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南燕

首页 > 媒体南燕 > 正文

家长杀校长 悲剧下的教育思考

2005-11-30

2005年11月25日 10:49 深圳新闻网

(张贵峰)13岁的小华(化名)是浙江省温州市灵昆镇中学初二学生,不久前,因为上课调皮和同学说话,被校长黄玉生打了一个耳光,随后,小华的父亲郑缘波与黄玉生发生争吵,校长否认打人,暴怒之下的郑缘波竟然残忍地将黄玉生杀害……11月23日(《中国青年报》)

教师打学生,家长杀校长,这样的教育悲剧、人生悲剧,无疑让人不忍卒读、难以释怀,然而它又是不得不面对、深思的现实,尤其当我们进一步深入这一看似极端、偶然的事件,感受其背后种种触目惊心的事实的时候,更是如此。据悉,在同事、亲人、领导眼里,黄玉生都是一位工作能力强、为人热情的教师和领导:“黄校长人际关系很好,威望也比较高”,“很有责任感和爱心”,“难得的农村中学校长,能挑起责任”;而杀人者郑缘波,同样也是邻里、家人眼里的好人:“这个人平时挺好的”,“很随和,对孩子也很好”。

打学生的却是好老师,杀校长竟是家长,不仅如此———在“家长杀校长”事件发生后,学校与家长之间甚至更陷入了壁垒分明的对峙中:一面是家长对教师的抱怨,“灵昆中学多次发生过老师打学生的事”,“孩子是用来教育的,即使老师打学生的用心是好的,也不允许”;一面则是教师的愤怒谴责,“一位校长,为了教育学生倒在了家长的屠刀下面!”“问题学生的背后就是问题家长”,“相当多的家长一味为子女护短,恶语伤人,无理取闹”。

显然,目睹这样的场景,摧人的不止是莫名的荒诞感,更是伤神的沉痛感———我们的教育究竟怎么了,教师和家长竟然对立如敌我、相视如寇仇?也许,正如有教育专家指出的,“教育孩子从小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我们的家长和老师自身都没有学会,怎么去教育别人?”“这一悲剧充分说明,我们离素质教育还特别遥远。”

其实,素质教育的遥远,实际上见证的又是教育本身的素质与现实间的距离。我们常说“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教育”,如果教育自身的素质、能力就十分不堪———老师打学生、家长恶待教师成为家常便饭,素质教育何以成立?小华告诉记者,“在学校,我两三天就被老师骂,因为成绩差,老师总是找我们这些坏学生的麻烦”,老师告诉他:“你读书不好,就回家去算了,对你这种坏学生,我不会感到可惜。”然而就是这位老师公认的坏学生、不值得可惜的学生,却在父亲杀校长之际,挺身阻挡父亲的屠刀,左手手掌几乎被砍断———面对这样的场面,我们的教师、我们的家长,以及鄙弃这样的学生的教育本身,难道不应该感到羞愧吗?

什么是教育、什么是教师?除了知识的灌输、考试的操演,难道心灵的哺育、精神的滋养、人格的塑造不是更重要也更基本的教育内涵和教师职责?如果我们总在抱怨孩子的坏,动辄讲打,或者成年人之间相互指责,那么何以为人师为人父?

或许,教育的深意,就学理而言是很复杂的,但以朴素的人生实践而论,在我看来,无非也就是一种由细心的感知、耐心的沟通、精心的关怀、诚心的理解构成的人伦人际交往理性,这意味着,教育,不应该只是一种纸面上的理念教条,也是一种有机的方法机制;不只是一种机械的知识拼盘,更是一种灵动的实践智慧———不断赋予教育参与者相互融通知识、思想、情感,并提升人生境界的能力。先贤说得好“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约而达,微而臧……”(《礼记学记》)

为着“家长杀校长”的沉痛教训的真正被吸取,更为着教育和教育者的未来,我们不能不再三省思:今天的教育,堪为“教也者”,还是“善教者”?如果不堪,又何以自救?

(来源:人民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