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课堂专题

首页 > 走进课堂专题 > 正文

【走进课堂】从“眼底未名水”到“心中黄河月”——环境与能源学院邱国玉教授《上善若水》热点话题讲座

2022-11-17宣传与公共关系办公室

责编:王可佳

【编者按】

立足当下,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紧贴“问题导向,南北联动,AI牵引,创新融合”的未来发展理念,扎根大湾区,深耕人才培养;展望未来,深研院致力于建设北大新工科的“南方基地”,打造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区域产业耦合的北大深圳校地协同创新共赢体。课堂,作为培养人才的平台媒介,在传道授业解惑中构建起从知识到人才、从传承到创新、从现在到未来的桥梁。

课堂发生在教室中的引经据典、纵观古今,发生在实验室里的言传身授、钻坚研微,发生在咖啡袅袅余香里的娓娓闲谈,发生在透向社会的困知勉行。深研院七个学院的课堂发生在不同的地点,发生自不同的学科,让我们跟随南燕新闻社记者的脚步,走进不同的南燕课堂,聆听每个课堂独特的故事。

一个普通的周五下午,一堂“课”正在环境与能源学院E118会议室上演。

相比于专业课程的钻之弥坚,这堂课程的内容与话题似乎略显“不务正业”:从红树林的陆地化消退与乔灌草蒸散组分的学术报告,一路延伸至智慧海洋工程与国内游戏行业的跨平台发展趋势;从深研院的小小一隅出发,跨越粤港澳大湾区,跨越至舟山群岛,跨越至赛博空间。思维在不断地话题跨越中消弭领域的边界,感知社会的运转,又激发多元碰撞的火花。

讲座现场

这场惊奇的跨越课堂来自环境与能源学院邱国玉教授所带领的环境与能源信息工程实验室“上善若水”热点话题系列讲座。而这样的课堂,自2015年5月25日首次开设以来,邱国玉教授至今已坚持了一百五十次。

第100次“上善若水”热点话题的合影—北京大学“环境.能源.金融”产学研融合论坛

勇探新领域 话题不设限

“上善若水”热点话题系列讲座作为环境与能源信息工程实验室的固定内部活动,通常两周举行一次,邀请在相关领域深耕十年以上且目前仍处于行业一线前沿的专业人士,对社会、科学、文化、经济、技术等领域的热点话题内容进行介绍与讨论。

纵览一百五十次的“上善若水”讲座话题列表,不仅包括与环境能源议题相关的巴黎全球气候变化大会、绿色新型能源及环保行业话题,看到互联网行业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工业4.0、虚拟现实及区块链技术浪潮迭起的行业起伏与风口机会,亦包含对于英国脱欧、网红经济、新冠疫情等社会话题的关注与讨论,此外还有关于职业路径选择、工作创业经验分享等个人成长的讨论与反思。海纳百川,包罗万象,“上善若水”热点话题系列将过去八年的时间轴细细切割,构建起二十代青年凝视下的时代记忆。

同时,讲座嘉宾亦来自五湖四海,包括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加州大学欧文(尔湾)分校等海内外知名高校的老师教授及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等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来自盈峰环境科技集团、北控水务集团、赛科(中国)有限公司、深圳红树林基金会等环保行业从业者,Youibot、深圳海令科技、青橙资本、松灵机器人等初创或独角兽公司创始人,以及政府、新闻、金融、建筑、地产、医疗、法律等各行各业。

“深圳创业大环境”讲座

“桂许武——‘掐脖子’技术那些事”讲座

“我们的热点话题讲座内容不会设限。”邱国玉教授介绍,“在排除敏感的政治、宗教话题之后所有的选题都是自由的,所以对我自身来说也有很多没有了解过的全新领域和知识。”回忆起历次热点话题讲座,他对新冠疫情中的深圳力量依然记忆犹新,“在2020年的3月份,我们邀请到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内从业的专家介绍新冠疫情下深圳市企业的复工复产以及对抗疫的贡献。那个时候处在疫情的初发阶段,武汉依然是主要风险区,国内一切工作、技术和经验也都在摸索。在这个抗疫阶段,深圳企业在人力、物力与技术资源中在全国都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包括核酸检测试剂的研发、方舱建造的工程工艺,在需要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紧急时刻,深圳有能力也有担当。”

博士生余雷雨入组四年以来,已是参加过五十余次“上善若水”专题讲座的资深成员,一次讲座嘉宾分享的创业经历让他印象颇深。“印象深刻的一次是和信工学院邹月娴教授课题组的联合组会+热点话题。会上邱老师和邹老师对各自研究方向进行介绍,总结发现多年以来两个课题组的研究早已潜移默化地相互融合了,环境监测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视频识别技术能精准识别深圳红树林的鸟类,服务生态研究。组会后进行热点话题,嘉宾赵紫州先生(微埃智能创始人)是在智能制造领域打拼多年的资深人士,他的公司核心竞争力是自研的纱线识别和抓取机器人,解决了纺纱工厂招人难等问题。嘉宾从创立公司、研发产品到拿到订单这一过程,很好地体现他对如何寻找问题和如何解决问题两方面的理解,这其实与我们做科研时寻求和解决科学问题的过程是类似的。”

从兴趣出发 挖掘各行各业

《道德经》言:“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因此“上善若水”热点话题讲座的公益属性也支撑着其自身行稳致远、长久运行。

“我们的热点话题讲座更多属于一个实验室内部自组织的课堂,学生自发策划选题与嘉宾邀请,而嘉宾的分享也是完全义务的,因此能够保证讲座可以长久地、可持续地运行下去,”邱国玉教授介绍。

对于学生而言,将根据实验室排期表在一学期或一年之前被告知所需负责的热点话题讲座场次,讲座的策划便由此开始。从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出发,挖掘行业领域内的相关企业,搜索联系方式,拟定邀请函,确定意向,再至老师审核同意后,最终向实验室同学公布讲座细节信息并落实最终的内容分享流程。

社会网络的六度分隔理论认为人际关系的连通性仅需要极少个中间节点,因此对于讲座嘉宾的寻找与联系也充满着未知与可能。“学生们总会有自己的渠道和方式,无论是通过校友会、家庭联系、参加各种活动的邀请,或者有时候自己也不认识,总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硕士张腾冉回忆自身的邀请经历,“这过程中少不了碰壁,但更多的是受邀嘉宾的热情和真诚。我曾经邀请到南方都市报摄影部的首席记者,在前期的不断沟通中我们明确了希望以互动的方式进行分享,这次讲座嘉宾准备了非常充实的内容,从不同的视角带我们领略媒体行业的最新科技和作品,整体氛围也非常轻松有趣。”

完成分享后嘉宾会获得由邱国玉教授颁发的“上善若水”热点话题讲座聘书,除此之外没有任何物质报酬。“很多嘉宾依然非常愿意和我们学生分享他们自身的经历与心得,同时他们也很珍惜这份聘书与这份荣誉。我们实验室也会保留每一位讲座嘉宾的联系方式,建立起长久的联络合作机制,以支持我们学生从‘未名水’走向‘黄河月’。”

带领学生参观盈科律师事务所与法律知识学习

“邱智贤——光电工程及植物工厂”讲座

沟通现实与理想 实现从“未名水”到“黄河月”的跨越

帮助北大学子从“眼底未名水”顺利走向“心中黄河月”,是邱国玉教授开设“上善若水”热点话题系列讲座的原动力。

“未名水”是校园里的笔耕不辍,是象牙塔里的皓首穷经,是身边的点滴跬步;“黄河月”则是观往知来的理想信念,是桑弧蓬矢的鸿鹄之志,是天下己任的责任担当。实现从“未名水”到“黄河月”的跨越绝非易事,教育与实践的脱耦让理想缺失了落地的手段。“当缺乏实现手段的理想被建立之后,除了叹气,除了抱怨,我们什么都做不了,这不应该是北大的培养方式。”邱国玉感慨道,由此热点话题讲座便成了沟通现实与理想,脚踏实地与仰望星空的第一个环节。

在邱国玉看来,当下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但同时也是被信息茧房包裹、真假知识充斥的时代,认识多元、真实的世界反而成为了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尤其是对没有生活和社会阅历的年轻学生,辨别是非真假更难。“现在,我们只在一个细小的、熟悉的领域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其余更广泛的‘通识’都被默认为学生天然已知的,而这恰恰是他们天然未知的。‘上善若水’热点话题讲座通过邀请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嘉宾,分享亲身行业见闻经历;学生在三年学习过程中约四十次的参加讲座的机会里可以了解到四十个不同的领域,跳出千分之一的限制而在更广的范围上思考、判断、比较整个社会是什么样的,这无疑对学生的成长是有好处的。”

“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做选择,”在谈到使用讲座形式将对于热点话题的对话正式化的过程,邱国玉表示在人生选择的关键决策时刻寻找行业资深人士进行咨询是重要的辅助手段,“由于同学们在关键节点上选择的不一样,他们的未来差异会很大。”热点话题讲座也为学生提供了潜在的咨询渠道与咨询机会。“在听了这么多期热点话题后,自己找工作之前会对各个行业有一些简单的了解和基本印象。因此在碰到问题时并不会过分放大困难吓跑自己,在碰到选择时也不会毫无参照地盲目做决定。”实验室硕士生王茜谈起对于热点话题讲座的感想与收获。

“上善若水”热点话题讲座将课堂从三尺讲台循循善诱的教室中延伸至对复杂多元世界声音的聆听,“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实现从“未名水”到“黄河月”的跨越。对于邱国玉教授,登高望远仅仅是课堂的一部分,对课堂之外的课堂有着更广袤的范围与探索。

北大团队在邱国玉教授(前排右七)带领下与其他高校团队共同开展九寨沟的科研观测

课堂与非课堂的边界

邱国玉教授始终相信,课堂之外的课堂,连接着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这些“课堂”包括流逝在实验室里的昼昼夜夜、外出调研的身体力行,包括向内自省的孤独求索、向外沟通的思维碰撞,也包括坚持自我的特立独行、构建团队的凝心聚力。于是三年思维精进与人格成长的持续过程,使得课堂与非课堂再难区分,如何构建起高效自组织的体系上好课堂之外的课堂,成为邱国玉教授不断探索实践的问题。

当“上善若水”热点话题讲座连接起校园与社会,成为实现“未名水”到“黄河月”跨越的第一步,构建连接个体与实验室的团队合作精神便成为实现跨越的另一个重要方式。

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同样需要具体制度措施的落实。邱国玉教授环境与能源信息工程实验室内部依托于不同科研项目支撑划分多个专题研究小组,如围绕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于Warp Air Clean技术净化机动车尾气和提升燃油效率的合作研究”所开展研究工作的汽车小组,依托四川省科技厅“九寨沟灾后重建景观生态环境研究”与深圳市技术创新技术攻关项目“飞行智能环境监测机器人研究”的无人机小组,基于红树林广东省工程技术中心平台的红树林小组等。每个小组包含约5—6名核心团队成员,博士生与硕士生、高年级与低年级均在不同小组实现均衡的搭配。相比于正式的组会交流或师生间小范围、一对一的交流,小组成员共同做实验、制定实验方案、寻找解决策略,无疑具有更高的信息交流密度与交流渠道,实现专业知识与技能传承的同时也建立起对于团队共同体的归属感与认同感。

实验室同学西北沙漠开展野外观测风貌

邱国玉教授对于小组合作中的个人与团队的平衡有着严格的要求,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新生在入学之际便立下个人职责的规矩。“所谓求同存异,团队整体的构建总是会包含一定程度个人意志的协商与退让。所以我们学生个体属于一个团队,得到团队支持的前提首先需要受团队纪律的约束,在团队需要的时候勇于承担责任和义务,积极主动地完成任务,这样团队才能建构起来,同时整体的效率也非常高。”在邱国玉教授看来,只有学会遵守纪律,学会和团队一起做事,才会是具有卓越潜力的北大学子。

实验室在红树林滩涂区的野外研究

小组团队合作的协调分工与相互鼓励也为科研工作增添了一丝盎然趣味。不同项目的实地观测与数据采集部分总是相似的枯燥乏味,汽车组复杂仪器的安装,九寨沟无人机野外观测时复杂多变的气象条件,红树林水陆交界处泥泞滩涂里的艰难行走。实验观测过程充满未知与挑战,小组成员却能从艰苦的条件中挖掘出乐趣并享受过程。硕士生张腾冉对于实验室团队氛围如是评价:“我们团队也是最有凝聚力的团队,大家彼此关心照顾,组里也有非常好的传承,毕业了的师兄师姐也会经常回来跟大家聚聚。科研上师兄师姐会手把手地教新人,生活中遇到任何困难,团队里的朋友们会第一时间支持你,提供建议,帮忙寻找解决方案。何其幸运加入邱门。”

发挥自身优势 成为具有领导力的北大人

团队之外个人的自由探索与独立思考,成为广义课堂下的另一个重点。

不同于考试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动作,邱国玉教授对于学生个人研究方向的选择带有些许“自由放任”。新生自入学后约一年的时间,他始终鼓励学生自由探索个人研究方向,从浩如烟海的文献中寻找一条自己热爱、擅长的路径,或许人迹罕至,或许荆棘丛生,邱国玉教授则更多从个人研究路径与实验室研究方向、项目匹配程度、经费支持与方案可行性的角度进行修正。“一年的探索期并不是无所事事,他需要海纳百川地了解学科发展的状态和前沿,需要了解和研究组内师兄师姐的研究方向,需要自己进行各种尝试。学生一旦找到自己喜欢的方向,就会全力以赴地去做,既发挥学生自身的优势,也能取得高质量的科研成果。”邱国玉教授肯定对当前的培养模式,但依然心存忧虑,“这个模式的一个软肋在于与当前的评价体系并不完全契合,但科学研究最根本的目标导向应该在于你解决了什么科学、社会或技术问题,而不是发表了几篇论文或影响影子多高的论文。这些基础性的问题的解决可能在短期内暂时得不到评价和认可,但从长远的眼光来看无疑对社会进步是有益的。”

在学生进行自由科研探索的过程中,老师与实验室的支持成为坚实的后盾。“无论发生什么意外,老师一定是主动承担责任的一方。”邱国玉教授回忆起在四川九寨沟进行野外无人机观测时,无人机及其上所承载的热红外成像仪由于信号不佳与地形遮挡,在巡航过程中失去了信号,昂贵设备的损失会让整个团队惴惴不安。“这种情况下,人身安全绝对是第一位的。如果仪器的损失不可避免,也是老师和实验室来负责。我们要让学生大胆地进行各种尝试,不要有任何心理负担。”所幸最后在团队的不懈努力下,飞丢的无人机被成功找回。

课堂之小,小不过一言一词的谆谆教诲;课堂之大,大不过言传身授的氤氲浸润。从“未名水”到“黄河月”,邱国玉教授不仅期盼着将学生培养成专业领域内的专家,更期盼着学生经过在镜湖边的三年历练,成为有领导力的人,带领他人在国家需要、社会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脚踏实地地推动社会巨轮向前。这不仅需要勇气,也需要智慧;不仅需要独立思考的真知灼见,也需要团队合作的群策群力。因此课堂外的课堂,不仅在于专业知识的传授,更在于教会如何学会拥抱多变的世界、培养健全的人格、成长为具有优秀综合素质的北大学子,完成从“未名水”到“黄河月”的跨越。


走进课堂项目组荣誉出品

采访记者:王琳、王雨润

图片来源:环境与能源学院

文字编辑:王雨润

指导老师:王可佳、王琳


关闭