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新闻

首页 > 专题报道 > 专题新闻 > 正文

【三好学生标兵风采系列报道】马琳:沉淀科研 不断尝试

2015-12-14南燕新闻社

【编者按】南燕的冬天姗姗来迟,不像北国那样银装素裹,却也别有魅力。走在校园里,甚至依稀可以闻到淡淡的桂花香。校园里有这样一群优秀学生代表。他们的内心是热情的,是向上的,是冬日里的一抹暖阳。他们展示了广大南燕学子的风范。他们用行动说明:作为北大人,不管我们身处何地,“学会成长,变得优秀”始终是我们前行的动力。为了更好地展示三好学生标兵的风采,同时通过三好学生的先进事迹号召、鼓舞更多的同学,我院推出“三好学生标兵风采系列报道”。
个人介绍
 马琳,2011年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保送至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已发表SCI收录期刊论文和国内核心期刊论文;参与滨海地区景观格局演变及其生态环境效应——以深圳市为例、阳泉市郊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城乡总体规划等项目;获国家奖学金、北京大学“创新奖”、北京大学三好学生标兵、北京大学三好学生等荣誉。目前,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进行为期一年的联合培养。



南燕四载:从新奇到沉淀
 谈起成功经验,马琳谦和地认为自己不是毕业生,因此没有千言万语的感慨,不是牛人,因此没有诸多经验可以分享。
    回想在北大深研院的四年,她认为第一年是自由,自由得不知道想做什么、想要什么、喜欢什么。校园里精彩多样的活动、有趣丰富的课程,让她新奇不已。第一年的她总是抱着猎奇的心态去接触每一个她感兴趣的领域、结交新朋友。然而让她困惑的是有限的时间,所以她选择优先喜欢的和重要的,让有限的时间尽量发挥最大的效用。
    过了新奇的第一年,在北大深圳的第二年和第三年马琳用“迷茫”和“徘徊”两词来形容。在这一阶段,除了面对研究课题上的困难,她开始思考未来道路的选择问题,是继续走学术之路还是另谋他途,这像是一个不知前方并且又难以两全的选择。马琳说:“一个人钻牛角尖,怕会越走越窄;闭门造车,怕会南辕北辙。”那时她采取的方法是暂时放下思考的困境,把心里的疑惑说出来,如同把门打开,让沉闷的空气散出来。她特别感谢老师的宽容,前辈的指导,朋友的帮助,以及最为重要的家人的陪伴,他们在她迷茫困惑的时候给予了她无限的支持和力量。


科研与深造:不断坚持 努力尝试
 谈到科研,马琳坦诚地认为做研究、写论文,有时候是顺利的,有时候也很困难。她的第一篇论文,从初步思路到最后成稿,前后花费了将近2年,断断续续的挖掘和修改,在硬件上改进方法、分析结果,软件上修缮语言、完整结构。现在回头看,她从第一篇论文的经历和从中学到了颇多经验。马琳始终相信只要坚持就有柳暗花明的一天,一篇好论文的诞生,或许天资聪颖的人只要2天,普通的人或许需要2年,但是最后的结果相信都是好的。她认为科研是一场马拉松,无关速度,只要用心,纵然当下山穷水尽,总能看到柳暗花明的一天。
    除了坚持,马琳还相信尝试的力量,她总认为有机会就去尝试,万一成功了呢。她谈到联合申请的经历,她认为那是一个不断推销自己、不断尝试的过程。同一个领域,研究的学者有无数,面对众多的选择对象,她认为“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采取有的放矢的原则,同时也要避免孤注一掷。她通过读文章,初步选择研究课题相近的导师和学校;再向朋友同学老师多方打听,优中选优。最后套磁邮件的20%收到回复,10%拿到接收函。虽然这是一个有些羞于启齿的低成功率,但成功本来就是比失败多一步,她认为重要的是在被拒绝和无视中,找到接受和重视。
    如今,马琳在加州伯克利分校进行学习深造,她认为这是一个新的阶段和挑战,她在准备毕业论文的同时也为回国找工作做准备。她希望自己能在新环境中做得更好。
 
 

文/边望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