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新闻

首页 > 专题报道 > 专题新闻 > 正文

实现人与自然的结合--俞孔坚教授讲座侧记

2005-10-06

9月30日,我校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俞孔坚教授在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及深圳市市民中心进行了两场核心思想相同但风格迥异的讲座。

上午,俞孔坚教授前来我院进行演讲,讲座的题目为“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理论与应用”。景观设计学研究院的全体同学及人文地理、社会学、环境科学等专业同学参加了讲座并积极提问。

俞教授首先对景观设计专业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一一解答,要求大家不仅要掌握景观设计的理论、方法论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力的培养及景观设计师的社会责任感的养成。随后,俞教授结合景观安全格局案例讲述了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理论及其实际应用。具体而言,是指通过对动植物栖息地的源、缓冲区、廊道及战略点的保护,达到对景观空间的控制,从而最终实现人类活动与自然的和谐。

景观设计师所需要考虑的不仅包括社会系统,还包括自然系统,对于大地上的一切东西都要进行关注,设计的目的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的结合--俞教授所强调的这些,既是对景观设计专业同学的勉励,也是对景观设计这一学科在中国为大家所真正认识必需的过程。

如果说上午的讲座侧重的是理论的指导,那下午在深圳市市民中心所进行的讲座则更重视的是一种思想的传播。俞孔坚教授应深圳市人事局之邀在他们主办的“2005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系列讲座”上进行了演讲,题目为“设计创新大视野--生态与人文的城市理想与途径”。讲座有深圳市规划设计单位、景观设计公司人员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学生及深圳普通市民等三百多人参加。这场讲座的核心是“寻常景观与白话城市”,讲座气氛热烈,让更多的人对于寻常景观有了深切的认识。

讲座初始,俞教授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当代设计应该有一个什么样的标准?”他并不急于解答,而是让听众们带着这一问题在演讲中寻找答案。俞教授以边缘上的中国与设计学的大视野开题,提出了当代中国的两大危机:民族身份危机与人地关系危机。大量的不伦不类的欧式建筑的移植、伤痕累累的母亲河、城市的无序蔓延与扩张、现代设计对人类尊严的蔑视与嘲弄……通过大量我们似曾司空见惯却又无可奈何的图片的展示,俞教授将一个真实的中国城市状况及大众思维呈现在我们面前。那么这些危机背后的主观根源究竟何在?既有我们积存了上千年的封建专制意识,又包括现阶段部分人的暴发户意识,还有深受时代局限的小农意识。所有这些,共同造成了今日中国我们所见到的种种怪现象。接下来,俞教授提出了城市景观之路:续唱新文化运动之歌,也就是尊重平常与平民,回到公平与公民性。他对寻常景观与白话城市的涵义进行了深入介绍,其最终就是要让景观设计回到平常、回到土地。通过对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所设计的案例的说明,俞教授的实践与其观点相互印证,更明确地展示了其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审美价值与现实意义。

演讲结束后,在场听众纷纷提问,但由于时间关系,俞教授只针对其中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了解答,既包括具体的设计方面的问题,如奥林匹克场馆等;也有对近段时间来俞教授的关注热点的深层探寻,如圆明园所引发的公众教育问题。亦有在座景观设计师对俞教授的观点深表赞同,但由于实际设计过程中受到甲方诸多约束而使个人理想无法实现倍感苦恼,就此问题俞教授从专业角度讲述了该如何做一名优秀的景观设计师,并为职业人员提供了说服甲方的职业技巧及中肯建议。

整场讲座持续三个小时,内容丰富,无论对于专业人员还是普通公众,都能够从中领会到关注土地,热爱土地的精神,并由此上升到伦理及价值观的高度,从而思考更多。(贾蒙)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2005年10月6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