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官方微信

首页 > 教育观察 > 2011 > 正文
专业和学术硕士区别小难道是捡了学术硕士的便宜
日期:2020-05-17 13:15:25 点击:

来源:2011-12-30中国青年报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12年全国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共计165.6万人,比去年增加14.5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在这支轰轰烈烈的考研大军中,专业硕士因其人数的迅速增长成为一支备受瞩目的队伍,有媒体披露,报考2011年专业学位的人数较2010年增长61.4%。自2009年全日制专业硕士在研究生结构中的比重扩大以来,其报考热度不断攀升。

这在不少学者眼中是一件好事:改变我国以理论知识为基础的研究型人才传统培养模式,加大专业硕士的比例,培养出更多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以适应社会的实际需求。教育部也明确表示,预计到2012年,专业硕士将占硕士研究生总量的30%,到2015年,这一比例将可能达到50%。

不过,质疑也开始见诸报端,有的高校开始担心生源质量,甚至有自称“第一个吃螃蟹”的专业硕士将其诟病为“第二学术硕士”……专业硕士在高校的开展情况究竟如何,最终决定其前景的培养模式、师资力量又如何,中国青年报记者就此展开调查。

应届生教不明白,社会生考不进来

今年考研报名确认结束后,云南财经大学报考专业硕士的人数较去年增加了上百人。不过,这并未让该校分管研究生院的副校长伏润民有丝毫的兴奋。去年的招生经验告诉他,新增的会计、金融、税务3个专业硕士点,大多数指标都将交给报考学术硕士的“落榜”调剂者,“专业硕士在一定程度上成了报考学术硕士的‘备胎’”。

这还是其次,伏润民更为担忧的是,这些硕士点最终招录的都是应届本科生。这意味着,教师面对的是一群毫无实际工作经验的本科毕业生,但要对他们进行实际案例的分析,讲授结合实际工作的相关理论,“这让教师感到相当费劲和吃力。”

在伏润民看来,社会生源有一定的技能基础,他们在实际工作一段时间后会产生相应的困惑,需要在理论上得到提升,即具备“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底子”。但现实的情况是,他们大多数会在笔试中被数学、英语等偏重知识性的科目绊住,乃至全军覆没。

“就是考进不来。”伏润民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云南省国税局计划一年培养30~50个全日制专业硕士,单位组织有丰富业务经验的中层干部参加统考,他们却只能止步于笔试,“一些资产评估部门、社会中介机构也是如此。” 

 “这么好的专业硕士苗子就被隔离在培养体系之外了。”伏润民对社会生源难以进入全日制专业硕士队伍很无奈。

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是一些院校对专业硕士的最初设想,教育部的文件也有类似描述,但两者有一定的差别。

北京大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授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不少院校在申请专业硕士点时,报批的是招收更多有工作经验的人,但教育部最终给出的文件是以招收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

看到教育部出台的政策与自己的初衷不相符,一些学院并没有立即招生,“一些学科的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设在自己家门口的院系,只好进行招生,带头做榜样进行‘试点’。”这位教授说。

政策也让一些媒体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产生疑惑,甚至认为它只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个策略。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教育政策与领导研究所所长操太圣有着类似的看法,他感觉,这个政策更多关注的是如何应对大学生就业难带来的挑战,至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问题倒是其次。

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区别不大

不过,操太圣说,由于之前大学开展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主要招收在职人员,其整个管理方式都有别于全日制学生,如今招收全日制且以应届本科生为主的专业学位研究生,管理上自然带来了一系列挑战。

面对这样一个“有些突如其来”的改革,华北电力大学副教授赵戈有些不太适应,这种挑战并不局限于班级人数的变化,而是在具体的教学,以及导师与学生的互动之中。

华北电力大学今年第一次招收会计专业硕士,赵戈同时带了一个学术硕士和一个专业硕士,仅就课程设置而言,除了学位课有两三门不同之外,并无太大区别,她并不清楚针对专业硕士是否要提出额外的要求,“反正现在我是同样对待。”

在一些院校公开的培养方案上,记者看到,只有极个别专业硕士和相应的学术硕士在课程设置上已经有了较大的差异,赵戈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不管培养目标偏重实践或是学术,学生最终的方向都会跟着导师走。

早在1999年就设置的农业推广硕士也是如此。北京市某重点高校研二学生刘阳告诉记者,由于她所在的学校规定专业硕士结课时仍需提交论文,而论文选题又最好在导师的研究领域,她只好偏重导师所研究的贫困与农村金融方向,农业推广相关实务则在研究生两年时光中退居二线。

与此同时,“不少学术硕士的实习也将近半年。”赵戈说,一些学术硕士在最后一学年10月论文开题后就去实习、找工作,等到来年三四月才回校答辩,接下来便是等待就业结果,其间偶尔跟老师做一些横向课题。

对此,有人感叹,不知是学术硕士培养的不幸,还是专业硕士设置的失败?赵戈说,短时间来看,两者的培养目标即便表述上有区别,实际上的差别也不会太大,“尤其从就业角度看,学生能找到什么样的单位,具体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是未知数,不可能一味强调要满足培养目标要求。”

对于全日制专业硕士所特有的双导师,一些受访的研二学生多表示从未见过,也有一部分研一的学生说院系在征求个人就业意向后正在进行校外导师的调配,“但更多的也是第二年就业实习时才用得到,帮着找工作。”

学习专业硕士是捡了学术硕士的便宜?

“关键是没有准确定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功用。”操太圣说,一些高校将其视为低于学术型研究生的一个学位类型,甚至是增加学校收入的一个来源,这些都将导致学校在师资配置上、课程设置上、培养方式上不能根据专业学位的特点进行,影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定位的模糊也影响到学生对专业硕士的认识。在一些论坛、贴吧中,有自称学习专业硕士的网友将专业硕士表述成门槛相对较低的“山寨研究生”,并对其就业前景表示担忧,怕受到社会的歧视。

不过,现实中,专业硕士的竞争却是愈演愈烈。记者在北京大学公开的数据中看到,社会工作硕士2010年报名12人,录取9人,录取率是75%,到2011年,报名67人,录取仍是9人,录取率已跌至13.43%;公共管理硕士,2010年报考59人,录取13人,录取率22.03%,2011年录取人数增至23人,但报考人数增势更猛,到了122人,录取率下降到18.85%。

其中,不乏有“傍名校”的学生。南阳师范学院张艳冲报考的专业是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专业硕士,这是她在报考前临时改的主意,“报考专业硕士的风险要比学术硕士小很多。”

和张艳冲一样,因为报考专业硕士,到了名牌大学之后的刘明珠发现自己“捡了学位硕士的便宜”。不仅被歧视的担忧不再有,刘明珠还发现除了学费减免和奖学金的政策不尽相同外,这两者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我们常常称自己是交了部分学费的学术硕士。”

刘明珠自称MJC(即新闻与传播硕士)一期学员,她的宿舍室友就是一名国际新闻学学术硕士。她发现,她们俩上的课只有极个别的外语课程不一样;由于是同一个新闻学院的教授进行教学,风格没太大差别,“不同的课同一个老师甚至留的作业、要求看的书都是一样的。”

贾铭是广州一所重点高校的社会工作硕士,系主任对他们的说法是“不管是专硕还是学硕,都要学理论。” 贾铭的课程安排和社会保障专业几乎是一样的,只是多了3门实务性的课,而这些实务课也有社会保障专业的学术硕士来选修,“如果不是安心读博士,他们也想选的面广一些,好应对就业。”

(本文出现学生的名字均为化名)

专题报道
2024
02月
20
2024-02-20
谈到对南燕园的初印象,邢嘉宝同学最深刻的是镜湖的标语“交叉学科 应用学术 国际标准...
查看更多
近期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