知?抛开外界繁杂,聆听内心深处的本真回音,“喜欢”两个字是他踏入力学大门的起点,亦是支撑他走过科研旅途的力量。深思熟虑后,崔岁寒选择留在北大继续续写“喜欢”的故事,这是顺势而为的坦然,也是遵从本心的坚守。

博士毕业照(左一)

崔岁寒长期致力于多场耦合等离子体放电仿真与模拟技术研究及高离化、快速沉积真空镀膜技术与装备研发。薄膜的应用场景广,适用范围大,它能够优化产品性能,适应各种环境。崔岁寒所研究的等离子体镀膜技术相较于其他镀膜技术,拥有较强的薄膜可控性和清洁的环境,具有明显优势。放眼中国,崔岁寒坦言,“当前我们面临的一个问题是低端设备已经非常过剩,但高性能涂层我们却做不出来。究其本质,不是因为我们对研发机理的认识不够,而是因为设备限制了我们研发更高性能的产品。”如何实现高速制备、突破“卡脖子”难题,成为崔岁寒奋斗的场域和目标。他开发出了新一代连续高功率磁控溅射技术并设计出了配套的新一代磁控阴极,初步实现了高离化快速沉积,这为高性能涂层材料的高速制备奠定了基础。

从无到有的见证者

“我们新材料学院13级学生见证了新材料学院从无到有,逐渐成长的过程。我们是新材料学院的眼,我们是新材料学院的拳。我们不仅仅是新材料学院的学生,更是新材料学院的创建和创新的参与者。我相信班级和人一样,都是有性格的。对我们13级而言,与其说‘优秀是一种习惯’,倒不如说‘优秀是一种性格’”。2014年,崔岁寒作为新材料学院13级班长参加了北京大学“优秀班集体”答辩,演讲最后他讲出这段话。再回忆起这段时光,崔岁寒坐在刚刚建成的南燕六号楼中,阳光洒落肩头,他颇有感触地说:“我们这一级是很不一样的。”

崔岁寒所在的2013级先进材料与力学班集体是新材料学院建院开始的第一个班级,班内仅有15个人。建院伊始,学生抵达了学校,宿舍却还没有修好。15个人,一张大通铺,崔岁寒在内的13级同学就这样暂住在了深圳大学城体育馆的地下室内。时隔多年,他还能想起当时的画面,“潮湿、闷热,九月份的时候刮台风,雨水都能漫到地下室的窗户。”条件愈艰苦,班级同学愈像一股绳子,牢牢拧在一起。作为13级班长和学生会主席,崔岁寒始终坚信,既然存在这样一个班级,就应该保持昂扬进取的状态,不露怯、不自弃,因为这不仅代表着一个班级的文化,更代表着新材料学院的精神风貌。“同学们参加运动会,人不够怎么办,那就每个人多报几个项目”。在他的带领下,15个同学几乎参加了深研院举办的所有集体活动,在众多成熟院系的班集体中突出重围,建设成了阳光活泼、团结友爱的团队文化,凝聚成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

九年间,新材料学院的楼越来越满,新面孔越来越多,仪器设备越来越先进,发展越来越好。从建院初期仅有一台红外测试仪,到如今的优势测试设备和高性能计算机群,崔岁寒成为新材料学院从无到有的见证者,从有到优的拓荒者。他充满欣慰和感慨地说,“从那样艰苦的环境走到现在,这种无惧艰难险阻、勇于开拓进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就是我心中的北大精神。”

崔岁寒前往成都参加全国表面工程大会

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从坐在台下求知的学生,到站在台上育人的老师,崔岁寒的角色和责任逐渐发生着改变。“操心”是他成为教师后最真实的状态,“我把很多知识交代给学生,又担心他们做不到;我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又想亲自看着他去做。”如何使学生通过学习研究,提升自己的能力,从而真正具备北大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品质,这是崔岁寒感到任重道远的事情。

什么是北京大学的硕士生和博士生所应具备的特质?崔岁寒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对于硕士生,我认为需要具备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于博士生,我认为要在解决和分析问题之上增加‘独立’二字,也即具备独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带领团队的领导力。”就像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崔岁寒通过言传身教感染着学生。他经常进行“设问”,抛给学生一个问题,看他们的回答和答案是否对应,假如不对应再一步步引导。引导的过程有快有慢,有些同学一下就能想到,有些学生可能要绕几个弯,崔岁寒也不着急,他明白每个人的思考方式和成长经历不同,感知世界和塑造思维的过程也不同。“有的人开花,有的人不开花,可能他就是一棵大树”,只要学生们回过头来,发觉求学中自己的各方面能力获得成长,这都是好事。

崔岁寒更倾向于“扬长”,让每个学生发挥所长,做更适合自己特长的工作。是扬长还是补短,崔岁寒有着亲身体会——他最早开始做实验时曾造成过设备的损坏,后来基于自身在数理知识方面的基础,转而开始仿真应用研究。他也将这样的理念带到了育人中,因材施教,各取所长。“如果有的学生不擅长数学或者编程,我不会逼迫他们去补短。但有一些原则性的‘短’要补,比如研究态度不端正,这是一定要补的。”

潜移默化的北大烙印

扎根在北大这么多年,崔岁寒浸润着北大的思想底蕴,感知着深圳的开放活力,同这片土壤结下深厚的情感。他被问起最多的问题是为什么始终选择待在这里,而他的回答也始终是“因为习惯和热爱北大的氛围与环境”。“我的骨子里是一个中国人,应该为国效力。”放眼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北大都是独一无二的。他站立在深圳的土地上,循序着先人足迹,感知着时代脉搏,书写着自己的故事。

北大赋予崔岁寒的烙印是潜移默化、难以感知的,他自己很难评价或表达出来,却又无时无刻不在传达和践行着。崔岁寒分享了自己的一两件小故事,像他在参加学术会议时提出一个问题,他的导师会说“你的问题一看就是北大学生提出来的”;像他和太太外出吃饭,他太太会说“你一看就是北大人”。为什么这么说?崔岁寒也不知道。但后来他渐渐明白,在北大,所有针锋相对的思想都可以并存,很多答案和观点并不是非此即彼,非黑即白。“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精神熏陶着他,“假如把高中毕业的我比作一张白纸,那么我现在已经晕染上属于北大的彩色,但至于是什么时候变成彩色、怎么变的,这是一个缓慢而逐渐的过程。”

崔岁寒曾经很喜欢棋牌类游戏,谈起三国杀时他眉飞色舞。他曾获得过北京市第一届三国杀3V3大赛北京大学赛区冠军,能够代表北京大学出战,但因期末考试遗憾作罢。他后来喜欢打网球,有时也会去“超级猩猩”健身房里骑骑自行车。“科研时严肃,生活中放松”是他平衡工作和生活的小技巧。

崔岁寒在读博期间,课题组的导师制定了一条组训——“能吃苦,会做事”。很朴实的一句话,但却蕴含着脚踏实地、埋头骨干的精神力量。在北大成长的这些年,崔岁寒内心在这条组训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句“看得远”。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这句话是贯穿他科研生活中最重要的信条和理念,他也致力于将这种精神传递给一届届学子。崔岁寒在南燕生活了9年,南燕也栉风沐雨走过21载,一批批新南燕人走进校园,他希望学校和学院能够走在时代前沿,引领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更进一步。

采访结束后,崔岁寒朝我们摆了摆手,转身走入人潮中,逐渐与刚下课的学生们融为一体。他带着热爱、坚韧、独立、求索的品格,一如十多年前一脚迈入燕园的那个青年,步伐迈得坚定,眼底盛满星光。

南燕新闻社“毕业后留校的南燕er”专题报道组

文字:王琢

图片:受访者提供

指导老师:王琳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